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素质教育谈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永勤 陈 芳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古代文学课程应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才能使其焕发活力,才能担负高校培养优秀的人才重任。
  关键词:古代文学 课程定位 教学改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信息爆炸、知识随机,混沌而复杂,这对以往的大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实现教育内容的新颖性、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和教育方法的多元性,教育的目标由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向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转变,在这样的形势下,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传统课程,古代文学存在问题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开课时间久,已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得益于传统而又囿于传统,使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数年来无明显变化。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定位存在误区。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古代文学的基础课功能,而忽视了它的文化传播功能。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对古代文学进行重新定位:既不能忽视其基础课功能,又要突出其文化传播功能。文化和文学只有在传播中才能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我们的古代文学课堂,要培养的是文学和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仅仅把古代文学理解为基础课显然是不够的。
  课程定位不同,指导思想就会发生变化,随之带来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的改变及教学效果的不同。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基于这样的定位,笔者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更新教学内容。古代文学作为人文学科,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以文为本的特色。近些年来,教学过程已注意吸收研究成果,但无论是针对文学史还是作品选,都体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应该加强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注重科技活动和实践,注重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教学内容的开发;而且文化本身就是相通的,一味强调文化和学科的独立性只会固步自封。要更加积极地吸收最新的成果,勇于、敢于借鉴西方理论,积极联系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不断开拓课堂空间。这样做必能开拓学生思维,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
  第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大多数的人都承认传统的“满堂灌”式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本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但是这种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依然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占据主流。这种授课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知识不是既成的,而是不断生成和构建的。在知识更新速度快的新形势下,教育的重心要从“教”向“学”转化,给学习者更大的自我选择空间,使其在自我肯定、自我独立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发展。
  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追求知识,学会做事和学会发展。大学不是以培养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为目的,而是要培养有思想、有践行能力、有责任心的未来建设者。因此,教师应改变一味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防止禁锢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视野,削减学生的创造激情。“授人以鱼”也许能使学生博学多才,却也可能磨灭学生求索进取的灵气和欲望,而“授人以渔”,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其在学习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探索事物本质、质疑现有学说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创新人格。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更为积极有效地结合起来,努力促进讲授模式向启发型教学的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领者、导航者,而不是学生的知识保姆,应该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去帮助学生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应该在平等的条件下和学生展开交流和对话,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因此,在考虑课堂设计时应把讨论课、自我讲授课、作业答辩课等纳入范畴。
  以讨论课为例,提前布置讨论内容,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同时,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整和思想、提升自我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基本生存能力,对人的成长、成才、成就关系重大。而讨论本身又为学生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也是他们展示自我的过程。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做适当的引导,不仅能很好地完成设计教学任务,还会有意外收获,做到教学相长。
  其次,古代文学是一门很生动、鲜活,生命力很强的课程,特别是那些记载着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的古代文学作品,需要情感的融入。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情感是一种有积极效应的、巨大的精神力,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带着自己的爱来和学生交流。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开始,古代文学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应该让学生在情感共鸣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再者,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走入课堂,作为一门历史丰厚的课程,古代文学课堂不仅不应该拒绝,而且应该积极运用新的教学媒介,探索新的课堂模式。当然,不是所有的新的都是好的,要寻找课程与新媒介的切合点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比如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等,都可以有效增加课堂的知识含量,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又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彰显个性色彩和课堂氛围的优化。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的。
  第三,合理进行教学安排。各高校在开设古代文学时都会同时或陆续开设古代汉语和古代文论。这三者互为基础,相得益彰,因此协调三者关系就尤其重要。首先,应根据三者的教学时数合理安排开课的时序。在笔者工作的学校,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分别开设四学期,而古代文论仅开设两个学期。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虽然经过中学的历练,有一定的古文字基础,但要系统学习古代文学,就首先要有系统的古汉语基础,这样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同时开设,或先一学期开设古代汉语就比较合理。同时,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的文选在内容上有较多的重复,任课教师要做好沟通,授课时各有侧重,既能有效引导学生,又能避免教学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如此安排,就能把课程内部的纵向历史与课程中间的横向联系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打破学科界限,提高整体素质。
  第四,改革考试制度和方法。考试改革是高校教改的一项重要课题,其中考试方法改革尤为关键,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来说尤其如此。当前,大学重学分、重成绩的教育机制和社会上重学历、重考证的用人机制正促使大学生向一种“学习的机器”转化,更多的是为“文凭”而学习,为“考证”而学习,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想象空间,丧失了独立人格,泯灭了创新精神。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课程,古代文学一直是考试课,考试形式一般就是闭卷,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及诗词填充和赏析。笔者曾对所在院校5年来的古代文学试题进行统计,在分值的分布上,客观题远远高过主观题,要赢得一场考试,主要是靠记忆力,而不是理解力和创造力。可以说,这样的考试方法,存在着思维僵化、评价模式单一的弊端,比如,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忽视对学生思维的评价;只注重笔试,缺乏口试及动手操作的考试形式,从而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
  事实上,许多学生认为考试就是考笔记、考课本,认为上课没有意义,产生厌学和倦怠心理,不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仅仅靠考前突击来对付考试,最后即使通过了考试,实际的水平却没有根本改观。我们的课堂要培养的不是机器,而是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因此考试形式也要配合课程改革的步伐,大胆革新。笔者认为,首先可以考虑加大主观题份量,把考查重点向基础之上的创新和拓展倾斜;同时也可以采用开卷与闭卷结合的考试形式,闭卷侧重基础,开卷侧重能力,不仅包括对古典文学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还包括学生处理问题、应变能力等的考查,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古代文学只有不断变革、创新,给予学生更开阔的探索空间、认知空间、思维空间、创造空间,才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的重任,让大学生真正成为文化和文学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成为知识型社会跨世纪的挑战者和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董云川.换个角度看地方高校的发展.北京:中国教育报,2007-12-17.
  [2]楚艳红.做学生的朋友和顾问.北京:中国教育报,2007-12-17.
  [3]原春琳,刘万永.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关注大学生就业.北京:中国青年报,2006-09-23.
  [4]徐龙年.逐句讲解对学生是一种刑罚.北京:中国教育报,2007-1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