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论据更有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建锋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基础。缺乏论据,论点就得不到证明。相反,论据的合理充分使用,是证明论点,支撑观点最根本的依据,尤其在考场议论文中,更是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依据。
  我们知道,先秦的孟子是一位雄辩家,除了孟子所持思想方面的先进之外,他的雄辩技巧也不可忽视,例如在所选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在向梁惠王讲述道理时,为了把道理说的更清晰明白,就提出“请以战喻”,进而陈述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事例,这样就浅显易懂的把道理说明白了,这一点,其实也给我们的写作提供的很好的思路和方法。在我们平时的论据材料积累中,我们基本上都能做到广泛积累,可以说,有材料。但是往往有守着材料不会用或用不好的问题,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材料要典型
  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服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材料论据和主题没关联或关联不大,没有结合点,不具备典型性,也就不能作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不能得到充分的论证。
  例如,有位同学在论证“勤能补拙”这个论题时运用了两个论据,其一是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其二是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经分析,我们发现,前者是不典型的,虽然是“勤”,但并没有“拙”,相比之下后者则体现了这一论题,更为典型。
  这就告诉我们,选例不在多,而在精,如果能够把握论题的深刻含义,找准典型论据,那么会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
  二、材料要多样
  论据的选用,不仅要强调典型性,而且要力求丰富多彩,有些作品例子很多,所举的例子都是同一性质或同一平面的,那么也会影响例证得说服力。相同性质、相同平面的例子不论举多少,其说服力只相当于一个例子的作用。
  在《语文版》教材,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中,作者在论证敬业与乐业时,分别引用了孔子的言论,唐朝的百丈禅师教育弟子的话语,民国时拉黄包车的事例,《庄子》中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清朝名臣曾国藩的话,法国一位学者的著作等材料论据。所选材料可谓涉及古今中外,涵盖三教九流,以丰富多样的论据给读者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能不让人叹服。相比之下,我们的文章中只局限于某类人物的使用,显然是很单薄了。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常用的选例角度应从不同的领域、不同性质、不同国家、不同的时间考虑。
  三、要学会分析论据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中学生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中学生要想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必须学会分析论据。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令人信服。
  例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作文有位考生在论述“小事也可以彰显一种美德”时引述“小悦悦事件”:“小事彰显不只是一种向善的习惯,更是道德社会的脊梁。被‘彭宇案’ ‘许云鹤案’吓怕了的十位路人,竟忍心看着可怜的小悦悦遭受两次车轮碾轧之苦,却不敢只是顺手地将她拉到一边。冰冷的雨滴拍打的不仅仅是小悦悦摔倒下的那块土地,更是十几亿国人的冷漠之心。还好,还好有人愿意伸手,还好有人愿意做这样一件顺手的小事。还好有善良的拾荒阿婆陈贤妹愿意拉小悦悦一把,她这一拉,不仅仅是将小悦悦拉出濒临死亡的边缘,更是将我们这些旁观者拉出道德滑坡的冷漠世界。”
  其中,“冰冷的雨滴拍打的不仅仅是小悦悦摔倒下的那块土地,更是十几亿国人的冷漠之心”,“她这一拉,不仅仅是将小悦悦拉出濒临死亡的边缘,更是将我们这些旁观者拉出道德滑坡的冷漠世界。”等议论性的句子,是对所选材料的深刻剖析,深刻触动读者心灵,让读者感受到问题的深刻性,深化了主旨。
  一篇好的议论文,必须是观点鲜明,立论准确,论证充分的,而论据是支撑论点,表现主题的基本材料。材料的典型性,多样性以及对论据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强调的这几方面,除了是在考场上能取得作文的高分的方法外,也是平时作文、表达的需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103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