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培植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莉平

  摘 要: 高职院校在实现规模和飞速发展之后,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的培植。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从观念、教学、专业和师资等方面提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核心竞争力 培植和提升
  
  一、引言
  
  “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广泛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领域,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核心竞争力”被引入高教界,成为高职院校成长发展的风向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职教育获得迅速的发展,实现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过快,办学资源供给不足,缺少成熟的经验,高职教育发展至今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缺乏明确的办学战略,办学特色不明显,在办学中追求综合化,尽力把高职院校向普通高校靠拢,办成了普通高校的压缩型等。这些问题的广泛存在,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发展困难重重,要克服这些困难,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长足发展,除了国家的相关政策扶持外,关键还在于高职院校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和提升。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虽来源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但也适用于一切处于竞争环境中的组织。我国高职院校的指导方针: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①高职院校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要想在与普通高等学校的竞争中和谐发展,就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内部经过不断的认识并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的独特能力。
  第一,高职院校拥有办学、师资、信息、实训设施、网络、文献等丰富资源。其中有形资源往往被我们认识并且充分认识,而有相当一部分对院校发展至关重要的无形资源,我们却视而不见。因而,对高职院校资源的种类认识不能只是流于表面,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和提升应该不断地发掘无形资源,以全面认识资源的种类。
  第二,高职院校的种种资源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些资源对院校发展的作用大些,有些资源的作用小些。高职院校培植其核心竞争力不仅要知道院校存在何种资源,更应对各种资源深刻认识,了解其特性并分析其作用。
  第三,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处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与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学科性和理论型人才的目标相区别,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性和应用性,因而,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在充分认识丰富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地整合并利用多种资源,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从而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植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变革办学思想,建立“归核化”的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都在模仿或借用普通高校的思路指引下办学,不可避免地缺少自身的特色。因此,要培植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首先就要改变办学思想,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行动的指南针,建立“归核化”的发展战略。
  1.识别竞争优势,明确发展战略目标。
  首先应对高职院校自身资源、实力、能力等诸要素充分分析评价,并对高职教育长远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走向做深度研判,并与其他院校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自己的优劣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识别高职院校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应明确目标,充分调动和有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内外部发展和外部获得等手段,卓有成效地培植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2.确定高职院校的归核战略方向。
  高职院校要致力于归核发展战略,制定有效的相关政策措施,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集中在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上,使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植与提升有一个明确的方针指引,并在校内大规模宣传核心竞争力的培植与提升,使师生员工都具备归核的战略意识。
  高职院校只有变革办学思想,创办先进的适合高职发展的办学理念,找准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并建立“归核化”发展战略,才能在众多高校中“标新立异”、“脱颖而出”。
  (二)强化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培植和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核心竞争力。
  实践性教学是贯穿整个高职教育全过程始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决定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并取得成功的关键。产学结合是实现实践性办学的最有效的途径。
  1.在校内建立实训中心,创造产学合作的环境。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在资金和设备许可的条件下可在校内建立一些接近行业或超过行业的实训中心,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高职院校正通过建立“仿真模拟工业训练环境的技能训练中心”或“实训基地”,来加强实践性教学,并已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仿真模拟设备所具有的可供进行现场反复操作练习的功能,显示出比现场实习更为卓越的优点。
  2.建立稳定校外实训基地。
  要主动与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业合作,将其作为长期的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学校可以安排部分学生到企业生产现场观摩,实地了解生产情况,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派相关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师生进行实训指导,也可为学生提供部分工作岗位。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由学校单方面办学,变为学校与企业共同办学,教学的空间由学校延伸到企业、课堂延伸到车间,为学生的成才和学院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坚实的平台。
  3.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建立产学合作保障体系。
  如果没有政府在政策制定、关系协调、经费支持和质量认定等方面的保障,产学合作就难以有效实现。政府应从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建立产学合作保障体系。一是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扶植和支持产学合作,规定企业、行业参与高职院校的义务与职责,规范企业在高职院校方面的行为。二是建立地方性产学合作委员会,对产学之间的合作进行协调与指导,对先进成果给予奖励支持。三是加大对产学合作的资金支持的力度,建立地方、行业部门或大型企业集团的产学合作工程基金,支持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
  (三)建立优势专业或专业群,培植和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专业是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接口”,是社会需求与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保证人才“适销对路”的关键环节。高职专业建设要抓实专业设置和专业内涵建设两个环节工作。
  1.广泛开展调研,合理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就是专业的设立与调整,“设立”指专业的开发、新建、开设;“调整”指专业的变更或取消。合理的设置专业才能满足学生的择业需要,广泛吸引生源,保持专业相对的稳定性。高职院校要以区域产业政策为指导,了解地区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规模、发展趋势、技术状况、岗位设置等情况,做好专业调研论证。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社会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并适时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
  2.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专业内涵建设是在已有基础上,专业建设和发展由注重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示范性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切实抓好内涵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院校持续长久的发展。
  (四)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双师”队伍,培植和提升师资核心竞争力。
  一流的院校,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提高人才质量的前提条件。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1.培养在职教师的专业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没有受过职业师资的专业训练,也未经过国家统一组织的考核标准严格的专业技能资格认定。尽管他们掌握了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因此,加强在职教师的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双师队伍建设最重要的方面。一是利用寒暑假或业余时间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了解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二是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岗位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三是通过校内已有的双师传帮带方式,以老带新,定期对教师进行实践指导培训。
  2.聘请兼职教师。
  受时间、精力的限制,以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职的“双师”也会出现教学与实际的脱节,聘请优秀技术人员到校兼职是“双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兼职教师主要从行业、企业中聘请,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践动手能力上比专职教师更具优势,现场教学效果更好。不仅如此,由于他们了解生产第一线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能提供产业或行业的最新信息,对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聘请兼职教师可以弥补专职“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和能力的不足,其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3.建立适宜的职称评聘体系。
  高职院校要求教师既具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一能力需求,使得教师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显然用同一尺度来比较是不合适宜的。因此必须建立符合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的适宜的职称评聘体系,这种评聘体系主要集中于职业技能、职业资格及职业经历等的考核,现在有的省市已专门建立了高职院校职称评审委员会,这无疑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厉永茂,顾光祺.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南通职业大学学报,1999,(3):1-2.
  
  参考文献:
  [1]周海炜.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战略与实践.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0.
  [2]吴彬,顾天辉.现代企业战略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8.
  [3]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