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数学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静

  摘 要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提高了高职数学课堂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与达标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该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高职数学教学;MATLAB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105-02
  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计划――协调――实施――评价――反馈的能力,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不断提升,才能与时俱进。目前,高职数学教学的内容仍是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设置,只是简单地加以删除改动,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强调公式定理的灵活运算,教法特点是知识点加习题,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课的印象是一门抽象、理论性强、公式多、实际应用少的课程,因此产生讨厌学数学的思想。实际上,高职数学教学不仅可利用数学技能与技术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化、职业化及就业适应能力,也可以从数学文化价值与思维方法熏陶学生、训练学生。
  20世纪70年代,行动导向法首先运用在德国职教领域,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高职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行动导向法教学目的是强调能力本位,重视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发挥学生主体性、重视在行动中学习,是体现数学教学特色的一种理念。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在保证“必需、够用、会用”原则基础上,突出“两个结合、两个服务”的特色:一要结合高等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求,二要结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一要服务于专业的应用实践,二要立足于学生的职业岗位所需的数学能力,服务于学生的后续工作。
  高职数学教学要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行动导向法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数学课程培养人才的功能。
  1 确定学生的中心与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教与学方式
  如何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由所学的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并提升,进而形成能力,是行动导向法运用在教学中的关键。传统数学教学方式是:复习旧知→新课讲授→课后练习。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则是被动地理解和“驯服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项目作为导向,以任务作为驱动,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体现高职特色的“任务式”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合理均衡地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实践或行动为主导,给学生传达本次课程的任务,指导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分组研究协商、分享学习成果,通过“讨论、分析、操作任务”三位一体的合作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与达标率,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发挥课堂的灵活性、互动性、趣味性。
  2 以岗位及专业需求为契机,优化设置数学教学内容
  多数高职数学教材是本科教材的简化版、改写版,体现数学实际运用的较少,不同专业使用的教材与讲解的内容完全相同,缺乏专业的针对性。数学教师要调查专业主干课程及实际工作岗位对数学的需求,与专业教师讨论研究,根据提出的建议和要求,搜集、整理、归纳有关的生产或生活实际问题,以模块为单元重构课程知识体系。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岗位需求,在优化重组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达到不同专业学习不同的应用数学。
  这就需要强化集体备课,发挥团体的智慧,共同研讨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打破原来的知识结构体系,避免过多的算式游戏,简化公式的推导证明,利用有限的课时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例如:电气系专业课程线性电路中用到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营销专业侧重于介绍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商品边际替代率的数学含义等;机电系专业的绘图工程课程,用到空间解析几何、复数等。
  3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明确数学的学习方向
  及时地将学生在专业领域里的新知识、新内容、新案例运用在数学教学中,以提高课堂的有效率;改变现有数学内容的深奥、枯燥,改变教学与学生需求严重脱节的情形。通过教、学、用的有机结合,学生感受到为何学数学,如何学数学,再到怎样用数学,真正发挥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4 构建学习情境,结合使用多媒体及数学工具软件,丰富数学教学手段
  高职数学要与实际应用背景即“情境”相联系进行教学,符合高职数学教学目的,在专业化情境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能力的构建,可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背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探究式任务开展教学,给学生提供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在活动中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通过合作学习同化并主动地建构新知识。具体来讲,通过对实际问题认真进行分析提炼,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再借助于MATLAB、Mathematica、Excel、SPSS等软件进行数学建模实验,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用MATLAB软件计算函数的极限、导数、积分,绘制曲线、曲面的图形等;使用Excel、SPSS软件进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数学实验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5 以行动导向法作为数学教学的引领,设置行动模式及体系
  由各系各专业的不同要求,重新设计与修定适应本专业要求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开展课程建设及研究,以模块式项目化开展教学,每一个教学的项目都以“专业或岗位实际问题导入任务→学生解决任务→数学知识融合应用→解决任务→小组考核评价”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围绕师生间实施教学这个中心任务,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包括授课课件、教材、电脑、教学任务等。学生在接受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分组讨论,选择解决方案,互动互助地解决问题,达成任务目标,小组任务信息反馈、展示成果,学生作为高职教育行动导向体系的主体,均需其全程参与。
  下面举例说明教学过程。
  项目:有放回的产品抽样的概率计算
  任务:伯努利概型   第一步: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引入本节课学习任务
  ①准备工作。将学生分为七个小组,每组5~6人,每组一个纸箱,里面放五件形状相同产品,三件正品,二件次品。
  ②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任务实验报告;动手操作,有放回地抽取产品多次,将抽取次数,正品、次品的个数分别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第二步:问题分析
  ①从抽球的过程中,分组讨论,概括出伯努利实验的特征。
  ②根据卡片的记录,小组研讨,问题由浅入深。先计算:由2次抽取产品的实验中,恰有1件正品的概率?进而计算3次、4次抽取产品时,恰有2件正品的概率等,抽象出二项概率公式。
  ③利用公式计算实验报告中其他抽取记录的概率,进而解决其他的实际问题。
  第三步,实施与检查
  学生分组探讨概括出“实验特点及计算公式”;加强任务解决全过程的检查与监督。
  第四步,展示与评价
  各组推荐一名学生作为代表演示本组完成的“任务报告”,介绍本组探究问题的方法及过程,其他小组评议。上交实验报告作为考评资料。
  6 以行动导向法作为教学手段,改变数学课程的考核内容及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平时与期末成绩的加权平均数,平时成绩为30%~40%,主要是平时上课的表现及作业完成的质量;期末考试以笔试为主,占到70%~60%。要制定出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评价制度,就必须改变考核方式,大幅度增加过程性评价比例,降低结果性评价所占的比重;以项目任务的达标完成情况考核为主,考知识、考能力、考素质,即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兴趣、态度、合作交流、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与解决问题、提取信息、概括表述问题的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
  7 结语
  总之,行动导向法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一种先进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指引着高职院校数学改革的方向,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学生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以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总结经验、探讨规律,促进高职数学教学的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7.
  [2]崔春燕.“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3(l8):196.
  [3]蔡立锋.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管理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2(9):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44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