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到灯塔去》中二元世界的冲突与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二元论作为一种哲学观点,在人类社会进程中有着重要影响。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在弗吉尼亚・伍尔芙小说《到灯塔去》中,以拉姆齐夫妇的价值观为代表,构成一个二元世界。在这样一个二元世界中,人性和世俗价值观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却又相互交错,形成一个复杂社会画面的缩影。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二元;冲突;融合
  
  二元论自古希腊便存在,以柏拉图为典型代表。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物质与思想是两个不同的元素,这两种物质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它们组成了这个世界。因此被称为“二元之和”。
  二元世界既存在矛盾又存在统一,它们在力量的此消彼长中相互斗争并转化。二元世界中,一个是物质世界,也即人类主观愿望不能掌控的世界,另一个是精神世界,也就是受到人类主管精神掌控的世界。两种形态不能消灭另一方,只能相互依赖,共同存在。例如:善与恶,昼与夜。只有双方达到平衡和统一才能使世界趋于完美。这样一种现象在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作品《到灯塔去》中得以展现。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20世纪伟大的“意识流”小说家。受到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影响,“意识流”派的小说家采取一种完全迥异于传统写作方式的写作方法。更加细腻的描绘出人的心理在瞬间的变化和起伏。正如伍尔芙所言:“……如果一个作家是自由人而非奴隶,他的作品就应基于自身感受而非传统惯例。……在可为人所接受的写作形式里,就无所谓情节,无所谓悲喜剧,也无所谓爱情和天灾人祸……。”
  在《到灯塔去》中,弗吉尼亚・伍尔芙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技巧,通过对人物的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出一个人物群体中“功利主义者”和“充满人性关怀者”之间的二元世界的冲突和融合。在两种力量的此消彼长和相互交融中,呈现一片纷繁的充满矛盾又彼此依赖眷恋的复杂的人性画面。在人们最终放弃功利恩怨的纷扰,到达光明彼岸这一深层的主题上,进行了意味深长的发挥。
  作者娴熟的笔法和精确的心理描写,使得这部小说能够列为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巅峰之作。而在这部小说中,拉姆齐夫妇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对立和互补,是一个值得思索的现象。在家庭这个小型的社会中,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个朋友分裂为两种类型为主体的人物群体。在一起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的冲突,却又相互依赖,形成一种丰富的生活形态。
  拉姆齐先生所代表的一类人属于社会结构中的精英阶层。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基于这一类人的积极探索。他们讲究科学的事实,痛恨任何不基于事实的幻想和臆断。在小说中,他连自己的儿子想要去灯塔这样一件事,也因为在天气条件不允许这一现实情况下予以否定。他是对于科学和事实过分严肃和精确到近乎冷血的人。
  “……他从来不说谎;从不颠倒黑白;从不为了取悦或迁就某位凡夫俗子而不讲逆耳的话,尤其是对他的几个孩子;他们虽说是他的亲骨肉,却应该从小就懂得人生充满艰辛;事实毫不留情……。”
  “……确实是个聪颖的大脑。如果思想就像钢琴上的键,分为这么多的音符,或者像字母表,二十六个字母按顺序排列,那么他那聪颖的大脑便会毫不费力地经过这一个个字母,坚定而准确,最后到达……”
  在他的内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功利欲望驱使的。一切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和人性中固有的非理性的感情因素都是无意义的,都是被他这一类型的人所排斥的。他害怕自己的成就受到世俗的否定。甚至于害怕由于时间的流逝,自己受到淡忘。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有世俗所肯定的某种意义和价值。
  “……如果他埋头苦干,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直到心血耗尽,那么就算他不是那一个,又有什么可指摘的?他的名声能存在多久?……他的名声能存在两千年,两千年又是什么?(拉姆齐先生自嘲的问,眼睛望着篱笆。)如果你站在山峰俯瞰漫长岁月的流逝,这实在又算得了什么?你抬脚随便踢中的一块石头,也比莎士比亚存在得更长久。”
  拉姆齐先生时常沉浸在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悲观情绪中无法自拔。他需要不停的得到安慰,这种安慰是他不能或缺、而又必须来自他人的。他自身无法超越的自我怀疑情绪,造成了他需要不断的从他人那里汲取生命的营养,从而有足够的勇气去维持自己生存的尊严和信心。
  “那个注定缺乏生命力的男性深深投入到这种丰美生命力的喷泉和水雾之中,像一只空虚的、光秃秃的铜壶嘴。他想得到同情。他是个失败者,他说。”
  而这种对他人的强烈的感情上的索取,引起了他的孩子甚至布里斯科小姐的愤怒和厌烦。在詹姆斯的眼中的父亲是个专制和外强中干的人。他厌恶父亲对母亲无休止的情感上的索取。他在脑海中将他想象成无情吮吸的“铜壶嘴”,而他的母亲那茂盛的情感的枝干“被那男性干枯的半月形镰刀无情的撞击着,一次又一次,要求得到同情。”布里斯科小姐一方面尊敬拉姆齐先生的才华,另一方面也厌倦于他的情感上的空虚和依赖,他那夸张的时不时以吟诗来顾影自怜的作态。
  “拉姆齐先生似乎在说,你瞧瞧我,瞧瞧我吧;是的,他一直在心里呼唤:想想我吧,想想我吧。啊,真希望这沉重的伤感情绪从他们身边飘走,莉莉想。”
  “詹姆斯一直记着这个昔日的信条:拿一把小刀直刺父亲的心脏。只是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坐在那里怀着虚妄的怒火盯着父亲的时候,真正想杀的人并不是那个读书的老者,而是落在他身上的什么东西――也许他自己浑然不知:那个凶猛吓人的黑翅膀的鸟身妖怪……”
  这里詹姆斯痛恨的并不是父亲,而是父亲身上一直顽固的存在着的那种冷酷、专制的秉性。他将它比喻成“凶猛吓人的黑翅膀的鸟身妖怪”。父亲的专制和冷酷随时可以像长着翅膀的妖怪从天上降落下来,给人一种可以将光明掩盖的凶猛的感觉。这样一个人的对于感情的索取,会让人厌恶。除了拉姆齐夫人。她对他的安抚和爱护是建立在对他的智慧和理性的肯定上的。包括布里斯科对他也是尊敬的。这样一种对立的二元的冲突和融合,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一直延续着的,不可避免的。
  拉姆齐夫人作为和拉姆齐先生相对立的另一种世界观的代表,成为小说中整个人物群体的“精神的圣母”。在第一章中,拉姆齐夫人的内心活动刻画出她的敏感和宽容。她天生具有一种人性关怀的情怀,对于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细心的照料。运用她的洞察力和爱,将并不完善的每一颗心灵都安抚到位。人们依赖于她的这种精神上的抚慰。她的追求光明的信念和海面上的灯塔一起照耀着每一颗黑暗中挣扎的心灵。灯塔是一种光明事物的象征。是人类心灵蒙蔽于黑暗世俗中时,超越自我的召唤。因此,在第一章中频频出现拉姆齐夫人坐在窗边织着袜子眺望灯塔的画面,该画面近乎于整部小说的一个精神图腾。在生前死后都让人们受到她的鼓舞和指引,最终能够找到自己精神栖息的彼岸。
  在第一章的晚餐桌上,拉姆齐先生的不近人情和专制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拉姆齐夫人为了将晚餐的气氛调节融洽费劲心力。
  “(丈夫隔着餐桌向她示意)奥古斯塔居然又喝开了汤,真是不可思议,令人反感。他最讨厌在他吃完饭后看见别人再吃东西。他看见愤怒像一群猎狗一样扑在他的眼睛里、他的眉毛上,她知道他立刻就要爆发出过激言行,结果――谢天谢地!她看见他克制住了自己,就像刹车止住了车轮,他整个身体似乎迸出火星,却没有吐出半个字来。……(他们隔着长长的餐桌对视,交换着这些询问和回答,彼此都十分清楚对方的意思)。”
  一群内心在黑暗中挣扎的人,在拉姆齐夫人这样一个“圣母”一样有着宽容胸怀的人物的包容下,安抚下,协调下,生活在一起。并且和谐的相处。这是人性关怀精神和人类爱的奇迹。在男性家长权力至高无上的家庭中,理性的功利的价值观占有统治地位的生活中,母性的,充满温情的关怀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使得在现实中被“真理”,“事实”,等世俗标准磨砺得粗糙而脆弱的灵魂,逐渐复苏,恢复生气,充满信念和勇气。
  莉莉・布里斯科,作为一位青年女性,努力想要在绘画上有所建树。但是作为拉姆齐先生追随者和崇拜者的坦斯利先生,总是站在她的旁边告诉她女性不能绘画。这是一种世俗价值观对女性自身发展的压迫和专制。所以莉莉常常处于焦虑和烦躁中。这是所谓理性的世俗价值观的成见,女性不能够在平行的空间里取得男性发展的条件。在拉姆齐夫人的光辉照耀下,她摆脱了现实的桎梏,从各种限制中纵身出来,最终成就了自己。也粉碎了功利社会价值标准对自我的捆绑。
  矛盾的双方进行的争斗最后以人性的光明面的胜利作为终结。甚至于拉姆齐先生代表的物质至上主义的力量,也必须在汲取美好人性的营养之后才能得以自身的延续,来继续进行让这个世界得到发展和维系的探索。
  在这本小说中,不禁让人思索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仅依赖于各种物质性的进步,仅仅专注于创造物质成果的社会是不完善的,是残缺的。理性的科学将人类的生活进行日新月异的改善的同时,对于人类精神层面的关注的加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和谐进步的人类社会,需要来自人类情感中真善美的维系。缺乏人性关怀的社会仍旧不能说是一个文明的社会。
  今天反过来对于《到灯塔去》中的两个人物的思索,领悟到两个车轮的同步,对于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多么重要。而活在几十年前的伍尔芙,就已经将灯塔之光照在了漆黑的海面上。
  
  参考文献
  [1]Virginia Woolf, To the Lighthouse,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8B East Street, Ware, Hertfordshire SGI2 9HJ 1994.
  [2]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马爱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伍厚恺,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4]Gina Wisker,伍尔夫.到灯塔去.宋应财,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7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