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数学文化 彰显人文数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季松林

  【摘 要】中职数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数学教学要强调数学文化价值的宣扬,体现人文情怀、通过培养学生数学审美、激发学习兴趣、实施创新教学、进行数学体验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素养”,促进人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数学文化;人文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文化已经引起教育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工具课,中职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文化的宣扬,体现人文情怀、通过培养学生数学审美、增加数学趣味、创新教学手段和展现数学应用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素养”。
  一、认识“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是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能力、活动、产品,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淀,是数学与人文的结合。
  数学文化的本质是人性的内涵,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的主体性观念与意志,发展人的自主性品质和精神,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使其更自由、更有创造力。
  数学文化教育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古今结合,不但注重数学历史的辉煌,而且强调当代先进的教学成果与数学思想;第二,内外结合,不但强调数学自身的规律和特征,而且更强调数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第三,“物性”与“人性”结合,不但要学生体会到数学定理的严谨和美妙,而且要他们感受到隐藏在这些定理背后的人的精神,“既要讲推理,又要讲道理”,数学文化教育的特点要求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待数学教学。
  二、中职数学人文教学策略之孔见
  1.培养审美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美,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体味数学的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奇异美,可大大改变目前数学课枯燥乏味的现状,让学生学得情趣盎然。如数学课程里有“对称”,文学中则有“对仗”。对称是一种变换,变过去了却有些性质保持不变。轴对称,即是依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那么对仗是什么?无非是上联变成下联,但是字词句的某些特性不变。
  学生是教师的审美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到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教师赞赏的眼光和鼓励声中不断进步;同时,使自己在教学中也有美的感受,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为“不断满足受教者的审美需要而进步”。
  2.分层设计的练习
  在授课时,从中,差生都能接受入手,采用不同的方法施教,在授课过程中有难、中、易层次的问题,提问时,基础题由后进生作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对后进生的答案可给予评价;中等题中等生作答,优等生补充完善,教师做出评价后,让后进生再回答;难题让学生思考。再让优等生回答。如:在讲“等比数列”时,前25分钟把全班分为三组,对基础好的学生实施自学,对中等学生实施自学指导法,对差生实施讲解法,后20分钟教师集中解答疑难,这样三级学生都有能达到各自学习的目标。在布置作业时,设计分层次的题目。对于全班布置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又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选做题。中下层学生会做课本例题和练习上的基本类型的题目,优等生除做课本题目外,还可以加做练习册和老师特编的思考题。
  3.焕发生命的创新
  前苏联教育学博士赞可夫说过,“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在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坚持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来看,即培养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可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对此教师要因势利导,争取使之向有利于学习的方向转化。
  4.引领人生的体验
  教师要注重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重视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相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课前导入,一位中职数学教师在讲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帆船在大海航行的画面后,对学生讲:“同学们,你们刚才见到的就是帆船,船工只要根据风向的变化及时调整帆的方向,就能将船驶向目的地,桅杆是与甲板垂直的,只要船帆紧贴桅杆,它始终与甲板垂直,这是什么道理呢?”。短短几句话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他们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这就是运用生活实例来导入新课。
  有的教师大胆采用案例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置于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背景当中,突出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觉得数学有用、可用、能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敏锐的数学视角,捕捉生活中的“文化”要素。努力寻求数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点,充分挖掘数学自身和数学教育过程中的人文价值。把数学当作一种知识、一种方法、一种审美、一种自然观、一种精神来教。
  【参考文献】
  [1]招林.让数学游戏走进中职数学课堂[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年第10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341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