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忻老师的故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已经经历了四五个年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课程、新的教学。我们看到今天的基础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教育目标上,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在教育模式上,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体的自主和主动探究与情感体验;在教育策略上,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体认知与情感发展的统一、个体自主学习与受导学习的统一。于是,在课堂学习中,在校园活动中,在社区实践中,教师们开始更多地由―个控制者与评判者逐渐转向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而学习也越来越从单一的由教师来预设并组织的单纯接受性活动,逐步发展为伴有团体共同设计与共享的实践性活动。
  但我们知道,由理念转化为实践,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联合上海部分小学,收集、整理那些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临床案例”,并对此进行反思和评析,力图寻找一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以此来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忻老师――一个假想的人物,和她的学生之间正演绎着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迟到引发的探究
  这天,忻老师早早来到学校,刚准备上四(2)班的第一节数学课。蓦地,教室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了,她回头一看,原来是董冰又迟到了。望着董冰那怯生生的脸,忻老师虽然有些不高兴,但并未当场批评他。下课后,忻老师将董冰叫到办公室问明原因。原来最近董冰搬了新家,离学校比较远,他父母因为路途不熟,带着他经常变换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期望能找到一个最佳的上学线路和方法。这样,董冰就很难控制上学的时间了。
  望着董冰离去的背影,忻老师忽然发现,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实际问题的素材吗?联想到现在许多学生的家离学校比较远,他们常常要坐一部甚至几部公交车上学,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可能会有比较现实的意义。
  第二天的数学课上,忻老师就先将董冰近来经常迟到的原因告诉了同学们,并问他们,还有哪些学生是要坐公交车上学的?还有多少学生虽然不坐公交车,但上学时花在路途的时间是在半小时以上的?接着,忻老师又挂出一张上海市的交通图,让这些学生上来将自己从家到学校所走的大致路线找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立刻热闹了起来。然后,忻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家离学校较远,在选择怎样的路线和方式到学校时,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来帮助董冰同学找到一个比较好的上学路线与方法呢?”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中,学生们有的是自己去实地走了一次,有的坐了几次不同的公交车,有的想到了去调查公交车的调度员和司机。还有更绝的,居然想到了打电话问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交通信息台!
  忻老师特意安排了一次交流活动,要求各小组将自己设计的方案尽可能地向大家解释清楚,为什么你认为这个规划较合理?教室里可热闹了,汇报的、争辩的声音此起彼伏。忻老师和她的同事们惊异地发现,她们可能有些低估了这些学生,居然有5个小组在交流中用了自己绘制的线路草图,其中2个小组不仅在各条可供选择的线路上标上了公交线路,还标上了各个车站以及各条公交线的票价和特点。
  就这样,忻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在这种交流与争论中,不断地分享着成功的经验,吮吸着知识的养分,享受着探究的乐趣。而那些前来听课与观摩的老师,也在各自的内心中品味着新的观念,体验着新的价值,揣摩着新的模式。
  讲述人的话:看来,这个故事的动人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忻老师的学生们那执着的探究精神,也不仅仅在于忻老师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研究活动。重要的是,它呈示了一个教师是如何将自己的视角回归儿童生活的,呈示了一个教师是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的,呈示了一个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的。
  一堂欲罢不能的语文课
  乍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细细想来,这里面确确实实透着忻老师对现代课堂教学意义和价值的真正理解,也显示着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最根本性的转变。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的语文阅读课结束了,按惯例,忻老师留出来一些时间,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学生们的问题似乎特别多,如:为什么盐水的比重大,人躺在水面上就不会沉下去?为什么死海的水含盐量会这么高?海水中的含盐量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人就不会沉下去?海水的含盐比重大,是不是什么东西都不会沉下去?如果是含糖很多的水,能不能有这么大的浮力呢?它的浮力是不是与同样浓度的盐水相同……
  看来,这堂语文课还远未能结束。忻老师却是一副悠然的神态:“看来,我们又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和发现了。”哇,这下教室炸开了锅:议的议,写的写;有争论不休的,有请教他人的;有在原座位讨论的,也有跑出座位商量的。教室内外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干什么?在寻找确定他们需要继续探究的一个个问题!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忻老师的学生们分成了一个个小组,有的把鸡蛋放入清水里,然后往水里不断加盐,希望知道海水中的含盐量至少达到多少,人才有可能浮起来;另一个小组则用糖来做这样的实验,他们想知道,当含盐量和含糖量一样时,水的浮力会不会也是一样的;有的小组则去查阅大量的资料,他们想了解,在地球上是不是还有和死海一样的地方;也有的小组更仔细,他们找来各种重量相同的不同物体,放在含盐量相同的水里,观察是不是所有的这些物体都能浮起来……瞧,是不是真够忙的?
  关于学生在班级集体中的交流汇报活动就不赘述了,可以想像得到,这样的汇报与评价课会是非常有意思的,场面肯定也是非常热闹的。
  讲述人的话:这个故事至少提示我们去思考,课程是什么?课程并不就是那些由我们成人预设的内容并将它们按一定的学科逻辑组织起来后,有计划地传递给学生们的过程。课程还是学生们在学习中生成的那些想法和将这些想法付诸于行动的过程。儿童在这样的课程学习中可能更有兴趣,可能会更主动,因为它不仅仅是孩子们自己的活动,而且常常会在这种冲撞中迸出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来。
  (荐自2003年8月4日、11日《文汇报》)
  ■责编:龚凉冰插图:连国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6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