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多情”的眼神,关注你的学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覃亚静

  艺术大师达・芬奇曾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不仅用眼睛观察多彩的世界,而且用眼睛传情表意,其效果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教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不仅传达教师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无声地组织教学,那么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你多情的眼神交流沟通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用微笑的眼神,拉近距离
  一位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眼神去征服学生的心灵。”老师关爱的眼神,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态势,营造出和谐的交流氛围。例如,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性格内向、自卑,面对老师往往产生紧张、焦虑、畏惧等心理。每天,我都毫无保留地用微笑的眼神和他们交流,然后把一天的有趣见闻或在读书中见到的故事与他们分享,久而久之,这些孩子愿意亲近我了,课堂上,他们也会把自己的小手高高举起。课余时间,他们同样抱以信任的目光,向我倾诉自己的烦恼。
  二、用鼓励的眼神,增强信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眼神影响着学生的心境和态度,对学生的情绪产生了极大的暗示和感染。峰峰是班级中的单亲家庭孩子,他的成绩一直徘徊在及格分数线上下,我曾想方设法让他树立自信心。可是,一个又一个“红灯”让峰峰望而却步,他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就连平时说话也是轻声细语,为了让峰峰走出困境,我寻找契机,一次教室的门锁坏了,大家正无奈,峰峰自告奋勇,不到十分钟,他把门锁卸下,修好,又装上了,大家纷纷向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也趁机表扬了他,峰峰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以后,教室里坏了东西,同学们都请他来修,他在一次又一次赞许的眼神中,扬起了自信的风帆,这自信又作用于他的生活,渐渐的,他的脸上时常洋溢着可爱的笑容,他的学科成绩好几次达到了优良水平。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只有双方互相尊敬,建立合作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对学生投以鼓励的眼神,有时比口头的表扬更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情感。比如,课堂提问中被叫起来回答的学生,老师带着亲切的笑容报以信任的目光,可减轻学生的紧张,使其大胆回答;当孩子读书结结巴巴时,老师以鼓励的眼神投向他,他会消除紧张心理;当孩子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给予一个友好的眼神安慰,师生关系就不会僵硬;对回答声音洪亮,表达准确、流畅的学生给予赞许的眼神,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三、用平静的眼神,开启模式
  在教育教学中,眼神的交流胜过任何肢体语言,有时,一个微不足道的眼神,却可成为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比如上课伊始,孩子们一般都还沉浸在课间无拘无束的快乐氛围中,此时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而自控能力差一点的孩子,情绪还不稳定,面对不安静的场面,老师如果点名批评“××同学,已经上课了,请安静!”这样,不仅会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同学身上,也影响了老师上课的情绪,更挫伤个别同学的自尊心,结果适得其反。遇到此事,如果老师用平静的眼神环顾整个教室,用关切的目光去关注那个躁动的学生,让他知道上课了,老师已经来了,而没有做好的学生会知趣地坐好,孩子们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投向老师,学生很快进入听课模式,一节好课就从此开始。
  四、用“犀利”的眼神,制止劣习
  当你声情并茂地讲课时,个别学生走神或骚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时老师可以停止讲课,用你严厉的目光给予暗示,当对方听到一直持续的声音突然中断时,他会抬头观望,而老师正用“严厉”的眼神和他对视,让他知道教师是用眼神来提醒他要专心听讲,无需语言,彼此心领神会,这既给学生面子,又不影响整节课的效率,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五、用期待的眼神,寄予厚望
  皮革马利翁曾说:“期待也是一种爱,而且是一种更为积极的爱,它的自然表现、真诚的流露、深沉的表达使期待也能够变成真实。”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教育,我们满怀期待,期待他成绩出类拔萃,期待他品行兼优,然而班级中总有这么几个“问题学生”,他们不是上课打瞌睡,就是捣乱课堂纪律,他们屡考屡败,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用期待眼神,寄予厚望。如果一味地对他们投去“蔑视”和“白眼”,孩子受到负面的评价或暗示,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进而自暴自弃。反之,如果老师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不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我班的杨×同学是班级中出了名的“问题学生”,但今年他在学校举行的科技小制作比赛中,他的科技小制作“搅蛋器”却获得特等奖的好成绩,颁奖那天,我及时给他送去了赞许的目光,鼓励他下次获得更大的成绩。不料,他在学习上也有了质的飞跃。
  总之,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对人的理解和尊重,都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只要我们教师用“多情”的眼神认真、执著、民主地去爱,我相信,他们一定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编辑 王团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378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