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将流行音乐与音乐教学有效结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桂兰

  【摘 要】流行音乐具有歌词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等优势。因其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歌词贴近生活等鲜明特点,广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列举出一堆流行歌手的名字和他们的代表作品。但受生活、心理、思维等发展规律的影响,对流行音乐缺乏鉴别,造成校园中经常会听到与学生年龄极不相称的歌曲大行其道,巧妙的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有助于提高课堂音乐教学容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流行音乐;课堂;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以其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歌词贴近生活等鲜明特点,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加强对流行音乐的正确引导,合理地将流行音乐带进音乐课堂,是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仔细分析流行歌曲,引导他们有选择地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不仅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而且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何将“流行”有机渗透到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全面、快速、有效地提高其音乐基本素养?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我认为课堂中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入流行音乐曲目,成为课堂活跃的“助推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音乐教材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面对课本上的经典音乐和严肃音乐,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和欣赏能力,往往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因此,我常常将学生喜欢的通俗音乐家带进课堂,例如: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刘欢的《好汉歌》、韦唯《让世界充满爱等》等。这些学生喜闻乐见,内容积极健康的歌曲,不光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学习新知的信心,同时还增强课堂实效。又如在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时候,我把歌手周彦宏演唱的通俗版的《茉莉花》以及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民族器乐曲《茉莉花》,让学生一并进行学习和欣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民歌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异性,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古老的民歌也可以用非常具有时代感的方式来表现。还如腾格尔的《天堂》,一首意境、曲调都很优美的歌曲,在学习蒙古音乐、歌曲时,欣赏一下会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草原之中,陶醉于美丽的音乐之中。对于这样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引导他们正确地去对待,无疑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二、发掘流行音乐元素,成为课堂教学的“闪光点”
  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要善于发掘流行音乐中的元素,丰富音乐课堂教学。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他最主要的原因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且富有娱乐性,且手法和演唱风格比较自由,所以通俗音乐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目前,小学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音乐教材上面的音乐,而是特别钟爱那些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其实现在很多的流行音乐都运用了古典音乐中的音乐主题,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上课时,可以抓住这个特点,适当的引出与之相关的古典音乐供大家学习、鉴赏、提高。这样的教学形式应该比单纯的学习古典音乐效果要好。例如:我在教授歌曲《唱脸谱》时,为了让学生对戏曲音乐产生兴趣,掌握其演唱方法和特点,我让学生欣赏了现在比较流行的新京剧《北京人都在忙》、《对花歌》、《霸王别姬》等等,找出京剧的音乐元素,通过现代京剧的音乐特点引出《唱脸谱》,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视听效果,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并总结京剧的旋律特点,很快感悟出戏曲所蕴含的情感,对京剧产生学习的兴趣。在讲解莫扎特和他的《第四十交响曲》时,我先用流行音乐韩剧《My girl》的插曲、SHE的《不想长大》的片段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把学生带进现代音乐,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去试唱音乐主题,把流行音乐元素巧妙地运用到了古典音乐中去,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然后我在适时欣赏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让学生们用对比的方法分析、比较了作品与流行音乐的异同。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热烈,得出“莫扎特的作品与那两首流行音乐虽然旋律相同,但在情绪上有很明显的差别”的结论。一节课就这样在很愉悦很融洽的气氛中结束了,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学生和音乐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进一步调动了学生们上音乐课的积极性。
  三、指导选择流行歌曲,成为音乐教学的“活力素”
  流行歌曲发展迅速,曲目繁多,自然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在这百花齐放的音乐歌坛上,同样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健康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因此把它们一概挡在课堂之外,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消极做法。音乐教师有必要把流行歌曲中好的作品引进课堂,介绍给学生,担负起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流行歌曲审美品味的责任,使他们对流行歌曲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能够辨识歌曲的优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判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当前,我们的音乐教科书特别是初中的教材里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流行音乐。但教材里的音乐经过编写、定稿、出版再发到学生的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教材不可能年年都在重新改编,因此教材里的流行音乐有些滞后甚至是落后,学生们普遍觉得书中的音乐不太符合现在的时代特点,于是便出现了学生喜欢唱歌而不喜欢音乐课中的歌曲的尴尬场面。但必须认清一点,流行的不一定都是好的。流行音乐的发展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和歌曲都适合学生、适合音乐教学。比如说像《死了都要爱》、《爱情买卖》这样的情爱歌曲就不适合在校园里流唱,它的歌词内容不够健康我问要杜绝。可见,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选择一些和时代相结合的音乐并配合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供学生欣赏或学唱,如北京奥运会前群星演唱的《北京欢迎你》,成龙演唱的《生死不离》等等。还有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歌曲,比如孙悦的《祝你平安》,臧天朔的《朋友》,孙楠的《红旗飘飘》,陈红的《常回家看看》,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等等,不断增加音乐教学的“流行元素”、“健康元素”。学生们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有选择的去欣赏、去学唱流行音乐和流行歌曲,要比回避或强行制止的效果好的多。
  总而言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任何有悖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都是非人的教育。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只有从学生主体出发,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将优秀的流行音乐有机渗透到音乐课堂中,让音乐贴近他们的心灵,让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美的陶冶,触动他们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表演的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此日积月累,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才能让学生的感情丰富起来、人格完善起来,从而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美育意义上的一种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705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