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望的挣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文静

  摘要:《悲情玫瑰》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后,一位女性南方贵族后裔――Emily的悲惨一生。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Emily 的三次抗争,从而揭露当时美国社会南方没落贵族女性的悲惨处境及其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关键词:《悲情玫瑰》 威廉・福克纳 女性主义 抗争 悲剧命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26-02
  1 引论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出生在美国南方的著名作家,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近百篇短篇小说,并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创作的小说中,刻画了许多不同的女性形象,而其第一部短篇小说《A Rose for Emily 》(1930)中的Emily是其刻画的众多女性形象中命运尤其可悲的形象之一。
  《悲情玫瑰》讲述的是一位美国南方没落贵族后裔在父亲死后,三次抗争:简短头发;与荷默・伯隆谈恋爱;开瓷器彩绘课,但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这篇小说自1930年问世就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立场有不同的分析解读。如肖明翰认为爱米丽的悲剧不是因为新旧冲突,而是由“以清教思想为核心的旧传统造成的”;刘新民则旗帜鲜明地提出《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表达的是新旧冲突的主题,是“没落贵族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他认为北方工头荷默“代表了那个前进的,生机盎然的新世界”此外,还有学者从社会学批评角度来探讨这篇著名小说的悲剧意义,提出爱米丽的悲剧“同她的生活经历及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其社会化过程的中断、成年后在恋爱问题上所遭受的各种挫折、所处的社会环境都为她的人生悲剧提供了温床。也有学者从女性主义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但他们大多忽略了爱米丽自己在面对命运时,所做的抗争,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Emily三次抗争和失败,最终放弃,被社会的洪流吞没的命运的解读,更使我们对这位伟大作家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充满了悲悯和同情。
  2 女性主义理论及其对爱米丽角色分析的影响
  从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女权运动兴起以来,女性主义已经蓬勃发展了四十年,它从来不是只有一派理论,而是流派众多,理论繁杂。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女性主义宏观理论包括一些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的宏大叙事,如世界体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女性主义的微观理论也是门类繁多,如交换理论、网络理论、角色理论等。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做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但是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波伏瓦所说的“第二性”。
  从对女性地位的总体看法上,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女性的地位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最好尺度。(倍倍尔,第105页)。而世界大多数文化中,都是男权制为中心的文化,而男权制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女性客体化。在男性事务和交易中将女性用作客体,限制和阻碍女性的创造力,不让女性接触社会知识和文化成就的很多领域。(Jackson, et al., 131-132)男权制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否定女性的性;将男性的性强加于女性;肉体上限制女性,阻止女性的活动。社会上常见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信息总是将女性摆在次等的地位,贬低女性的角色,女性的工作、产品和社会环境均低于男性等。而在福克纳的《A Rose for Emily 》中,爱米丽就一直在遭受着男权制文化的压迫,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爱米丽的抗争对象中得到很好的答案。
  3 爱米丽的抗争
  3.1爱米丽的第一次抗争
  福克纳在《A Rose for Emily 》中赋予了女主人公强烈的反抗精神:尽管她住在“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风格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的房子里,尽管父亲死前,爱米丽小姐没有嫁出去,但是在父亲死后,爱米丽小姐做出了第一次改变或者叫做抗争,“她剪短了头发”,男性读者可能不会理解福克纳为什么在此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他们可能认为只是一个简单的剪了头发,只是因为父亲过世,悲伤所致;但是几乎所有的女性都能够明白女子的一头青丝,对她们意味着什么,那是她们的过去的情感,过去的生活,过去的一切,那是她们的回忆和珍爱,而当她们决定要剪断这一头青丝时,就说明她们会剪断与过去的一切联系,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我想作为深谙女性心理的福克纳,不会没有想到这一点,而应该是恰恰因为了解这一点,他才为女主人公设计了这样一个举动,以此来表达爱米丽决心告别过去,忘掉专制、古板父亲的控制,忘掉古老的传统和职责,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在周围人的眼里,她父亲去世后,她已经成为了唯一一个“代表着一个传统,一种职责”的人,他们怎么会允许她轻易的就放弃呢,所以在他们的眼中爱米丽还是象“教堂里彩色玻璃窗上的天使”,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渴望爱,渴望关怀的年轻女人,并没有给予她应得到的重视。可怜的爱米丽的第一次抗争就这么在镇上人刻意的忽略中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3.2爱米丽的第二次抗争
  尽管爱米丽的第一次抗争没有成功,甚至根本没有得到重视,但是倔强的爱米丽并没有放弃,过了不久,她找到了第二次走出牢笼的机会――她认识了开朗、热爱自由的北方佬Homer Barron,这是她最好的一次机会,不过这次机会也把她推进了“坟墓”。
  当铺设人行道的工人来了不久,人们就看到“他和爱米丽小姐一起驾着轻便马车出游”,与此同时“女人们都说:‘格利尔逊肯定不会看上一个北方佬,一个拿日工资的劳工。’不过也还有一些人,即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说,即使悲伤也不至于叫一个高贵的妇女忘记自己‘贵人责重’吧,贵人责重无须叮嘱啊。”我们没有办法知道这样的议论给爱米丽带来了多大的压力,我们只能通过作者的笔触来感受着她的煎熬和倔强“爱米丽高昂着头――即使我们都认为她已经堕落;仿佛她不仅仅想要人们承认她就是格利尔逊家族末代的尊严;仿佛需要同世俗接触才能重新确认她那倔强的性格。”倔强的爱米丽开始了她的第二次抗争。期间由于“霍默自己说喜欢跟男人在一起”和“他这个人不宜结婚”,爱米丽受到了浸礼会牧师的拜会,“拜会过程,牧师不愿透漏,但他再也不愿去了。”就如福克纳所说,拜会过程不愿透漏一样,我们也没有办法知道爱米丽到底与牧师说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倔强的,渴望新生活的爱米丽一定是与牧师之间发生了很激烈的争论,并且没有屈服,因为“第二个礼拜天,他们有驾着马车在街上兜风”。接着,爱米丽的“直系亲属”又来了,劝说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爱米丽小姐去过珠宝店,还订购了一套男人盥洗用品,每件用品都刻有‘霍・巴’。两天后,我们又听说,她购买了一套男式服装,还有睡衣”,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爱米丽小姐又胜利了!但是好景不长,也许是因为“霍默自己说喜欢跟男人在一起”和“他这个人不宜结婚”,也许是其他原因,爱米丽小姐买了砒霜,使得霍默・巴恩回来后就再也没离开,不是两人结婚了,而是他永远的睡在了爱米丽小姐给他准备的婚床上。至此爱米丽的梦彻底地碎了,她的第二次抗争得到的是一个惨烈而疯狂的结果。从此“人们几乎再也没有看到她的身影”,倔强的爱米丽几乎成了“雕像”。   3.3爱米丽的第三次抗争
  第二次抗争之后,爱米丽沉寂了足足有十几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人们“偶尔还可以从窗户上看到她的身影闪过”,但是“从那时起,她的前门再也没有打开过”。但是当她四十开外时,爱米丽做出了她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抗争,但是明显的为时已晚。那时他开课教授瓷器彩绘。但是只有“萨特里斯同时代的人才把女儿、孙女送到她那儿去学习”,而且“那精神与礼拜天把她们送去教堂,给她们二毛五分硬币以备放在募捐盘中的情形没什么区别”,并且没过多长时间,就没有人再送孩子去跟她学画画了。爱米丽的这次抗争,由于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对象,就这样静悄悄地结束了。从此,爱米丽再也没有走出过那座房子,再也没有做过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只是“时不时地,我们在楼下的一个窗口――显然她把自己封闭在阁楼上了――还可以看到她的身影。那身影活象神龛中供奉的无头神像”。一直持续到她病死在那座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风格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的房子里。
  4 结论
  爱米丽的第一次抗争,反抗的是男权制文化中对女性的性的忽视,那时镇上的人包括爱米丽的父亲都只把爱米丽看作那个南方没落贵族的唯一后裔,忽略了她是一位女性,一位年轻而充满活力和欲望的女性。爱米丽用剪短头发来表达自己对新生活的渴望,但是在男权制中心的文化里,又有谁能够注意到她呢?所以她的命运就只能是被忽视,被遗忘!
  但是倔强的爱米丽没有屈服,她进行了第二次,更加强烈的抗争,这次她要对抗的是当时的主流文化――男权制文化。但是这次抗争在当时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里,又是多么的渺小而可笑!北方佬Homer Barron“自己说喜欢跟男人在一起”和“他这个人不宜结婚”,但是他和爱米丽在一起没有人说:“可恶的霍默!”人们只是说:“可怜的爱米丽。”在当时的美国南方,人们只是在可怜爱米丽的贞洁,认为“这是镇上的一个耻辱,给年轻人树立了一个坏榜样”,却没有人去责怪放荡不羁的霍默!这种带有明显性别歧视的眼光和行为使得爱米丽在面对失去的爱情和颜面时做出了疯狂的选择――毒死爱人,避不出门!爱米丽的第三次抗争,对抗的是社会的变迁。作为旧的奴隶制的女性后裔,要去对抗新兴资本主义的男权社会,结局可想而知!
  总之,作为女性意识强烈,倔强的爱米丽,自觉不自觉的在争取着属于自己的女性权利,她的三次抗争尽管都失败了,但是福克纳却通过她的行为,淋漓尽致的传达了自己女性主义意识。正如陶洁所指出, 他的超前意识使他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尖锐地批评了社会及旧思想旧习俗对妇女的禁锢与压制,而这枝悲情玫瑰恰好代表了他对妇女的同情和悲悯,这部短篇小说也是福克纳送给“爱米丽式”人物的一曲颂歌。
  参考文献:
  [1]William Faulkner.A Rose for Emily.PERFECTION LEARNING CORP, 2007.
  [2]李银河(Li Yinhe).《李银河自选集》.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3]肖明翰(Xiao Minghan).“再谈《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答刘新民先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4]刘新民(Liu Xinmin).主题・人物・艺术手法.名作欣赏,1997, (6).
  [5]李荣睿(Li Rongrui).“埃米莉:一个他者的被害生涯―《玫瑰献给埃米莉》的女性主义解读”.《世界文学评论》
  [6]刘爱英(Liu Aiying). “从淑女到魔鬼―试从社会批评角度看《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意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8(2).
  [7]张良红(Zhang Lianghong).“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之女性主义解读”.《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
  [8]徐冬梅(Xu Dongmei).“《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生态女性主义解读”.《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
  [9]熊杰(Xiong Jie).“关于爱米丽悲剧原因的探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0]罗柳萍(Luo Liuping).“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花》”.《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89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