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章 彬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在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进一步深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途径对于高职院校思政教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全球化;网络;高职院校;思政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001-01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核心,也是高校一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意识,是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前提。强化这一意识,符合大学生的现状,有着显而易见的针对性和深谋远虑的前瞻性。我国大学生,爱国的占绝大多数,看不到这个主流是错误的。与此同时,少数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有所淡化和弱化;个别同学爱国热情可嘉,但又过于偏激,实则过犹不及,事与愿违。看不到这些问题也是有害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集中到一点,就是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这“精神”,首指爱国主义精神。
  
  一、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无法回避的时代特征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各个领域的严峻挑战。就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层面而言,经济全球化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冲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经济全球化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冲击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宣传和教育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既然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遏止的潮流和趋势,各国经济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都与国际接轨,按市场经济规则运作,再强调爱国主义是否太狭隘了。
  同时,西方网络强权削弱了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大学生的民族自信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优越感,是在对民族文化充分了解基础上的对民族文化的肯定和赞许。但在全球网络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英语信息占90%,法语占5%,其它信息占5%,而其中中文信息还不到1%。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说:“在互联网上没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英语将成为标准。” 目前英语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已借助新型传播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的网络强权,而处于弱势的国家或民族常常会在这种强权或霸权面前怀疑、否定自己的民
  族,削弱对本民族的自信心。
  
  二、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是坚持教育的开放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以海纳百川的气势面对和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包括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经验,以一种开放的意识和精神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2]同时,还要帮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利益增多,全球化问题(如人口、生态、环境、核武器问题等)日渐凸现。这就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和本民族的忠诚和热爱,还要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和开放的精神品格,培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合作意识,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尊重与宽容态度,以及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合作精神。
  二是坚持教育的理性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着力使他们形成一种理性的精神,帮助他们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辨别国际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理论和思潮,正视本国的历史和国情,认清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形势和地位以及自己的发展目标。始终明确当今世界是一个讲究实力的世界,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一个大国,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安全,必须以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为依托。这就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不仅仅限于一种感情,而需要将情感和理性反思结合起来。即把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对现实的深刻而理性的思考结合起来,把自己的
  学习、工作、活动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宏伟大业联系起来,用实际行动促进祖国的繁荣与壮大,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是坚持教育的创新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勇于开拓和创新,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爱国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具体来讲,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上要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如加强民族文化的教育,树立民族自尊、自强精神,培养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同时还要认识到,世界是多样化的统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宽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借鉴,不仅有助于本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三、爱国主义教育在方式与途径上要有所创新
  
  笔者认为,网络的作用要辩证的看待,西方可以用它来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我们应该也完全可以用它来宣传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块新的思想阵地,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建设网上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使之更好地融入时代发展的节奏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笔者所在的高职院为例,利用校园网,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的做法已初现成效。主要的做法:一是建立爱国主义教育数据库。上传与当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重要著作和资料、报纸社论以及鲜活的事例等。二是开展网络讨论,建立“电子信箱”等提供知识交流和咨询服务,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宣泄感情的重要场所。
  同时改革教学手段。尽可能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方式,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用多媒体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表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网络时代真正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
  最后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掌握,堵防有害信息。利用网络,随时在网上了解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建议,特别是平时不易暴露的思想和言论,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达到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掌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