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通过数学课中的操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兵军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教学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创新思维过程,通过操作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及计算方法。依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突出操作在学生认识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操作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一、数量关系,在动手操作中明白,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
  应用题或文字题中的数量关系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通过操作,如画线段,动手摆、比,将抽象的数量关系摆到眼前,从而理解这些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例如,求两数相差多少,可以利用摆红棒和黑棒来比较谁多谁少。通过在课堂上全心地摆、算、说,出现了不同的摆法、不同的说法,结果也随之不同。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种多样,运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算法算理,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比一比,理解了“同样多”“多几”“少几”等概念,从而得出了计算方法。这样在认知过程中通过各种操作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灵感。例如,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通过让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学生亲自看到这样的事实: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的高,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得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
  三、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培养
  小学生在操作中,既要动眼看、动手做,还要动脑想、动口说,使外部的操作过程与内部的智力活动紧密结合,有力地推动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例如,动物实验小组养了12只公鸡,7只母鸡,公鸡比母鸡多几只?教学时,先让学生摆实物图,通过手摆眼看,产生动作思维,从操作中直接看出公鸡比母鸡多5只,再引导学生说出:“公鸡多。公鸡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母鸡同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比母鸡多5只,从12只公鸡里去掉与母鸡同样多的7只,剩下的就是比母鸡多的5只。”使小学生由动作的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的思维。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此题的思考过程,总结归纳这一类题目的思考方法,将具体形象思维进一步转化为抽象逻辑思维,让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在他们的动手操作中培养。
  参考文献:
  范益洪.注重问题教学 培养创新思维[J].中学数学月刊,200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820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