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民日报》关注寒门青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14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登载了评论文章《那些“没脸回家”的年轻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热议。文章指出,2015年春节前,在外漂泊的亿万年轻人踏上了归乡的旅程。对他们中的不少人而言,“回家”既让人感到温暖,也让人倍感压力。相对于满怀期待的父老乡亲, “没脸回家”则成了一些寒门青年的共同感受。
  文章还指出,从现有的报道和调查数据来看,农村大学毕业生群体有成为社会“夹心层”的趋势。据悉,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失业率达30.5%。农村大学毕业生“夹心层”特征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就业上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在生活中同时面临在城市难以立足和在过高的家庭期望下难以返乡的两难。他们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处于尴尬地位―一这一群体既有强烈的走出社会底层的动力,但又难有向上流动的机会。
  多维解读
  “没脸回家”的激励作用
  客观地说,现代社会攀比之风盛行,并且相互比较的东西往往都很俗气。打工的,大家在一起就比谁挣的钱多;当官的,就比谁的官儿大;企业老板之间,就比谁出国的次数多……
  其实,回不回家过年,我们没有必要自己给自己增压,但“没脸回家”并不是坏事。也就是说,我们要看到“没脸回家”的激励作用。就拿挣钱来说,如果我是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挣来的,这当然是受欢迎的,这样的钱挣得越多越好。但如果我挣了钱,又花在不正当的地方,过年了,此时才感觉“没脸回家”也是应该的,这提醒我们,钱来得不容易,要珍惜。
  “没脸回家”,还是要回家。过年回家,与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交流,这也会让我们吸取更多的人生经验。别人为什么会成功?他们的过人之处在哪里?好的地方,我们学习;失败的地方,我们引以为戒,这没什么不好。看到“没脸回家”的激励作用,有助于我们走向新的成功。
  破解“没脸回家”窘境,制度关怀不可或缺
  “没脸回家”,是一部分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城市的青年人的心理焦虑。他们一方面承载着“出人头地”的家庭期望,另一方面却又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人生突破,这样的痛楚最难疏解,也最需要制度关怀。
  在上学读书过程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缺少经济投入和智力支持,让农家子弟处在了相对不利的位置;在工作生活上,他们还要面临高昂的城市融入成本,承受着难以言说的坚硬现实。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引致了青年人强烈的挫败感和失落感。
  帮助青年人摆脱艰辛和悲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改革工程。不论是从“弱势补偿”的角度增加农村生源就读重点大学的机会,还是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就业环境,抑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助力青年人更好地融入城市,都需要用坚定不移的改革和细致入微的制度,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多一些直指人心的制度关怀,寒门青年的心底才能被阳光铺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997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