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们常说“少年强则国家兴”,教师每天所面对的青少年是明天的太阳、祖国的未来,关心下一代就是关心祖国繁荣昌盛的未来。如何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成为每位教师应当关注的焦点,那么什么是健康?何谓快乐?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想,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让每一个孩子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是最值得研究的。
  【关键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对策
  一、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一)何为健康
  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二)中小学生健康现状
   目前中小学生体能的运动速度、爆发力、肺活量等指标呈下降趋势。除社会大环境、升学压力造成课业负担过重的影响外,学生锻炼时间不足、强度不够及许多校园运动场地不达标也是主要原因。
  学生的近视情况。年级越高近视率越高,初中生大约在50%左右,高中生达到近70%。这除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外,学生科学用眼习惯差,一些学校的采光条件和课桌椅高矮不达标也是造成学生近视的直接原因。
  此外,由于锻炼少、摄入高热量的食物过多,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现象增多,并且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Jahoda,M.)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他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首先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并有日益加重的趋势,主要表现是自我封闭、自卑、焦虑甚至恐惧、胆怯、厌学、妒忌、敌视甚至仇恨等。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①因客观因素(如家庭、出身、长相等)造成的自卑自弃心理;②因学习压力等因素产生的倦怠心理;③因与他人(同学、家长、亲友、老师等)的关系问题引发的逆反、对立、妒忌、敌视心理;④因信心缺失和前途渺茫等因素导致的迷惘心理。
  其次是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力度不够。学校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家庭是学生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背景,但家庭暴露出来的问题十分突出。许多家庭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不少家庭的氛围不利学生的心理成长。
   (三)目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家庭环境因素
   (1)家长的期望值太高。
  子女的升学、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不能客观的、实际的给孩子制定目标,也不重视实际潜能的开发,致使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
   (2)家庭的溺爱。
  父母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偏低,并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或不负责任的说教,或对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都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3)家庭分裂的创伤。
  家庭中生活不平静,经常发生家庭纠纷,甚至于相互施暴或父母离异,孩子会因缺少家庭温暖而造成心理伤害,是不容忽视的。
  2、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社会问题。如:贪污、受贿、假冒伪劣、卖淫嫖娼、贫困失业、抢劫、离婚率升高等。这些社会现象的存在,使一些成人都产生了信仰危机和价值遗失,当然也会导致部分中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3、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个性特点的重要环节之一。学校教育的误区-----考试及考试成绩压倒一切。教师的不健康的心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了一些违反学生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
  三、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社会方面的应对策略
  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或法规,采取一定强制手段来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如大力规范网吧经营,减少学生受网络侵害。进一步打击不健康的书籍,音像制品流入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等。
  其次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其三可以通过聘请心理医生来校开辅导课或是请公安干警来上法制课等方式,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家庭方面的应对策略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活告诉我们,要使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办法是让她感到快乐。
  1、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对于孩子在成长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和缺点,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对于孩子在成长中特长和优势,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2、放手孩子追寻快乐,作为家长,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为孩子提供快乐的选择,让孩子将这种追寻快乐的习性保持下去,并将其带入到以后的生活中。
  3、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作为家长让孩子明白,有的人之所以一生快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在于他们的适应能力强,拥有好的心态,能很快振作起来。要注重从行为上给予引导,帮助孩子及时得到心理上的正面调适,不断强化坚韧的心理素质,拥有化解生活难题的能力。
  4、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活动圈子,随之产生自己的喜怒哀乐,她需要有自己的倾诉对象。
   (三)学校方面的应对策略
  1、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提高。
  教师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要有极强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使自己有平和稳定的心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去。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纳入学校正规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于一体,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
  3、改革学生评价。
  科学的学生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当前,中小学校要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工作,研究学生评价与学生心理之间的关系,从评价方面为学生创设健康的心理成长氛围。
  总之,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国家的未来,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这不是一项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但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教育》.俞国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
  [2]《健康心理咨询》.郭建军.华文出版社 2002.1.1.
  [3]《心理健康教育》.黄希庭.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
  [4]《成功心理咨询》.郭建军.华文出版社 2002.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925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