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钳工工艺学》教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玲

  《钳工工艺学》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技术学科。它涉及面广,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具有基本概念多和实践性强的显著特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掌握钳工所需要的技术理论知识,为钳工技能训练、模具设计制造、生产实习操作与等级考核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我认为,要保证 《钳工工艺学》 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远大奋斗目标
  1.《钳工工艺学》教学目标。
  《钳工工艺学》以物理学、工程力学、机械零件、公差配合等基础课为理论基础,主要讲授游标卡尺、百分尺、百分表、平面划线、凿削、锯割和锉削、钻头与钻孔、扩孔、孔和镗孔、攻丝与套丝等内容。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游标卡尺、百分尺、百分表、凿、钻头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掌握平面划线、凿削、锯割和锉削、钻头与钻孔、扩孔、孔和镗孔、攻丝与套丝等加工方法,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具有正确选用工、卡、量具,熟悉基本操作技能的能力,初步具备常用装夹用具的调整与使用的能力。
  在明确《钳工工艺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的钳工教师应该寻找一切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1]浓厚的学习兴趣会激发学生集中注意力追求知识,成为学生最终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强大动力。
  2.展望工作前景,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奋斗目标。
  首先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钳工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各种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钳工技术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分工越来越细致,对钳工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目前钳工工作中许多繁重的劳动已经被机器机械所代替,但是有些工作仍然是机械无法完成的,例如精度高的复杂零件的加工、设备安装调试与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维护等。因此,钳工在企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给学生讲述在岗优秀毕业生的成长经历,或者是请在岗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现身教育,让学生知道企业的发展前景,本专业工种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
  二、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变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
  《钳工工艺学》具有基本概念多和实践性强的显著特点,从这一特点出发,在具体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变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
  1.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深刻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能够利用对概念的理解去判断和分析,变抽象为直观,教师在具体讲授中可以充分利用挂图、模具和教具,必要时还可以自制一些简单教具或实物工具。比如,在讲解刀具角度的三个辅助平面时,用硬纸板折出一个模型,利用纸板折出三个辅助平面的空间关系,配合刀具旋转位置的变化进行讲解,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
  2.注重实训教学。
  比如,在讲解机床传动系统时,教师可以进行实训教学,把课堂设在教学模拟中心。教师将车床主轴箱打开,学生一边参考传动系统图,一边倾听老师讲解传动路线,以及各传动件之间的传动关系,亲手操作变速机构。这样做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增真知,对问题的理解深刻,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每一轮理论课结束前给学生布置实习课题任务和观察思考题。实训教习后上理论课时,让学生谈感受,提出问题,教师当场答疑指导。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钳工工艺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要求,把其纳入“一体化”教学体系之中,实施“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是将专业课、实习训练和生产实习课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掌握操作技能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2]实施钳工“一体化”教学,以教学创新为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基本出发点,更加重视实际的应用,有助于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
  三、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素质提高了,才能将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技工学校专业课教学质量的保证。[3]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还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要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打破“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的严格界限,促进二者融合。实习教师大都来自生产一线,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现场经验,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专业理论课教师大都理论功底扎实,但动手能力较差,缺乏现场经验。因此,学校可将二者有机融合,使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第二,建立教师进修机制。高职院校要定期选送教师,尤其是实习指导老师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即“走出去”。第三,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客座教师,即“请进来”。
  
  参考文献:
  [1]田德全.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
  [2]张振国.对“ 一体化”教学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3).
  [3]张卫平.《钳工工艺学》教学探索[J].民营科技,200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80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