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天机云锦用在我,裁剪妙处非刀尺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坤等

  [技巧点拨]
  
  平常我们与课本接触得较多,对课本最熟悉。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也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如果我们写作时能将课文语言“迁移”到作文中来,这样既能显出文思的敏捷,又能体现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底,体现出作文的文采。那写作时我们该怎样让课文在作文中发挥它的优势呢?可从以下方面人手:
  
  一、利用课文素材,演绎作文内容
  
  课文中有很多经典的事例、个性鲜明的人物,如果我们写作时能巧妙地把这些事例和人物引用到作文中去,这既可解决素材不足的缺陷,又能让作文文采飞扬,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如一篇题为《亲情如歌》的满分作文中有这样的文字:
  辞官还乡侍奉祖母的李密:念念不忘祖母教诲的归有光:虽生死殊逢仍思念亡妻的苏轼:侄儿去世才悟得“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韩愈:母亲去世而追悔莫度的史铁生……
  这里作者引用课文中的人物故事,用排比句的形式来歌颂亲情,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由此可见,在写作中回归课本,我们会发现写作的新天地,从最熟悉的课本中寻找写作源泉,既不会增加背诵范文临时抱佛脚的负担,又能温故知新提高语文素养。
  
  二、把课文中的景物、意境化用到作文中
  
  课文中有些文章所写的景物、意境极有特色,如果我们写作时能把这些景物、意境等巧妙地化入到自己的作文中来,那作文也会因此而添加灵气。如一篇《冷香飞上语文》的满分作文中有这样的文字:
  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潜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寻找它的答案,
  这是一段很有特色的文字,本段作者借助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将毛泽东的诗词、惠特曼的《草叶集》、柳永的《雨霖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杜甫、刘禹锡、陆游的诗歌以及朱自清《威尼斯》等课文中的人、事、景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来,显得亦庄亦谐。当然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引用,而是经过了艺术处理。
  
  三、借鉴修辞,美化语言
  
  课本中所选的课文无论是从思想内容上还是从表现形式上,都是上乘之作。如果我们写作时借鉴课文中的修辞来美化语言,那将使作文语言显得流光溢彩,高人一筹。如有的同学在读了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中的“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这样气势非凡的排比之后,写了:
  可是,面对外语的强势,你似乎黯淡了,在挤压中你挣扎着向前。面对当今多元化的竞争,是谁在中国的国际会场上噤若寒蝉,绝口不讲中国话?是谁在街道上、墙壁上、各种媒体中随心所欲,不讲规范?是谁叫嚣废除中国龙图腾,断言书法将走向绝境?又是谁面对着外国友人连国歌的歌词都默写不全?
  这里作者也运用“是谁”引领的含质问语气的排比句,向轻视、亵渎汉语的恶劣表现提出了掷地有声的质问,很有气势,读来让人倍受感染和启发。
  
  海棠依旧?绿肥红瘦? 一考生
  
  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之后,浓睡不消残酒的李清照询问花事。侍女笑着回答海棠依旧。女词人却叹息道:应是绿肥红瘦啊!
  李清照感情细腻,对花有着深切的关心与怜惜,因此她才设想到雨疏风骤后的海棠凋零的容颜。而侍女不然,因此花遭受摧残丝毫没有触动她,甚至不被她觉察。可见,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是有关系的。
  一般说来,当我们偏爱某一物、亲近某一物时,我们会觉得它特别动人,正如邹忌之妻。偏爱邹忌而认为他比齐国之美丽者徐公还要美。这正如古语所言:“情人眼里出西施。”当我们被外物所触动时,它们也便展示出自己独特的品性。
  张志和渴求隐逸,而在桃花流水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林黛玉在冷雨敲窗之时倍感寄人篱下的凄凉,便觉秋窗秋不尽了,风雨却还要助凄凉;刘禹锡心胸开阔,众人悲秋,他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了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朝”……
  其实,万事万物都以它固有的规律运动着。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潮起潮平,只是我们的感情不同,这一切才给我们不同的印记。旷达者从中汲取力量,恬淡者从中陶冶心灵,感伤者对此自悲自叹……无论怎样,能有所感受,是可贵的,但我们还应保持一种平和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一种不以亲疏远近定是非的人,让我深深地佩服与敬仰。那便是大义灭亲的人,那便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人。在他们的灵魂中,一种高尚的理智使他们超越了狭隘,超越了个人的恩怨得失,而代之以多数人的利益。如高山流水一般,这种精神从远古流到今天,还将流向未来。它纯洁着世风,闪烁着智慧与勇气的光华,给我们注入清凉的思想之泉。
  是海棠依旧,还是绿肥红瘦?这是一个问题。我想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选择不同的认识方法。
  点评: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作文,此考生作文中所用的素材都是我们所熟识的课本中的人物――李清照、邹忌、张志和、刘禹锡等。作者把他们的事例稍加改变就成了自己作文申的得力材料。颇有意蕴地说明了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之间的关系。
  另外本文的语言也富有诗意,这与作者恰当引用、化用课本中的语言也有很大关系,如“林黛玉在冷雨敲窗之时倍感寄人篱下的凄凉,便觉秋窗秋不尽了,风雨却还要助凄凉”“刘禹锡心胸开阔,众人悲秋。他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了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朝”’这些都可以课本中找到影子。由此可见,课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库,我们写作时也应把目光投向课本。
  
  靓丽语言,飞扬文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6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