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而在新的教育改革体制下,对于美育的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着重美育的教育。现从初中美术角度的角度入手,谈谈在初中教育中大力开展美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当前的审美教育所存在的阻力和弊端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教育;作用;阻力;弊端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0-0067-02
  
  我们常常提起审美,倡导审美,那么什么是审美呢?“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做出一个评判的过程。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做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而在新的教育改革体制下,对于美育的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着重美育的教育。那么,美育教育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到底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
  一、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通过审美活动,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最后得到艺术美的润泽和熏陶。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理念,强调审美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是一种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和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美育始终充满着情感的因素。最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是强调美术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树立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找准和确定吗?美术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才能从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出发,思考并解决教学中要到的难题和矛盾;在教学内容上,树立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提醒教师要重视当前教材中美术作品的美感内涵,予以深入的挖掘;在教学方法上,树立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才能按照美术教育的特点改进当前的教学方法。
  二、美育教育存在的阻力
  1.社会对美术课仍存在轻视心理。素质教育在今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倡,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普通民众,都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如何看待美术教育的问题上,观念还是有所偏差,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美术教育成为了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开展得最为艰难的阶段,除了升学率之外,除此之外的一切活动都被看作是没有意义的,偶尔的诸如跑步、听音乐等时间很短的活动,也是为了让学生们换换脑子,然后继续钻进书山题海之中,学校―课堂―家庭,三点一线的生活使学生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和涉及文化课以外的任何活动,其中就包括美术教育。 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几所学校之中,如何改变长期以来的对于审美教育的漠视,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整个中国教育界一个需要持续思考和努力的大问题。
  2.对美术课的认识不端正。长久以来,人们对美术的认识就是在上美术课时美术老师在黑板上随意画一幅简单的画,然后要求学生照着画,或者在讲台上放一个简单的物体,让同学们照着画下来。但是一些美术常识、美术的基本技能,常人也应当有所了解和掌握。记得台湾知名女作家三毛在自传中曾有这样的叙述:她想要换一个板凳,在平面里画出了三条腿之后,不知道第四条腿应该画到哪里,为此感到十分惭愧。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绘画尝试,只是涉及到了立体方面的初步知识。相信不仅仅是三毛,我们很多人想要描述一个物体的时候,也会常常觉得自己的绘画水平实在是欠缺太多。所以说,素质教育已经是一个趋势和必然,应试教育观念下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适合综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和一定的艺术技能,已经成为了人们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3.学生对美术课的不重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所学学科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美术的“小科”地位导致家长也对美术学科存在偏见,认为学习美术耽误了主科的学习,只有学习不好的,升学希望不大的孩子才去学习美术,所以不允许学生学习美术。至于孩子的美术学习状况,他们根本不关心。许多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学生都因为家长的这种轻视的态度,而放弃了最初的理想。记得学生填《成长手册》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对美术的态度这样写道:“我要好好学习文化课,如果实在不行了,我就去当画家。”笔者不知道这位学生填《成长手册》的时候是什么心态,但作为美术老师,看了这段话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么短短的一段话,让老师感到伤心,但同时也折射出当今社会上对美术的不重视,对美术的不了解。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美术本身也是一门学科,对于个人完善和个人发展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主观认识上尚且如此,实际行动则更不会有什么作为,在这种心态下是不可能开展好美术教育的,更难以让学生接受到艺术美的润泽和熏陶。
  4.美术教师“地位低下”。美术课在学校处于“鸡肋”的环境,如果不是《教学大纲》的规定,也许很多学校都不会开设美术课,即使开了美术课,也是一周一节,上课时间也被安排在所谓的主课与主课的间隙。美术教师平时无所事事,甚至成为了廉价的劳动力,笔者就有这样的体验,学校要迎接检查,学校的内围墙需要画上人体运动图案,三名美术老师在夏天顶着大太阳,站在学校的围墙前用了一周时间才完成了这项工作。学校对于美术教师的考核,并不是看这位老师在教学中的得失,而是用一些教学之外的、利用美术教师特长的活动来考核,这种片面和错误的考核方式,直接导致了美术教师对教学重要性的忽视,使得正常的美术教学难以开展,长此以往,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几乎到了瘫痪的地步。
  在大力进行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倡导审美教育新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必将为课程改革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家长、社会都应深思。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许多历史的遗留问题和理念的转变也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一个没有文化和艺术素养的民族,将无法立足于21世纪的世界强大民族之林,而真正的文化素养则必须通过真正的艺术教育才能达到。今天,在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时候,美术教育也将开拓出一片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2]王大根.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审美关怀[J].中国美术教育,2009,(5).
  [3]钟启泉.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7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