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师“大”在何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敏

  传说一座寺庙里有个大师带了三个徒弟。大徒弟不守佛门法规,学习不认真,经常惹是生非,多次受到教育但效果甚微。二徒弟和三徒弟进步很快,在师傅教诲下,各方面日益长进。一年后,大徒弟依然不才,令人厌恶。二徒弟、三徒弟建议师傅将大师兄逐出佛门,以免影响佛门和师傅形象。可是,师傅却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老大没有教育好,未能成才,是我的教育未能到位。再说,他这样到社会上不知道还会惹多少事、生多少非来,叫我怎能放心得下?我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他会有所长进的。真正需要出门的是你俩啊,因为你们已经修成‘正果’,出去能够对社会做很多有益的事情,我这个师傅也放心啊。”不久,大徒弟听说了此事,感激涕零,继续留在寺庙里跟着大师修炼,二徒弟、三徒弟离开佛门,另行修道。看完这个传说,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虽然我们和大师的育人目标、育人方向、育人要求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大师的这种育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位大师究竟“大”在何方呢?
  1.育人的目标大。没有目标而生活,犹如没有罗盘而航行。因为伟大的目标构成伟大的心灵,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你的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大师自从接受了三个徒弟以后,就有了明确的育人目标:将徒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成为让自己“放心”的人。因此,他对徒弟不嫌弃、不抛弃。目标没有达成就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尽管大徒弟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尽管二徒弟三徒弟百般地劝说,他毅然决然地将“未成人”的大徒弟留在身边继续教育和培养。我们身边有些老师因为一点小事就将学生赶出教室甚至学校的大门。因此,我们要从教师走向大师,就要对自己的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并坚定不移地践行这个目标。
  2.育人的责任大。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赋予了不同的责任。要勇于承担这些责任,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在消沉的时候能够振作,在成功的时候能够冷静,在绝望的时候能够不言放弃。勇于承担责任,能够唤醒一个人应有的良知和觉悟,凸显一个人美好的心灵和人品,成就一个人做人的尊严和使命,从而获得世人的尊敬和爱戴。大师把教育徒弟始终当作自己的责任,未能成才的徒弟走向社会,是“我的教育未能到位”“师傅怎能放心得下”。朴素的话语中蕴藏着大师教育的责任感,这种责任不是别人要求的,而是自己主动承担的。他的可贵不仅在于勇于担当教育过程中的责任,还在于担当起教育对象走向社会、走向未来的责任。相比之下,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吗?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中特殊的学生承担了怎样的责任?
  3.育人的宽容心大。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使冲突化为和气,使干戈化为玉帛,使祥和遍布人间。宽容还是一种深厚的涵养,带给我们宁静和恬淡。大师对待大徒弟的宽容不仅表现在没有听信他人将其驱逐出佛门,而且坚持继续教诲,并坚信他“会有长进的”。这是多么宽广的胸襟啊!正是这样的胸襟,使大师能做到诲人不倦、孜孜以求。学生之所以到学校接受教育,就是因为学生品格、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还没有符合社会的要求。没有宽容的心境,对学生便就没有爱。缺少了宽容,师生之间也许会产生对立情绪,让教师们感到手足无措,那才是教师的悲哀。
  4.育人的恒心大。持之以恒是对一个人意志的考验,也是对一个人品质的检验。只有持之以恒者,才能感受到坚持的力量,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有了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意志,世界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正因为有“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艰难生涯,才会有现实文学主义巨著《红楼梦》的成功;正因为有爱迪生一千多次灯丝材料的试验,才会有茫茫黑夜中的万家灯火。大师正是怀着执著的追求,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期待,终于让大徒弟“感激涕零”。当下世界纷繁多姿,学生受到来自多个层面、多种渠道的影响,使得教育成为一项复杂的工程。而且,塑造人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一道题的失误、一场考试的失败、一两次错误就把学生责备得“体无完肤”,更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暂时落后就将学生的前途处以“死刑”。愿所有的教师真诚地学习大师的风范,以一颗恒爱之心,对待孩子,对待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36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