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条路径的高歌猛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区域教育改革的实践,若想要改变被任意解读的尴尬处境,或是随意零碎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无序努力,就需要站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高度,首先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对教育的改革发展进行清晰的角色定位与目标设定,然后再根据这一角色定位与目标设定的需求,对教育的阶段性发展进行整体的规划与系统的设计,从而在统一的目标与共同的愿景下科学引领学校进行多元的实践与尝试。
  有鉴于此,桂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发展教育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安定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程,科学定位教育发展目标,全力打造镇(街)级区域教育现代化体系,把“大力推进城市化教育,强势打造‘教育桂城’城市品牌”列入党工委、办事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促进公平、追求卓越、推动创新、服务发展”的思路,制订并实施《南海区桂城街道中小学教育城市化行动计划》,引领桂城教育由教育强镇向高水平教育现代化迈进。
  根据这一战略部署,桂城街道加大教育投入,2010年至2015年,街道每年教育经费投入不小于3.5亿元,均占当年经常性财政收入的22%以上(2014年6.05亿元、2015年7.34亿元)。同时,社会贤达、各界人士也对教育倾注热情。桂城,业已成为“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乐、商以助教为善、师以从教为荣”的教育热土。
  1.扩总量
  2014年9月2日,位于桂城千灯湖片区的灯湖小学正式开学,此前两天,位于桂城三山新城的南海外国语学校也已举办开学典礼。这是桂城在2014年新增的两所学校,预计可提供大约6000个优质学位。不难发现,在灯湖小学和南海外国语学校建设背后,是佛山中心城区桂城的教育扩容。事实上,近几年来,桂城的城市扩容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作为重要的城市配套之一,新建学校提供优质学位,是桂城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9年,伴随着南海颐景园、怡翠馨园、万科金色家园、万科金御华府等楼盘陆续收楼入住,以及天安南海数码城、瀚天科技城两大都市型产业平台的投用,怡翠片区的人口及适龄入学儿童数量增长堪称恐怖,已有的学校严重“超员”。
  为此,桂城在桂平西路怡翠公园南面,规划建设占地49.3亩的南海中心小学,学校设计规模48个班,可招收2400名学生,有效改善该区域学位紧张的问题。
  从2013年起,桂城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投资向相对薄弱的东部及资源相对缺乏的灯湖片区倾斜。2013―2015年,在桂城东部地区新建南海外国语学校、新平洲一中、夏东小学综合楼,改造平洲三中;在西部兴建灯湖小学、桂江二中综合楼、桂江小学综合楼,优化配套设施。博雅学校搬迁至三山林岳,灯湖三小、新的平洲中心小学正在规划中。
  2.补短板
  根据短板理论,一个地区教育的发展水平,不是由其最成功、最优质的部分决定,而是由其最欠缺的部分所决定。为实现区域教育发展的高水平优质,桂城教育人以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全力以赴补齐短板。
  优化师资配置。
  教育水平的提升,关键是教师。优质师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优质的关键。但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优秀教师资源分配过于集中,不能很好地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成为制约桂城教育向上拔节成长的桎梏与瓶颈。为此,桂城街道创新了教师交流机制,以此激活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倾斜配置教师资源。采取“定向招聘”“行政调配”等措施,选派名师、优秀干部到东部相对薄弱学校工作,加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组建桂城名师团。通过名师团视导等,指导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其督学功能、指导功能,实施名师跨校共享,促学校优质发展。
  名师“结对子”工程。通过城乡教师结对子,充分发挥名师资源,从实际工作中帮扶、引领、提升乡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整个桂城的教育教学均衡、优质发展。街道内400多位名师(街道以上)全部加入了此项工程。
  实施名师交流工程。制订并实施《桂城街道“千万资金百位名师”促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案》,通过名师支教,为东部薄弱学校输入了新鲜血液,从师资上根本解决桂城街道西部学校强东部学校弱的区域教学差距。目前,已有40位名师投身到名师交流工程,为东部薄弱学校输入新鲜血液。
  优配弱校条件。
  为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3年来,街道投入6000多万元,为东部农村学校完善了电子阅览室、心理健康咨询室、广播室、团队室和校史荣誉室等,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通过教育投入倾斜措施,街道每一所学校都达到了运动场塑胶化、课室建设教学平台化、教师办公电脑化,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校园整洁美丽、校舍宽敞明亮、设施设备完善、校园数字化的现代城市学校。
  优待流动人口子弟。
  桂城是南海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如何使之成为南海区的教育中心,使广大的流动人口安居乐业,为广佛RBD提供优质配套工程,是摆在桂城教育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桂城街道教育局通过深入的调研,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桂城教育发展规划,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多种形式并举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以百花齐放来取代单兵作战,实施多元办学,在夯实公办类学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发展实验类民办学校和普及类民办学校,以满足不同阶层的人对教育的需求。街道引入社会资金,创办了南海国际(实验)幼儿园、南光中英文学校、南海实验小学、桂城外国语学校、南海实验中学、南海华附高中、南海外国语学校等7所实验类民办学校。这些从幼儿园到高中的配套的住宿类的教育资源解决了少时间管理孩子的高级白领、企业家们的燃眉之急,使高级白领、企业家等能够一心一意投入事业,为桂城、南海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学校历经发展,已经成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名校,成为了公众热捧的公共“产品”,学位供不应求。为了解决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桂城街道做大做强东翔学校、博雅学校2所以招收流动人口子女为主的普及类民办学校,教育局派出专职副校长提升学校管理。目前,桂城中小学中,流动人口子女占学生总人数的55.9%,为桂城的企业留住了员工、留住了人才,为桂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促均衡
  桂城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构建了规范、普惠、公益的学前教育(等级幼儿园60所,等级比例上升至90.9%,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235%;街道2012年、2013年被评为佛山市学前教育发展先进镇);构建了均衡、优质、公平的义务教育(街道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化比率100%,优质比率100%,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100%)。
  突破区域,改革入学入读机制。
  公办校(园)招生制度改革。制订《桂城街道公办中小学入学指南》,取消择校,按先户籍生后政策性借读生顺序划学区招生。2014年、2015年分别通过电脑派位或摇珠派位的方法在街道内对学位紧张的公办学校进行统筹安排。从2012年起,街道办事处推出“幼雁入学”计划,制订了《桂城街道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凭积分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起始年级暂行办法》。通过积分入学,保障了流动人口子女在桂城享受优质教育的权益,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创新区域教育共同发展机制。
  与名牌学校(幼儿园)签约,农村薄弱学校(幼儿园)委托名校(园)管理。通过改善办学(园)环境,引进先进管理思想,激活管理机制,利用名校(园)品牌内涵引领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幼儿园)的办学能力和办学品位。村(居)幼儿园委托优质幼儿园管理;小学委托中学管理;街道民办高中委托区教育局管理。在教育部门的引领下,农村集体办的原夏东幼儿园、民办的原怡翠幼儿园自愿与公办的南海机关幼儿园合作,委托南海机关幼儿园进行管理,实行办、管分离。通过南海机关幼儿园输出的师资、管理和理念,改善办学环境,激活师资队伍,规范管理行为,提升办学水平,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2014年,南海机关幼儿园的探索成果《探索学前教育体制改革,打造集团式办园“南海范式”》获得了广东省中小学(幼)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
  共同优质发展机制。
  以名校(园)为龙头,组建教育共同体。街道组建了以桂江一中、桂城中心小学、南海机关幼儿园等为龙头的30个结对共同体(中学5个,小学14个,幼儿园11个)、9个教育发展共同体。通过教育共同体内部的联动机制,实现管理、师资、资源的集团共享,使各层次学校(幼儿园)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发展,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各共同体有计划地开展了“相约课堂”磨课练功和名师结对子等活动,充分发挥名校的引领作用,切实做好优质资源共享工作,实现管理、师资、资源集团共享,实现各学段无缝衔接,促桂城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573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