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先学后教,让品德课堂焕发生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天如

  【摘要】“先学后教”是在课改浪潮中呈现的一朵耀眼的浪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放得开,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互助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要努力转变教学方式,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让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灵气,营造出创新课堂、活力课堂、人文课堂。
  【关键词】先学后教 教学方法 活力课堂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获得知识并创新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先学后教”是在课改浪潮中呈现的一朵耀眼的浪花,其核心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放得开,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互助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下品德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就小学品德课上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谈几点做法:
  一、教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方法是学习的钥匙。”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应教会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呢?
  1、先学,教会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生主动性的学习行为。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预习,有充足时间让学生预习,掌握最基本的预习方法。课前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同时要进行预习检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例如上《合理购物ABC》一课时,教师可以具体指导学生展开课前调查。去菜市场,可以学到挑选新鲜小菜的技巧和讨价还价的本领;去大型超市,可以学会检验物品质量是否合格的方法,了解电脑小票的作用;去请教父母,可以了解到怎样合理地买需要的东西,而不花钱买一大堆舍不得仍又制造家庭垃圾的商品;甚至可以操起搜索引擎,向网络咨询购物技巧。
  显而易见,让学生通过多渠道的搜集信息进行预习,突破了学习的时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课堂活动与课外时间活动的有机统一、协同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教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主张“教是为了不教”,提倡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学习。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英国一位科学家曾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为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一课时,教师利用课件让孩子们欣赏了广州的风光(有风景秀丽的公园、宽敞的街道、宏伟的立交桥,其中也有一些脏、乱、差的现象),之后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孩子们畅所欲言:“我们是国际大都市,为什么还有的地方这么脏呢?”“我们的城市这么美丽,为什么有人要破坏它”,“为什么要破坏我们的家园”“为什么不爱护环境,难道要使我们的家园变成垃圾城市吗?”……要发现问题,孩子们的自主活动是很重要的,同时我们应帮助儿童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如上述垃圾问题的影响,破坏了广州市的形象,接着要让学生给垃圾找去处了,这就必须了解垃圾是怎么来的,否则将无法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法,于是,教师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商量方案。在实施中不管是制定调查计划,还是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尽量给学生充分自由,鼓励他们从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分析、探索,以此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可见,把提问的权利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学生就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创意地学习
  1、采用活动化教学,深化学生的道德体验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活动化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即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发展兴趣和特长,并在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此外,活动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道德体验,触动学生的心灵。
  如在“美丽的秋天”这一主题活动的教学中,教师选择了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带领孩子走出课室,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山坡、田野、草坪上,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闻一闻、踩一踩等感知活动,并以照相、拼图、画画、表演等形式进行收集、探索。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还结合孩子们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如有些孩子在草坪上发现了很多破塑料袋、纸屑等废旧物品,教师鼓励孩子们拾起草坪上的垃圾,并按质地进行归类,组织孩子们讨论“怎样处理这些废旧物品”。于是,“找秋天”变成“保护和打扮秋姑娘”的活动。孩子们讨论非常热烈,想出很多方法并进行尝试,有的同学进行剪剪贴贴,把它们装饰成美丽的图画、小花篮、小船或脸谱等;有的同学把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分别放在不同的垃圾桶;有的同学则尝试用火烧、用土埋、用水溶的方法处理废旧物品。尽管他们有的方法尝试或失败或成功,但孩子们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不仅了解了秋天的季节特征,还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效果是课堂上教师放几张幻灯片,听几段音乐所无法比拟的。
  2、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品德学科是原有思想品德课与自然课、地理课、历史课、心理课等课程的有机组合,教材中必然会涉及到社会、科学、人文、历史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怎样学习这些知识性的东西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选择儿童喜欢的方式来处理,既能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也能凸现品德课道德教育的本色。
  最近,笔者观摩了《认一认我国的行政区》示范课例,这原本属于地理课的范畴。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地图,找出我国有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23个省。然后让学生再次观察地图,互相拍手创造性地说:“你拍一,我拍二,浙江像个……,你拍三,我拍四,河北像……”批判地评析这堂课,各板块单纯地追求地理知识,耗时而低效,并没有达成爱国主义教育目的,品德教育的韵味荡然无存。其实,这堂课可以作如下设计: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行政区后,让小组代表随机抽取教师课前准备的一套题开展探究活动。如:(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繁衍了炎黄子孙,滋养了龙的传人,请在地图中找出它跨越了哪几个省?(2)我国地大物博,每个行政区都有自己的名牌产品和传统特色,展示从家里搜集来的各类商品的包装袋,根据包装袋提示的生产地址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省份,并在该省份上标注出产的商品,如山东青岛海尔电器,内蒙古伊利牛奶。
  教师在学生小组探究过程中适时地去指导,学生发言后进行小结,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和钓鱼岛、南海诸岛。教师意味深长地叙述:“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但周边环境依然不安宁,台湾没有回归,日本军舰堂而皇之登陆钓鱼岛,南海诸岛主权争端,有些岛在地图上只有芝麻大,我们是不是不要了呢?”学生在广开言路中明确维护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教师也可相机补充知识点:国际法明文规定,以岛屿为圆心,方圆200海里是属于一个国家的领海,那么海底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是属于该国的。
  教师精妙地设计导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将课堂由地理知识向现实生活回归,凭借长江、黄河、京九铁路、商品包装袋这几个支点了解各行政区,使得这堂地理知识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变得极为丰满。适可而止地点到国际争端问题,补充国际法知识,有利于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构建。
  总而言之,运用“先学后教”这种模式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最有效的手段。运用这种模式教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到了教为学服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我们要努力转变教学方式,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让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灵气,营造出创新课堂、活力课堂、人文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662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