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有一番诗香在其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开伟

   诗文教学如何基于量的积累更好地引领学生融入诗词的意境,感悟诗词中的形象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艺术的熏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好的提升?袁枚的话了给我们很好的启迪:“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随园诗话》补遗卷一)其论强调性灵,言及人的各种感官体验蕴藉“佳诗”之中。诚然!那么在古诗文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文,充分自觉地调动自己的生活储备与感官体验,用心灵和作者对话,以步入经典诗文的“藕花深处”,以致“沉醉不知归路”呢?
  闻诗香――在吟哦诵读间感受诗的音韵
   诗文有“香气”。俗语有云“闻香识人”,学诗更是“闻香入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诗文大多音韵和谐,言浅而意深。反复诵读,用心体会,学生则“不待讲,而自能会”。诗文入眼,在扫清基本文字障碍的基础上,只要引导学生尽情地“吟哦诵读”,启发学生用心去“闻”,便能“闻”得“自有一番诗香在其中”。这香气,或疏淡清雅,或醇厚浓郁……“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浅吟中飘来的是墙角那几支梅花的缕缕幽香;“待到重阳节,还来就菊花”,洋溢在低诵中的则是菊花和着美酒的醇香;“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慷慨悲壮的诵读间仿佛有古战场弥漫的硝烟味道……我在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学生“闻”出了这样的“诗香”:“盛开的荷花,发出淡淡的清香,随风送来,深吸一口气,心都醉了。”“不单是娇妍的荷花,那碧绿的荷叶,在阳光的沐浴下,散发着带着水汽的清香气息。”……学生心灵与嗅觉的参与,丰富了对诗文的感受。这流淌在文字间的芳香,随着学生的吟哦诵读,和着诗的音韵,直抵学生的心灵,那浸润在诗香中的快乐自不待言说。
  品诗情――在品味鉴赏中感受诗的情感
   诗多以情韵动人。沉潜入诗,诗的韵味常常会引发人的味觉体验。这在现代修辞中称之为“通感”或是“联觉”。其实,这正是赏诗者全身心摄入诗的情境所必然产生的身心体验。读陆游的《示儿》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下简称《闻》),虽然两者都洋溢着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但从中品尝到的滋味却是不同的。《示儿》带给人的是“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无限酸楚与苦涩,而《闻》浸透在咸涩泪水里的却是听闻“剑外忽传收蓟北”后“漫卷诗书喜欲狂”的甜蜜!教学这两首古诗时,在学生理解全诗主旨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将两首诗进行比较,分别抓住“悲”与“喜”用心感受品味,在反复诵读中学生品尝到了两位伟大的诗人满腔的爱国情怀背后不同的感情基调,一“喜”一“悲”,一“苦”一“甜”,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显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绘诗境――在点线墨色间感悟诗的意境
   “诗(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常言“诗情画意”,境界好的诗文必然既见“诗情”,又显“画意”。其实,我国古代的一些有名的诗人修养都是比较全面的,除了吟诗作赋之外,多精通音律、书画,因此所作诗词自然融诗情画意于一体,透着和谐的音韵美。况且,很多诗作即是作者触景生情,缘情而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和画本来一脉相通,诚如人们评价王维的诗画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巧妙点拨,采用诗配画的形式让学生把诗文中一个个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有形有色的视觉形象,学生在动手描绘诗文展示的佳境胜景的同时,自然会更深切地悟出诗文情思之动人,境界之美妙。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语文课本的诗文一般都配有形象生动的彩页插图,因此,激发学生想象、绘画必须因需而设,切不可画蛇添足。同时,要重视插图的作用,将读诗与“读画”结合起来,以想象作诗与画联结的桥梁,使画成为学诗的恰当辅助。
  书诗神――在横竖撇捺间把握诗的旨趣
   诗言志。学诗需引导学生体其情,悟其神,方得诗的旨趣之妙。中国书法于横竖撇捺的穿插勾连之间,不仅求显汉字形体之妙,更求传所书内容的旨趣之妙。书者若能将书法的运笔取势、章法布局与所书内容浑然融为一体,则其神韵无论于人的视觉还是心灵都是极大感染和熏陶。将书法练习和诗文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练字中背诗文,细细品味,体悟到诗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达到“言有尽而情未了”的境界,可谓书法与赏诗双赢。笔者曾见一位书法颇有造诣的老师在指导学生练字时,在学生具备一定的书法技能的基础上常常选用文质兼美的古诗文作为练习的内容。他先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诗文,让学生感受诗文本身的音韵美、节奏美,然后再在关键处配合音、像,反复咏唱,其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沉浸在诗文的情境中,如痴如醉,应声相和。待学生的身心摄入诗的情境中,再以合适的音乐为背景,让学生提笔挥毫进行练习,学生无不凝神注目,以情催笔,真是“别有诗情润心身,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发现古诗文教学的规律,就一定能够深入古诗文教学的“藕花深处”,领略更为美妙的境地,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