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整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学刚

  摘 要:高职计算机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以其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在实践教学中,提出如何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培养出真正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几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深深地认识到,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操作与硬件维护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种常用且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
  
  一、引导式教学
  
  引导式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对学习项目的缜密设计,引导学生寻找疑点,鼓励学生勇于提问;进而指导学生探索操作、思索解决,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求解新情境下的新问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完成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和主动思考模式的转换,创造了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气氛。经教学实践证明,“引导”可以非常好地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1.以项目为导向、以案例教学为切入点的“引导式”方法。以项目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是以一个实际项目的成功实例而引申出对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一个实例项目向学生展示设计、完成的部分过程,引导学生自行完成其余过程,然后以实际案例完成过程与学生自行设计过程进行对比,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实际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类似的项目应该如何思考、解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解决实际案例的过程中增长经验并获取知识,增强能力。
  2.以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为目标的“引导式”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就是要让学生亲自探究操作项目并最终得到正确结果的学习过程,其主旨在于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产生对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对知识和技能的归纳、升华,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高职学生在校三年不仅仅要获得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获得相关学习理论,并转化为实践的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这一学习方法对计算机理论知识部分的学习尤为有效,教师应以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为目标,打破原有陈旧课程体系,根据实际工作中相应岗位所包含的各项技能标准要求,确定知识点,组合成基础部分、专业技能部分、选修部分等不同的有机组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在这基础之上,针对某一部分引导学生探究该部分的背景及当前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扮演“辅助者”的角色,在出现研究问题时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点或学习经验,最终使学生形成由浅入深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协作式教学
  
  协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学习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组织安排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学习情境、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选择协作学习法,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1.合作学习法要求小组成员具有异质性,这正好对应了高职学生在本课程上差距大的现状。学生遇到的问题往往由其他同学的只言片语受到启发而得以解决,客观上使协作学习法的应用显得非常实用。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强调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指导和考量学习效果上有难度,必须改进传统的学习和测评方式。
  3.协作学习法中,一群学生为达到共同一致的目标,在小组内分工合作、积极沟通,共同利用资源,互相支持,可以促进学生们沟通能力的提高。同时,以小组为本位进行组间竞赛,可以营造出团队比赛的心理气氛,可增进学习动力和成效,也为学生参加未来的社会实践提前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是指教学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形式,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本文研究采用任务驱动,围绕项目展开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掌握信息获取、检索、加工、表达、交流等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任务驱动计算机教学的构建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组要合理。小组是协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协作学习小组不再是原来班级内那种共同值日、共同学习的小组,而是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依赖、彼此互助的小组。建立任务驱动下的协作学习小组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各小组有足够但又不是过分多的信息量;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承担学习任务,都具有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要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保证小组学生之间有积极的相互依赖和合作关系。
  2.分工要明确。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协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去,首先必须进行明确的分工,建立个人责任分工表,并提交给老师,以便教师在以后能及时地进行监督。每个小组内的学生都要承担部分工作,即分配相应的角色。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明确自己的工作好坏与小组的成绩是至关重要的,任务与角色是紧密联系的,合理的角色分配可以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与质量,保证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角色分配时要从小组成员的兴趣、能力出发,尽可能地给每个学生提供扩展知识与技能的机会,角色分配要有灵活性,组内的分工可以按学习需要以及自身发展的方向随时调整。
  总之,任务驱动下协作式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改善计算机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四、情境式教学
  
  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学习者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规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当创设情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计算机就富有生命力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职业问题能力,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人才。高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也应当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企业人才需求,不断改进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计算机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是一个艰辛的课题,需要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不断思索,以满足社会对高职计算机教育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卢莹莹.浅谈如何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何志毅,陈名松.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