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翟三琴

  【摘要】实习基地是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是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实习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毕业生与岗位之间无缝对接、产学研合作共赢、“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原则和管理的研究,力图解决高职院校和企业、社会共同关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习基地建设 意义 原则 管理 创新
  一、高职院校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实习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有目共睹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实习基地是指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可供高校学生参加毕业实习活动的企业,校企之间通常以签订协议或合同的方式建立合作关系。实习基地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和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纽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条件和保证。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训练是高职院校的突出特色,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等,抓好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条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1.实习基地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实习基地是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它以开放式、宽口径的方式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既给学生提供了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又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学生通过实习可以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为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实习基地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学校在市场导向下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2.实习基地是高职生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部分毕业生眼高手低、实际动手能力差,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失。高职学生在实习基地接受内容丰富的职业教育和生动实际的专业技能教育,有利于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形成理性的求职态度;通过实习可以了解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找出自身的不足,弥补自己的短板,为进入职场成功就业做好准备。
  3.实习基地是企业吸收人才的重要平台。企业都希望能够高效招聘到自己满意可靠的人才,实习基地的建设为用人单位组建了自己的“预备役部队”。通过考察学生在就业实习基地的表现,用人单位能够了解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发现符合本企业需要的人才,降低招聘和培训员工的费用,减少企业的用人风险。企业通过接收学生实习,可以扩大自身的影响,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企业和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到单位就业,实现人才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二、高职院校实习基地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不断深化,我国的企业类型和结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企业的改制使相当多的企业成了股份制企业,集体和民营企业的比重不断加大。由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以前相比,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和商业活动都以效率、成本、效益为宗旨。因而在实习基地建设时应注意新型企业的特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保证企业、学校和社会效益“三赢”的原则
  在目前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效益是企业的生命,要使实习基地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使企业通过与高校的联系,感觉到教学基地的建立能够给企业带来发展,能够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效益,给企业的形象增添光彩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通过一定的形式努力追求各方利益的共同点,学校通过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企业通过学生实习寻求单位的储备人才,学生通过锻炼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做到共建、共享、互利、巩固发展。
  2、树立长远规划与短期效应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是长期持续发展的,各专业教学大纲和计划也是相对稳定的,各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有周期性,主要是依靠校外实习基地来完成。所以从教学环节来看,校外实习基地应该是着眼于长远,应有相对固定的企业长期作为专业实践性教育的校外实习基地。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规模发展不一定成正比,所以,必须能以短期实习基地作为补充应对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实习基地。
  3、关注企业的规模和企业发展方向相结合的原则
  现代教学改革要求,专业面越来越宽。因此实习基地建设应满足这一改革的要求。因此,作为实习基地的企业,应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和企业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合作,并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学校的教学基地。 优先考虑选择专业对口,指导力量较强,设施完善,实习条件有保障的学校或单位作为实习基地,确保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
  4、坚持中心场地与分散基地兼顾的原则
  所谓中心与发散,就是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企业,以其作为教学基地的中心,再选择几个相关企业作为基地的拓展。随着现代企业的结构和类型的变化,以前那种集中在一个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且效果也不理想。结合现代企业的规模和特点,在选择教学实习基地时,以中心企业和分散点相结合,是新时期教学基地选点的一个方向。实习基地的建设不可盲目追求数量,要不断提升实习基地的层次和质量,使学生在实习基地真正能学到实际的本领,接触到实际业务,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内涵扩张”。
  5、以项目和技术服务作为纽带系紧校企关系的原则
  实习基地建立使学校和企业建立了一种联系或关系,这种关系往往只是写在字面上的一种合作和互相支持的协议,双方并没有存在法力上的约束关系,要使校企长久合作,只有通过一定的项目或技术服务才能保证校企之间有一种经常的联系,才能保证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深入持久保持并巩固。   三、加强实习基地的规范与管理
  (一)明确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及有关系部门的职责
  1、订立管理制度(条例)。科学的规章制度是实现实习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包括实习基地建立的原则、条件、要求,以及管理方案、经费投入、协议签订等内容。
  2、明确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实习基地的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要设计出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培养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教学目标应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学相结合、就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3、制定教学方案。实习教学方案要依据企业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或有关的行业人才标准,由行业专家、顾问和学院专业老师共同制定,形成不同要求、不同人才层次的成套培训计划。理想的教学实习基地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产、学、研相结合的互动模式。
  4、加强教材建设。实习基地的教材应及时反映科学技术与行业的发展进步,实行“活页教材”。一方面注重实例的操作练习;另一方面及时更新观念和技术,随时将新的技术和知识补充到教学中来。
  5、配备管理人员。对于规模较大的校外实习基地,配备工作能力较强的专职管理人员是必要的,他们不仅要做好基地内部的行政及教学管理等工作,还要负责基地后勤维修及对外联络工作。对于一些只能容纳1―2个班级实习的小规模实习基地,由带队教师兼任即可。
  6、优化师资队伍。实习教师在实习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对待实习教学工作,精心设计实习教学过程,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双师型”教师――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技能培养能力的教师,要在师资队伍中占据相当的比重。
  7、注重教学评估。有效的评估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实习基地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估应该是靠获取不同级别的国内乃至国际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来衡量。
  (二)明确实习基地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实习基地管理人员或实习带队老师是身处一线的指挥员,对院校实习计划能否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1、切实抓好学生工作管理。学生从学校到校外实习基地,大多数人都能以正确的心态投入实习生活之中。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抱有不正确的心态,认为基地远离学校总部,老师少,管理力量不足,在纪律上松散一些无所谓。这就要求基地管理人员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扭转这些不良的心态,使学生能够在实习期间遵守纪律,保证安全,真正学到东西。(1)学生出发前召开实习动员会,介绍有关基地情况,强调纪律和安全的重要性;(2)学生和院方签定实习承诺书,加强纪律约束;(3)在基地成立学生管理委员会(临时机构),在老师的指导下,协助老师做好基地的管理工作;该学生管理委员会在一个学期内,随着学生的流动及时而调整,确保正常运转;(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5)出版基地简报,记载难忘的实习生活,每期都印发到班级,并登上学院网站。
  2、注意理顺校外实习基地与有关部门的关系。不管是配备专门管理人员的校外实习基地还是由带队老师兼任管理人员的校外实习基地,所面临的管理工作大致是一样的,只是工作量的大小有差别而已。(1)加强基地与合作方的联系,使合作顺利进行,有时还会取得对方在合同之外给予意外的支持。例如,浙江信汇集团公司,在投产时就与我院合作,现在每年为我院相关专业学生提供40000元的专业奖学金;(2)加强基地与学院教务、学工、后勤部门的联系,使得基地在教学、纪律、学生往返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中,始终做到有条不紊的进行。
  四、通过实习基地建设,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1、利用实习基地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利用实习基地的设备、场地及技术资源,为学生实习创造了较好的学习条件。如企业的闲置设备或不能满足生产加工精度要求的设备,用来给学生和青年教师学习和实习则是大有用武之地。为了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投资和引进都比较快捷和及时。企业需要学校帮助对引进的新技术和设备进行消化吸收,而学校也希望通过参与他们的工作及时和加快对新技术了解和掌握。学校在对外承接科研项目时,也可充分利用基地企业资源共同解决有关技术与加工问题,这也增强了学校的科研实力。
  2、通过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实际技能和“双师”素质。现在高校的中青年教师,大多数是硕士研究生以上文化水平,他们的理论基础好,但实际操作的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利用教学基地的条件,让他们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去基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和带任务见习,在企业从事实际的设计、制造和管理任务,不但能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
  3、让实习基地不但成为学生生产实习的场所,还成为进行多工种实际技能培训的载体。首先学生进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时,打破生产实习的常规方式,学生按照工厂制度管理,跟班组参与工厂生产,学习实际的操作本领。另外,教学基地除供学生进行规定的专业实习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和社会对职业技术性能的要求进行其它特种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有关企业运作的各种实际技能。
  4、实习基地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试基地。在实习基地实习过的同学普遍反映,增强了他们实践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给企业“打工”期间,自己是作为企业的一名,所做的一切是按照企业员工的要求来对待,经过这样的训练后,不论是找工作或是在工作中,给他们增加了许多的自信感,工作起来往往容易打开局面。这些都说明实习基地起到了人才培养中试基地的作用。同样,在科研工作中,利用实习基地的条件,不但给老师在实验样品的加工上提供非常方便的条件,而且给老师的实验结果进行实际的检验和评价,使实习基地成为学校名副其实的产品开发和科学研究的中试基地。
  5、使实习基地成为推广普及应用新技术的中心。利用实习基地进行推广和普及应用新技术,比在学校课堂上的效果要好。这主要是由于实习基地在企业,而在企业进行培训使学者有一种现身说法的感受。因此,在实习基地专门设立培训中心,员工学习有针对性,企业能够节约成本,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探讨》 李祥辉 张洪友 黄玉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1
  [2]《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张普礼《陕西工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0、05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促进校企合作共赢》 蒋红 《科技信息》201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700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