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转化差生当加力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差生”问题是一个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我们一定要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言传与身教并举,因材施教,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素质,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教育转化工作;学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22-0182-02
  
  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千差万别,要允许出现差距,正确对待差距,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缩小或改变这种差距。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我国中小学相对差生的数量令人担忧,由于“差生”的存在,我们的整体教育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各中小学一直都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但成效不容乐观。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弄清“差生”形成的原因,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学校是转化差生的主阵地,教师是转化差生的主角,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这项工作首先要认识到位,提高认识是做好转化工作的思想基础。
  要认识到:只培养优生,忽视差生是不完整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严重的误人子弟,是对社会、家庭的一种犯罪。学校要认识到:差生可转化,不是不可救药,没有教不会或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或不想教的教师,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到位,一定会收到“浪子回头”的理想效果。要认识到:不真心实意的转变差生,实质上是在败坏学校的声誉。
  事实上,哪个学校对差生转化工作做得出色,哪个学校的声誉就好,生源就旺盛,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化差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要认识到,哪个班级、哪门学科差生多,而一直得不到转化,相关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存在问题,这样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要认识到,转化差生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细致的系统工程,不能一棒子打死,转化差生是教师能力的体现,是责任心的体现。学校与教师对这些朴素的基本的思想认识一旦真正得到提高,必将变成转化差生的精神动力,必将激发转化差生工作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二、言传与身教并举
  
  真正意义上的差生是心灵出现问题,整治、抚平心灵的创伤,使扭曲的心理恢复正常,同样是转化差生的根本所在。对差生扎扎实实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思想疏导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聘请有关社会名家和专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演讲、法律讲座和英雄、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请优秀生或差生转化典型介绍学习经验与方法及成功历程,让差生感悟如何做人,如何进步的道理;也可以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感悟知识的用途及学知识的重要性,体会社会竞争的残酷性与知识匮乏的危害性,从而对差生的心灵产生感召力。
  教师的关爱也同样是唤醒差生心灵的重要手段。爱能改变人生,关爱是教师身教的关键词。关爱是一种坚持,体现在每时每刻,不能时有时无;关爱是一种超越,在某种意义上区别于庸俗的、狭义的、简单朴素的爱,胜过单纯的亲情和友情;关爱是一种耐心,没有耐心的爱,教师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极易导致言行简单粗暴;关爱是一种投入,学生需要情感,教师感情的投入必定换来令人欣慰的回报;关爱是一种素养,关爱要讲求方式、方法,同是一件事,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气、不同的眼神、不同的语言,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也就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就不同;关爱是一种真诚,是真情的流露,不是刻意的做作,教师要像慈母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每一个差生,在学习上关心,在生活上体贴照顾,在人格上尊重,并带动同学们养成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氛围;关爱是一种激励,差生受压抑的心灵需要呼唤、激发,爱得越深越真,感召力、亲和力就越强。
  教学实践证明,无论是有组织的请进来、走出去的言传与感悟,还是对差生的关爱身教,都能有效地感召差生的心灵,使脆弱扭曲的心理逐步变得坚强健康起来。
  
  三、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对每一个班级学生个性差异了如指掌,是因材施教的必要条件。只有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因此,学期初教师首先做好摸底工作,从细微处留意观察发现问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与场所,间接或直接地接触了解学生及其家长,全面准确地摸清每个学生当前的思想动态、行为表现,从而确定差生类型,细化出各自的性格特征,并建立差生档案,在此基础上尽快进入因材施教的工作状态。
  在差生转化的工作中,第一,要有时间作保证。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个别性救治,更要科学地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给予思想开导或知识辅导。这种对差生“吃小灶”的特殊待遇,不仅仅寓意着传授知识,还另有以此感化激发差生自觉奋进的内涵。
  第二,方法要对路,措施要有新意。防止千篇一律、一概而论、一成不变,因人而异、与人为善、与时俱进,当一种教育模式失去时效或碰壁时,应及时转换调整,选择新的带有阶段性、时效性的方案。
  第三,教师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对于同一个或同一类差生的转化,教师之间实现方法、措施的基本统一或大同小异,以形成教育合力,避免因各任课教师方法各异,相互之间产生抵触,造成学生不知所措情况的发生。
  第四,尊重每一个差生的兴趣与爱好,发展、优化个性与特长。任何一个相对差生都存在其个性与特长,需要教师潜心观察挖掘,使其个性、特长得到显露与发展,使其原有的、本质的、与众不同的素质在教师的调教下得到充分展示、闪光、升华。由此,让差生感觉到自己在某些方面并不比别人差,甚至要比别人强,从而激发他们改变自己弱项的勇气。
  第五,确定不同的转化目标与要求。由于差生情况各异,起点不一,所以,制定的目标与要求必须要切合每个差生各自的实际,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因材施教,能极大地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是缩小智力差异的法宝。
  
  四、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差生同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很想改变自己,很想迈出新的一步,渴望出头之日。对这类学生必须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少惩罚,不损伤的原则,善于发现差生的优点、亮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肯定,让其自信起来,感觉到自己还有希望,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以此引导差生出现人生转折。应引起注意的是,表扬不能笼统,不能牵强,要适时适度,否则不会产生鼓励的效应。有效的激励引导往往可收到单纯批评教育收不到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坚持正面引导激励并不意味着排除正常的批评教育和硬性自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使教师与差生的思想行为得到规范,形成一个从强迫到自觉再到习惯的行为演变过程。激励与约束机制二者相辅相成,这种双向机制的有机结合是转化差生的一项重要保征。
  
  五、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转化差生,教师一要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二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素质,二者缺一不可。实现后者绝非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一方面要求教师自身的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进取,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和教训,并虚心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先进方法,深刻学习领会教育心理学;一方面学校要组织教师坚持开展有关差生的教研活动,定期召开差生转化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专题研讨会;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使教研与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这样可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既有鲜明特色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方法,游刃有余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从而杜绝教师不讲方式、方法、不按套路简单粗暴现象的发生。
  中小学是决定人生的关键时期,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多种措施并举,让“浪子回头”,让每个差生最大限度得到转变,让差生不再沉默,不再沦落,不让学生生态园中的每一棵秧苗枯萎,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冬青.如何做好“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J].考试周刊,2011,(12).
  [2]何宝轩.浅谈差生转化的思路和方法[J].西北职教,200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6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