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作文真实性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米子永

  摘 要:作文的真实性给许多初中阶段学生的写作造成了困难,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白,作文内容的真实有别于生活真实,是通过对生活真实进行艺术加工而产生的艺术真实。只要在生活中用心积累素材,写作中合理运用素材,写出内容生动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其实很容易。
  关键词:真实性;艺术真实;积累素材;运用素材
  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的时候,教师经常要强调作文内容的真实性。而学生却对“真实性”的要求感到无所适从。这时,需要教师设法让学生领悟或体会到:要求作文内容的真实,不是要学生去对现实生活进行绝对写真。而是要作文内容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使人读后没有虚假感。因此,教师要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做好以下两方面的习作指导。
  一、深入生活,积累素材
  毋庸讳言,生活在当今社会上的中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便捷了,各类作文书刊随处可见,网络上的各种作文材料更是浩如烟海。但是这种看似便捷的方法却往往让学生在积累素材方面走弯路,使他们的习作与个人的生活实际越来越远。
  例如,一名初二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个情节:母亲节到了,为了给母亲一个惊喜,他下午放学后赶回家做晚饭,在焖米饭的时候微波炉出了故障。与这名学生交流后才知道,原来这名学生是套用网上的一篇作文,原文作者写的是用微波炉热牛奶时微波炉出了故障,而这名学生从来就没下过厨房,焖米饭用电饭煲这一常识他也确实不知道。不难看出,作文中选用脱离了生活实际而取得的素材不免会“破绽百出”,给人以胡编乱造之感。
  所以,要指导学生养成深入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手接触、用脑思辨。只有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同作用积累下来的素材才是活的素材,才是真正有用的素材。
  二、注意细节,运用合理
  在习作指导实践中,教师还要让学生领会:要求作文真实并不是排斥虚构。素材的真实是原生态的生活真实,写作不是对这些素材的简单罗列和堆砌,而是把素材通过虚构、剪裁、拼接、提炼、润色等文学艺术手段进行加工,使生活真实上升为艺术的真实。
  学生日常积累的素材只有经过虚构、剪裁、拼接、提炼等艺术手段加工后,才能转变成能够表情达意的文章内容。在对写作素材进行加工时,要坚持所选素材必须能够为表达文章主题服务的原则。写作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旨。要围绕文章主旨选取合适的素材――凡是能表现、突出中心的就选用,否则,个人认为再好的素材也要舍弃。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注意推敲内容合理性的习惯。一方面文章内容在总体安排上要符合人物的情感发展、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等逻辑关系。另一方面文章内容细节要符合生活实际,人物的行为表现符合人物性格以及人物所处的特定场合等。也就是说在写场景的时候,要体会所写的语言文字是否准确描述出了自己头脑中所要表现的画面,这一画面中的内容是否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规律相符合;在写人物的时候,不但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等。而且要在写完之后,推敲一下你所描写的内容与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等是否相符合。
  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选择贴近自己日常生活的素材,有了现实生活的基础,才能由实创虚,写作中对环境的具体描写、对人物的细致刻画等才会做到细致入微,生动传神。例如,在以“为了……”为题目的中考作文中,有的学生写了《为了理想》《为了家乡》《为了妈妈》等作文。由于写的是自身所熟悉的材料,所以这些作文大都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思感人,得分自然会较高。但是也有的学生却“避熟就生”,写了《为了未来》《为了世界和平》等作文。由于受到缺乏专业知识、生活阅历较浅等因素制约,写出的作文得分都不理想。
  总之,要使学生的写作摆脱真实性要求的困扰,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的真实性原理,结合系统的习作指导和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符合作文真实性要求的写作要领。
  参考文献:
  黄纯元.图书馆与网络信息资源[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06).
  作者简介:米子永,男,1971年2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山湾子学区,研究方向:学生作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24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