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点导读(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杰

   《咀嚼光阴》是美籍华人作家刘荒田写的一篇生活化的哲理散文。他的散文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在幽默中融着智慧,在细节中透着乡愁。
   1.个性化的行文
   一是平铺直叙,浅中见深。《咀嚼光阴》从平常的“洗牙”开始叙述,但是,在平静的铺垫后,作者却将思绪延展到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感喟。
   洗牙时,他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但是,在缓慢的等待中,他却生发出一些独特的体验:这缓慢是命运之神要“让人在最好的风景中停留得长久一些,促使你运用从来没有如此细腻和敏锐过的感官,去感受生活的好意”。清理牙垢时,紧承上文,作者将日子比作咀嚼食物,应该细嚼,“一一品咂,无一遗漏地捕捉其品质,发掘佳处”。并且进一步指出牙齿一生所咬嚼的,是食物,也是光阴,“更是甜酸苦辣,悲欢离合,喜剧悲剧,全部人生”。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对生命价值的彻悟:保持平静心情,放慢生活脚步,细细品味和享受平静生活。
   二是双线并进,沉稳有序。全文围绕洗牙展开,由洗牙前的准备,到洗牙中,到更新牙齿档案,至洗牙结束,这是文章的主线。而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在皮椅上等待时的体验,对光阴的咀嚼,对生命的体悟等等内容构成另一条情感线索。双线并进,可以连接现在与过往,也可以沟通过去与未来。特别是由洗牙的某一环节引发的感悟或思考,有着意识流小说的意味。这种突然灵思一转,惊鸿一现,给人一个意外的发现,一个别具一格的启示的笔法,在《老而快乐的容颜》《岁月多情》等作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
   三是戛然而止,回味无穷。文章结尾,以“‘好了!’杨牙医递来一面镜子。镜中的牙齿,白得耀眼,我满意地道谢。走出诊所,依然是蓝天丽日”干净利落地结束文章。戛然而止的结尾似乎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回味过后,却对作者的感悟或体验充满了更多的体味和期待。
   2.生活化的选材
   写眼前景,说身边事是作者选材的基本特点。生活中,周遭见闻,街头人事,生活场景,风物奇趣,乃至家长里短,内心波澜……都能流诸作者的笔端,一次平常的洗牙也能让作者生发出独特的体验。躺在洗牙的皮椅上该有多无聊:后院熟悉的花木,匆忙过往的邻居,只负责把嘴巴张成大窟窿,随搬家的蚂蚁缓缓移动的日影,外孙女吃了半个早上的蓝莓麦片粥……这些生活片断零碎而琐屑,却在作者的笔下氤氲成了一篇温情而动人的散文。
   光阴易逝,岁月如水。对于时间的理解和把握,作者在文中用了比喻性的说法――咀嚼光阴。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咀嚼光阴”的内涵呢?
   “咀嚼光阴”,是作者感叹生活的不易,“过去,饱肚是唯一宗旨,狼吞虎咽,多少美食汹涌而下,不留痕迹”;是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那时,有许多‘以后’,如今,只剩眼前”;是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常,“牙齿所咬嚼的,是食物,更是光阴……更是甜酸苦辣,悲欢离合,喜剧悲剧,全部人生”;是作者对生活的达观,“过去的忙迫,是因为欲望的鞭子在催;如今,荷尔蒙的波涛平复了,对金钱和权势的渴望远去了,你终于拿到进入佳境的门票――平静的心情”;是作者对生命的透彻领悟,“此生终于有这么一段,摒除欲望加诸身上的短视和偏见,力求透彻地体验生命”;直至,“走出诊所,依然是蓝天丽日。”
   “咀嚼光阴”,更是作者久居旧金山后的平静和淡然。这种平静的生活与其说是享受当下,不如说是怀念过往。作者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客居旧金山,饱尝艰辛,历尽坎坷。这种过往可能是苦难的过去,也可能是远离的家园。你看,后院的阳光,水洗似的蓝天,慵懒的扶桑花,高傲的马蹄莲,老成的日本枫,洁净的花圃,都一如往常;熟悉而多年不曾更换的华人牙医、华人会计师,收款的是同乡,多年未变的邻居,以及对“花径不曾缘客扫”的古典联想……这些看似随意而平常的人或事,不仅是客居的生活写照,还弥漫着一种浓浓的乡愁。2011年,作者回佛山定居时说:“我的人生就像一个圆,在中国与美国生活的时间各一半,现在又归来了。”或许,这也可以当作“咀嚼光阴”的一个注脚吧。
   1.如何理解“咀嚼光阴”的内涵?
   2.试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
   附:参考答案
   见“美点赏析”与“难点指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27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