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坚持“四抓”实现新跨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山东省济宁市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故乡。近年来,济宁市按照“以实施农村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仪器更新配备工程为重点,以创建实验室建设规范化学校为突破口,管理与供应统筹兼顾”的整体工作思路,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市教学仪器工作发生了可喜变化,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全市中小学(含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共有实验室及各种功能室6 560个,实验室及各种功能室仪器设备3.81亿元。
  
  抓更新工程,实现工作新突破
  
  2007年,山东省政府决定用4年时间,投入4个亿,在全省实施农村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仪器更新配备工程。济宁市对此项工程高度重视,认为这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大好机会,要快抓机遇,做到思想认识、措施保障、组织制度“三个到位”。
  一、思想认识到位
  济宁市政府对仪器更新配备工程十分关心和重视,2007、2008连续两年把这项工程纳入了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市政府有关领导先后6次召集教育、财政、采购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程实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教育、财政等部门领导统一思想,市里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拿出1 236万元配套资金,下决心尽快实施这一惠民工程,彻底改变中小学实验仪器缺少的状况。
  二、措施保障到位
  1.摸清家底。
  为确保工程开好头、起好步,对全市中小学进行了大规模的仪器摸底调查,发放了1 900多张问卷,做了大量复杂的资金测算、汇总等工作,科学规划了工程总体目标,制定了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等。
  2.落实资金。
  市级财政在资金紧缩、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拿出1 236万元的配套资金,省市县三级共规划配备价值1.373亿元的教学仪器,使全市1 542所农村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仪器配备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3.政府招标。
  
  委托市政府采购中心进行仪器招标采购,教育监察部门进行全程监督。目前,已顺利完成二期工程招标采购任务,共采购了价值3 000万元、1 400多个品种的仪器。为解决近200万件仪器的发放运输问题,我们率先在全省采取了物流、仓储招标等措施,减少了工作量和仪器破损。我们坚持科学的采购招标办法,做到了群众来信 “零”投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阳光采购”。
  4.检查督导。
  做到检查与抽查相结合。2008年5月,市教育、财政两部门联合对县市区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为期1周的专项检查,责令对4个问题县市区进行了整改。2008年7月,市教育、政府采购部门联合抽查了2个县6所学校的仪器进校使用情况,查看了仪器的完好率。
  三、组织制度到位
  我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教育、财政两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仪器更新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了半月报工作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包县制度等,对工程及时进行调度,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市与各县市区,县市区与各项目学校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责任,落实了任务,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抓目标管理,构建发展新机制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成绩。围绕管理这一主线,我们从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目标考核、实验室建设评估等方面入手,制定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办法,构建起新时期促进教学仪器工作稳定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成立管理机构
  为加强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工作的管理,我市出台了《济宁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的意见》,并成立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为成员的济宁市教学仪器设备进校管理审查委员会。把全市中小学、职业学校、特教学校、民办学校等教学仪器设备进校审查归口管理,由市仪器供应站负责,打破了多年来仪器设备多口管理的格局,杜绝了“三无产品”进入校园。
  二、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是工作的保证,以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近几年,我们制订并完善了《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职责》《中小学学生实验守则》《中小学实验室安全防护规则》《中小学教学仪器药品管理规定》《中小学教学仪器报废报损及赔偿规定》《中小学教师指导实验守则》等6项制度,印制了《教学仪器设备总账》《教学仪器设备明细表》《实验通知单》《教学仪器设备借还登记表》、《低值易耗品消耗记录表》《仪器设备养护报告单》等7种账本。制度的制定,使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进行目标考核
  自2007年开始,我们加大了对县市区仪器部门工作目标的考核管理,下发《关于对县市区2007年教学仪器供应主要工作目标进行考评的通知》,制订了《济宁市县市区教学仪器供应主要工作目标考评细则(试行)》,从信息反馈、装备、管理、队伍等4个方面对县市区进行目标考核,满分为100分。另外,还单独增设了加分项,凡在国家、省市县有关装备比赛活动中获奖的都要适当加分,对在全国、全省、全市率先开展的创新性工作加10分。通过实施量化打分,进行目标考核,各县市区知道了自己的位次,找到了不足和差距,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大有提高。
  四、实验室建设评估达标
  从2006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创建“实验室建设规范化学校”活动。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创建“实验室建设规范化学校”活动的通知》,制订了《济宁市中学“实验室建设规范化学校”评估细则评估》《济宁市小学“实验室建设规范化学校”评估细则评估》。活动开展后,各地、各学校高度重视创建工作,积极响应,踊跃创建。经过实地验收、成绩公示等,我们对申报学校进行了达标验收,有124所学校被命名为“济宁市实验室建设规范化学校”。活动的开展,在全市掀起了实验室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的高潮。
  
  抓队伍素质,注入队伍新活力
  
  队伍是开展工作的基石,教学仪器事业的兴衰关键是取决于这支队伍。因此,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素质强的队伍非常必要,也十分关键。
  一、以培训促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把培训作为提升行业水平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为实现教学仪器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资源支持。自2006年开始,我们坚持“以市为主,上下联动”的培训思路,狠抓了市本级培训,科学制订了《济宁市2006―2010年中小学实验教师培训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对全市小学、初中、高中骨干实验教师和中小学校长等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上省城,聘名师,从南师大、上海市实验室研究中心、省供应处、济宁学院、浙江省教研室等聘请专家授课,采取“授课+参观+考试”的方式,学员完成24课时培训任务,经考试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同时,还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各级培训活动。3年多来,共举办了6期培训班,有1 500多人受训。
  
  二、以活动促实验教学水平提升
  以开展活动为纽带,推进实验教学理论研究上水平。
  1.开展自制教具比赛活动。
  2007年,我们举办了全市中小学自制教具比赛和幼儿自制玩教具比赛。12个县市区的148位教师参加了比赛,共有123件作品获奖。在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比赛中,我市报送的5件作品全部获奖,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为全省17市最好成绩。在2009年全国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比赛中,我市报送的4件作品全部获国家二等奖,总成绩居全省第一。
  2.开展实验教学优质课评比。
  2007年,首次开展了中小学实验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全市有116位老师参加了评比活动,共评出88节优质课,其中一等奖38节、二等奖35节、三等奖15节。2009年,我们又开展了中小学实验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3.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积极组织参加“山东省2008年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全市上报了1 103篇论文,有36%的论文获得了一等奖。这些活动的举办,提高了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
  4.举办实验技能大赛。
  2008年11月22日,我们举办了首届普通高中理科实验技能比赛。来自13个县市区和市直高中的16支代表队的112名师生参加了角逐。比赛的举行,有利于提高我市普通高中实验教学质量,有效检验了高中理科教师实验教学的基本功。
  三、以表彰促思想进步
  思想是统帅,是灵魂。不讲政治思想,就难以找到工作的奋斗目标。教学仪器行业是个高风险的工作,为此,我们深入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整治工作,评选表彰了一批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加强了仪器干部思想建设,要求他们树立大局观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更新思想观念,着重解决不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加强教育,消除了纪律松散、作风拖沓、自由散漫、责任心不强等不良风气,形成了讲政治、树正气、比奉献的良好工作氛围。
  
  抓舆论宣传,塑造部门新形象
  
  
  宣传是喉舌,是先导,是塑造形象的主渠道。在扎实干好工作的同时,我们注重了舆论宣传。
  一、以新闻媒体为导向,全方位开展宣传教学仪器工作
  利用《现代教育导报》《齐鲁晚报》《济宁日报》《山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从工作中捕捉新意,抓住重点,反映热点,扩大仪器装备部门的社会影响力。针对教学仪器工作宣传力度不够的实际,先后撰写了《做好教育装备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多措并举治理商业贿赂见成效》等。针对教育热点工作,在《齐鲁晚报》上发表了《济宁4年斥资1.2亿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下月更新》《“阳光采购”仪器300所学校省千万》等十几篇新闻稿。2008年1月30日,我市实施教学仪器更新配备工程的经验做法,在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播放。
  二、以墙报、黑板报和橱窗专栏为载体,加大教学仪器工作宣传力度
  增设了“政策宣传栏”“业务园地”“文明之窗”等宣传阵地,定期宣传有关教学仪器工作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制作宣传展板12块,宣传各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工作成果。
  三、以网络建设为契机,突出教育装备网络宣传
  2006年,投资2.6万元的济宁教育装备网顺利建成,设立了“政策法规”“装备动态”“装备研究”“他山之石”等18个栏目,通过装备网,我们及时发布信息、文件等。实现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信息共享,目前,全系统实现了网上制作和传阅文件,发布通知、工作计划、总结简报等,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还编印了《济宁教育装备信息》简报,积极向省教育厅报送装备信息。报送的《济宁市将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配备纳入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曾在中国教育装备网上刊发。
  宣传力度的加大,提高了我市教学仪器装备工作的知名度,也树立了教学仪器装备部门的新形象。■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教学仪器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05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