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紧扣课文,多角度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光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怎样在课堂上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力呢,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从课文题目入手,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有一些课文,一看题目便会让人产生好奇心或联想,吸引着学生去探究。如《鱼游到了纸上》、《可爱的草塘》、《飞夺泸定桥》等这些课文题目与课文内容、中心紧紧联系。从课题人手,紧扣题眼就能激发学生思维,从而使他们读懂课文。如《可爱的草塘》,教学时让学生齐读课题后问:草塘的哪些地方可爱呢?这个问题因扣住题目而提在文章中心处,学生顺着题眼“可爱”的思路,一步步阅读思考,必然会找到重点段落,从而体会出草塘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样直扣文章中心质疑就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兴趣。
  
  二、从课文内容入手,启发学生思维兴趣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可这样教学第一段:①先读课文,想―想这一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并画出重点句子。②读所画的句子,谈你体会到什么?抓重点词谈。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谈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再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课文的其他段落,这样就教给了学生思维的方法。学生运用这个方法去思考课文的每一段。就会体会出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即:体现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三、从课文形式入手,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作者总是根据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来组织和安排材料的。虽然文章的叙述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材料怎样组织、安排,其间必有内在联系,抓住这些联系,把学生导人其中,就能为学生打开广阔的思维天地。
  
  四、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课堂上老师提问要清楚、具体、明确,面向全体学生。克服“是非式”提问,或漫无边际的“撒豆式”提问。问题要灵活多变。有一定的难度。针对难易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解答。这样才能激发思维。
  
  五、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语文课上,老师那充满爱意的眼神和微笑,热情洋溢的鼓励和赞扬的话语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一种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促进学生带着一种积极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如:对问题回答得特别好的同学赞一声:“你真会动脑筋!”对以往不敢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夸一句:“今天你真棒!”对问题回答得不够圆满的同学说“如果你再想一想,能回答得更好!”让孩子们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思维。
  总之,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运用各种方法来训练才能养成,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