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中职生使用普通话现状及对策的社会学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瑞雪

  摘 要:语言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桥梁。普通话作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使用。然而,在部分中职学校,很多学生不愿意甚至不会讲普通话,给他们的实习就业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对长治一职高部分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帮助中职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做到自觉使用普通话。
  关键词:中职生;普通话;对策;社会学思考
  一、中职学生普通话使用欠缺的原因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与要求的职业模块中提出,中职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能根据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然而现实中,很多中职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使用普通话,其口头表达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发展,导致部分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通过总结近几年的普通话教学实践,我认为造成中职学生普通话使用欠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对于我校的学生而言,主要来自长治周边各个县区。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社会具有开放程度较低、观念相对保守、受习俗影响更大等特点,人们倾向于按照熟悉的方式生活,包括语言。10.5%的县区学生表示父母完全不会讲普通话,89.5%的人表示会一点儿普通话,父母普通话非常流利的为0,而市区学生有57.1%的人表示父母的普通话水平一般,有35.7%的人父母普通话非常流利,父母一点儿普通话都不会讲的比例为7.2%。在与父母交流过程中,99%的县区学生使用方言,而只有35.7%的市区生源的学生会完全使用方言。
  2.讲方言可以增强归属感
  学生从初中毕业后,进入职高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结识新的伙伴并融入集体,语言的沟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几句家乡话能够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人的归属感,普通话则起不到这样的作用。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普通话是一种正式交往情况下使用的语言。在问卷调查中,来自县区的学生中有73.7%的人会在课堂等正式场合讲普通话,而在校园里和非老乡交谈时完全使用普通话的人数比例为15.8%,与老乡交谈时完全讲普通话的比例仅为5%。此外,部分学生因为存在发音不标准的问题而羞于开口。在被调查者中,县区学生中有84.2%感觉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一般,比较满意的仅有15.8%。为了不显得与众不同,很多县区学生干脆放弃普通话,直接选择方言。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职学生使用普通话的能力
  面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面对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如何让中职学生敢于开口、正确使用普通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进一步加强普通话推广力度,提高学生的认识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使用的符号系统必须是相同或是能够被对方理解并接受的,交往才能继续,否则将影响人们之间的沟通。不同地方的方言无论是语音还是语义都存在很多差异。在同一个班级内,会有多个县区的学生,他们的语言自然不会完全一样,交流也必然存在不便,普通话则可以很好地化解这种矛盾。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希望大家具备讲普通话的能力,减少沟通交流的障碍。
  2.充分发挥微观社会因素的积极作用
  社会学理论认为,生活在社会中单纯的生物个体经过社会化会成长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这个社会化的过程除了受到宏观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家庭、教师、学校等微观社会因素也会产生作用。
  中职学生虽然学习积极性不高,文化课成绩较差,自控力不强,但他们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同样期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肯定。如果家长对学生讲普通话持鼓励态度,如果教师能够通过组织校园演讲比赛、绕口令大赛、课前五分钟口才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讲普通话的兴趣,在学生身上同样可以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促进其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3.通过榜样示范作用强化学生学习使用普通话的意识
  在一个班级内,学生因为地域、兴趣、性格等会分成若干个小群体,在这样的小群体内,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通过小群体中的榜样带动其他学生学习、使用普通话,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例如,将学生按照生源地划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普通话水平较好的学生作为组长,在各组间展开竞赛,总体完成水平较高的小组将得到奖励,并且组长可以得到双倍奖励。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这样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普通话学习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
  良好的口语交际水平关系到学生的方方面面,我们期望通过家庭、教师及同辈群体的共同作用,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意识和水平,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架设好语言桥梁。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6019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