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服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建军 毕研 王征

  摘要: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在这些毕业生当中还存在一些就业困难群体,这个群体由于个人、社会、家庭等原因,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做好这些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指导服务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头等大事,也成为各高校的核心工作。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几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无论从学生人数还是学校数量来说,都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困扰各高职院校的重要问题,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当中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就业困难群体,如何做好这些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成为各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及就业困难的原因
  从多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是因为语言、生活习惯、岗位特点和用人单位偏见等而造成他们的就业难。为了贯彻国家民族政策,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培养人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鼓励高职院校从这些地区招收学生。许多高职院校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各省份,招收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和边远地区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说不好普通话,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也不适合服务、导游等岗位需求,加上用人单位没法满足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导致这些学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2.学业和职业技能较差,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和高考学生人数不断减少,加上高职院校是最后一批录取,导致许多基础较差的学生被录取到高职院校学习,这些学生毕业时往往学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都较差;还有些学生在校期间不努力学习,荒废学业,毕业时没有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些学生因为打算参加对口升学等进一步深造,在校期间只参加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没有参加专业实训,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没有掌握专业技能。以上这些学生毕业时没有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没有工作经验,达不到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而造成了就业难。
  3.综合能力较差的学生。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特别注重对求职者综合能力的考核和要求。但有些学生在校期间不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和综合能力提高,导致毕业时自身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能力不高,参加应聘时没有自信心,不敢与招聘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不懂得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求职择业的竞争砝码大打折扣,导致屡次求职失败造成就业难。
  4.身体和生理有缺陷的学生。高职院校毕业生当中有一小部分身体残疾、体弱多病或长相不佳的学生,他们在就业时往往缺乏自信,担心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和排挤,担心自身竞争不强。许多用人单位认为他们在工作中不方便,担心影响企业形象,会对企业未来增加不可预期的麻烦,不愿意录用这些毕业生。有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和求职应聘的就业过程中,首次直面社会,由于经验的缺乏和准备的不足,在严峻的就业压力、残酷的现实社会环境、种种就业不正之风面前,他们往往承受不起,在经受挫折后,他们很容易对前途和命运产生悲观情绪。来自自身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导致这些学生就业困难。
  5.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村和经济收入偏低的城镇家庭,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因为经济上的压力没有充足的条件参与学习和实训,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没能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些学生由于求学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甚至债务,在就业观念上对就业地域和就业待遇看得较重,想通过参加工作挣到更多的钱改变家庭状况,可现实的就业形势满足不了他们的就业愿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满足不了就业时的经济需求参加招聘会,到更多地区参加应聘的机会减少。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业难。
  二、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牵涉很多方面,不仅关系到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也牵涉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就业服务与指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多种方式,根据不同对象和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有效地解决就业困难问题。
  1.加强对毕业生的调研。高职院校要深入实际,下大力气加强调查研究,详细了解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意识和愿望,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学校通过走访、电话采访等方式联系企事业单位,掌握人才需求的第一手信息;通过网络、短信等多种形式实现就业信息的搜集和及时、高效的发布,针对他们的就业观念和意识,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利用一些就业成功的事例,帮助他们树立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加强就业技能的学习,为适应职业要求做好准备。
  2.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当前就业压力大,影响因素多,就业困难群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问题。高职院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职业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使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耐挫能力,以健康的心态赢得人才市场的竞争。重点关注就业困难的女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有心理问题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高职院校可通过多种方式对毕业生产生的诸多心理问题给予帮扶,为毕业生开启心理减压之窗。如对就业心理压力过重的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就业咨询和帮助,挑选就业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及时提供科学有效的就业心理咨询。另外,有些毕业生在毕业之际仍未落实就业岗位,对他们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就业上的挫折还可能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极端者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和行为。也可通过团体辅导或朋辈咨询等方式帮助他们克服挫折感和自责感,克服嫉妒心理和冷漠心理,积极应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
  3.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努力提高就业能力。高职院校要在最大限度上,根据不同的困难群体的不同情况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培训,要积极引导他们在就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切实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的竞争力。其一,可开展职业测评,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为主的心理测试,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其二,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简历制作辅导、模拟面试训练等服务,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求职面试技巧,提升他们的求职能力。其三,鼓励他们努力提升职业技能,考取相关职业技术资格,提升就业竞争力。
  4.对就业困难学生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收集和印发相关就业法律法规政策材料,派发给这些毕业生;要不断、及时地提供劳动和保障、参加基层项目、入伍服义务兵役、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咨询服务。
  5.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认真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服务。对于进入用人单位的困难群体毕业生是否能顺利通过试用期,要适时进行监控,并随时提供相应帮助。要走访学生就业的单位,及时掌握这些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了解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他们的就业稳定率。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9.
  [2]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7.
  [3]张小建.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河北省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