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通感――从辞格到隐喻认知之多维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从中英通感现象的研究历程,从作为修辞手段的研究到对其隐喻认知方式的研究,来综观通感现象的语言表现及其认知基础。
  关键词:通感 修辞手段 认知机制 概念隐喻
  
  1. 引言
  
  通感即英语的Synaesthesia。Syn-源自希腊语,意为together,即为共,或融合。-aesthesia源自希腊语意为sensation,中文意为感觉。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陈望道将其翻译为通感,又称连觉或移觉(钱钟书,1991)。起初通感作为修辞手段通用于古今中外,而且用法极为相似,多见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在诗歌作品之中。自从Lakoff&Johnson创建了“概念隐喻理论”(Lakoff,G & Johnson,1980,4)以来,不少学者和语言学家开始对以往的修辞理论进行批评和反思,人们开始从隐喻认知角度来看待及阐释通感现象。从人类大脑的认知机制来探究产生通感现象的生理和心理依据,探求通感现象的内在生成机制。
  本文从中英通感现象的研究历程,即从作为修辞手段的研究到对其隐喻认知方式的研究,来综观通感现象的语言表现及其认知基础。
  
  2. 中英通感现象的分析
  
  2.1 中英通感现象的修辞分析
  与其他的修辞手段一样,通感的使用能够加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它使语言富于形象性,更具感染力。通感的独特之处具有“以声类形”,“以形类声”等的修辞效果。通感可分别以不同感官的相互感表现出丰富多样的修辞效果,风趣、幽默,同时又不失深刻与典雅。
  2.1.1 视觉和听觉
  视、听是参与审美活动的基本感官感觉,二者经常相通使用。如中文的“听见”一词是典型的例词,中文常以“见”通向其他感觉,如“闻见”。汉语以字组词的构词方式给通感修辞带来极大的方便,而英语文字则主要依靠词义转移,如loud由听觉转向视觉,如a loud shirt,和quiet colors。
  中英的文学作品中,通感修辞的运用又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视觉向听觉的挪移亦不例外:中国诗人孔武仲的“飘然一叶乘风渡,卧听银汉泄月声”和G,Burr的“The sun blared like a brass”,“日月之光像声音一样传播,月亮清澈如水哗哗作响,阳光灿烂似铜乐奏鸣”,都是把视觉向听觉挪移的佳作。同时中英通感修辞使用也有其差异,例如,I couldn’t see what the teacher said just now( George Herbert,Christmas).天河夜转漂回星,银铺流云学水声。(唐-李贺《天上谣》。
  2.1.2 嗅觉和味觉
  嗅觉和味觉由于口鼻相通而经常转移。如中文的“滋味”、“气味”囊括了嗅觉和味觉,英语的“flavor”亦包含嗅觉和味觉。而“香甜”和“sweet”都是兼容了嗅觉和味觉。Soft music like a perfume,and sweet light golden with audible odors exquisite,swathe me with cerements for eternity. (Arthur Symons,The Opium Smoker)亦是英语诗歌中通感修辞的表现。
  2.1.3 各感觉之间的挪移
  通感作为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如比喻修辞一样,在人类语言使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英文学作品及诗歌中通感修辞尤其常见。如“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歌声和清香在视觉和听觉之间挪移对审美主体(作者,读者)的心理感受上产生了等同的审美价值,各种感官被调动一起去感知事物,使意象感觉更为深刻,产生超乎寻常的审美效果。如,:O,for a draught of vintage,that hath been cooled a long age in the deep-delved earth,Tasting of Flora and the country green,Dance,and Provencal song,and sunburnt mirth! (Keats Ode to a Nightingale)
  以上诸多示例初现了通感修辞的修辞功能,那么有什么语言条件和语言策略可以表现这些通感型的意象?“在语词中,有一类显象词是可以唤起表象的词,其中,能够独立唤起完整的表象的即为自足型显象词。而自身没有相应的独立表象,附于自足型显象词上,通过对状态特征的表现变得具体、鲜明,形容词、动词一般属于这类显象词,被称为附着型显象词”(邓德萍,英汉通感修辞浅谈)。这些词语可以表现不同的感觉表象,而通感性意象就是这些不同感觉的显象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修辞的产物。
  
  3. 通感的认知分析
  
  根据Lakoff&Johnson(1980)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缘于隐喻概念。他们考察了大量的英语语料,发现英语的许多表达都是来自于基本的隐喻。他们把这种基本隐喻叫做隐喻概念(或概念隐喻)。自Lakoff&Johnson创建了“概念隐喻理论”,不少学者和语言学家开始对以往的各种修辞理论进行批评和反思。
  通感在传统修辞学上被认为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技巧,与人的生理和认知无关。但近期的研究表明,通感来自人的各种感知的相互连通。基于人类感官共有的生理机制,这一通感过程反映在语言的使用就表现为通感修辞。
  3.1 认知心理机制分析
  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现象:身体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也可能会引起其他的感官的反应;同时又因为心理的作用:人的大脑神经细胞之间不可能完全割裂之联系,大脑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之间由于某种刺激产生感应,产生共鸣和联想,则声音似乎有了形象,气味也有了锋芒。通感在不同语言中的共同表现即表现出了这人类共有的感官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能。这一生理和心理的通感构成了人类共同的普通的一种认知方式,使得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有着某种相似和共同之处。然而语言信息和心理信息(人对世界的各种心理感觉:视、听、味、嗅、动觉)是“客体作用于主体的结果,是大脑经过加工对客观世界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赵艳芳,2001:53)。由于人们处于不同的语言文化社会,经历各有不同,其认知也有民族差异性,所以通感现象亦具有民族差异性。
  3.2 通感的认知隐喻分析
  正如以上所述,人类感官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们认知事物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这一过程反映在语言的创造和运用中,就产生了通感隐喻(synaestheticm metaphors),“即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引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喻,形成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成为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赵艳芳,2001:43)
  3.2.1 隐喻投射过程
  乌尔曼(1957)对19世纪不同国域、不同语言的许多诗人作品中通感用例的调查发现,通感现象有一共同的内在规律:呈等级分布,即感觉的移动方向呈现由较低级向较高级感官、由较简单向较复杂感官移动的趋势,即对较高级的感官的刺激能引起较低级感官的反映。触觉、空间感觉、色觉是最基本的、低级的感觉,高一级的感觉融合了低一级的感觉,视觉是最复杂的感知,需要融合空、触、色、听等多种感知(Ullmann,1957)。换句话说,低级的感知可以投射到高级的感知,因而低级感知域中的词语可以修饰高级感知域中的词语。(赵艳芳,2001:45)
  3.2.2 隐喻作用表现:语义隐喻功能
  大量的语言用法充分证明人类共有的感知器官及其有规律的通感的作用为认知及语言提供了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在人类语言发展中发挥着语义的扩展、构词及句法的作用。通感在构词中的词汇量,弥补了许多词项空缺,同时扩大了词语的语义范围,增加了描写事物和现象的手段,拓宽了审视事物的角度。
  3.3 启示
  通感的语义功能从深层次来讲,折射出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再现了语言重构现实的过程,而人类的经验结构受其所处社会民族的特性影响,通感的语义意义重构亦具有民族特异性,反映在不同语言的通感使用上。中英文的通感使用的异同在上文的分析中可见一斑。
  4. 结语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以及认知现象,有其客观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它的结构投射是以人们的生理结构、心理现象、生活经验及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构相似性为基础。由于通感能使语言表达极具形象性和感染力,而具有修辞功能。同时通感在本质上与隐喻一致,为一种认知手段,且具有扩展词义、丰富词汇以及重构客观世界的功能,是人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概念、新事物的有利工具。对通感现象的研究从修辞研究拓展到通感隐喻认知分析研究的历程,可以启迪人们展开对其他修辞手段中的认知分析,不停留在语言形式表面,而是探求其内在的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Ullmann,S. The Principles of Semantics[M].Oxford:Basil Blackwell,1957.
  [3]邓德萍.英汉通感修辞浅谈[J].长沙: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volume4.
  [3]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王彩丽.通感现象的理据及功能特点分析[J].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03,volume 25.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