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化问题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建设农村信息化,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农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的文明和社会和谐。
  关键词:新农村 信息化 数字鸿沟
  
  农村信息化是指以信息媒体技术装备农村相关领域,使信息资源在农村得以充分开发和应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数字鸿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近年来,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然较为薄弱,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全国省、地、县三级农业部门用于信息体系建设的投资不足,远不能满足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信息化的需求。全国各地由于受经济力的影响。信息化发展很不均衡。城乡之间同样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广大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完全处于“数字鸿沟”的底端,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科技信息.农村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家庭仅为0.8%,通过互联网信息出售农产品的农户不足0.5%。
  (二)农村信息资源分散、重置.缺乏有效整合与共享
  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的问题。首先是总量问题。宏观调控和生产经营决策的信息依据不充分。特别是政府信息采集渠道不健全,信息源点少、面小、代表性不足。其次是结构问题。国内信息多,国际信息少;结果性信息多,预测性信息少生产性信息多。市场性信息少;一般性信息多,针对性信息少。第三是标准问题。在信息分类分级、指标术语、收集渠道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第四是共享问题。政府部门多头调查缺乏统筹协调,社会机构分散采集相对独立封闭,地区间、媒体间、政府各级部门之间共享程度低,信息“孤岛”现象突出。
  (三)各种农业软件应用水平较低
  智能性和实用性较差中国在农业软件研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矛盾:农业信息采集体系的建立滞后于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软件技术集成开发滞后于单项软件技术开发;软件技术的应用滞后于软件技术的开发。中国农业软件产品种类少、市场占有率低技术落后、产品覆盖面窄,基本上是小型软件居多,低水平竞争,软件工程化程度低,商品化农业软件较少软件产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中国农业软件基本上是科研型的。而不是产业型的,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四)农村科技信息传输渠道不畅
  供需对接较差中国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多头建设、分散管理。基层科技信息“孤岛化”,科技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另一方面.中国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途径仍是广播、电视和报纸传统媒体都是单向传播,只能把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却无法把农民的需求反馈回来,然后再主动向农民提供服务。农民只能通过另外的途径即电话和信函传递反馈信息这种原始落后的信息交流方式和缓慢的信息传递速度使不少信息既丧失了信息的时效性,又缺少了问题的针对性。农民和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实用有效的科技信息服务。
  (五)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信息服务能力弱中国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的现实情况是:机构不全,科技信息有效供给能力弱,服务人才匮乏,服务功能差。中国农村通过网络提供的科技信息服务仅占19%,能够通过网络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家庭仅为0.8%。15%的县级科技管理部门依然无法上网,县乡两级网站占涉农网站的比例不到10%,县级科技管理部门通过网络获取的科技信息不足30%。据统计,当前中国县级农业管理部门拥有大专以上计算机专业学历的技术人才的部门数目仅占全国县级部门的8%。平均每乡镇科技信息员不足3人,数量和素质远不能满足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的需要。已建成的科技信息服务站多是初级形态,硬软设施条件落后,配套功能差,难以提供有效服务。基层科技服务能力不足,科技信息供给滞后,制约了中国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二、对策及建议
  
  要加快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推进模式,方能使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得以普遍提高,农村居民信息拥有状况得以大幅改善,从而有效减轻城乡之间的信息分化,并在不远的将来,最终实现城乡信息融合的目标。在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于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情况下,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推进,一方面必须根据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逐步推进,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未来农村的发展目标和长远需要,敢于去超越,多层次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多层次推进,有其明确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理论基础就是中央提出的“两个反哺”理论,现实依据就是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正是我们有可能实现我国农村信息化多层次推进、跨越式发展目标的现实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和成果,结合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积极的城乡互动的信息化发展政策,大力实行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支持,将我国农村信息化整体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多方面地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
  农村信息化具有不同的内容分项。一般地说,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信息设施,二是信息资源,三是信息教育,四是信息制度。过去,人们往往注重的是农村信息设施,而忽视农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教育和农村信息政策方面的问题。在农村信息设施中,又只重视农村电信设施和网络设施,而忽视农村图书馆、文化馆、信息中心等设施。其实,这是对农村信息化内涵的一种误解。要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必须从多方面采取行动。必须加快建设农村信息设施,包括“三网”(通信网、信息网、电视网)的建设和乡村图书馆、文化馆、信息中心的建设巩固现有基础,完善网络体系。网络是农村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网络,将缩短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周期,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据库的建设又是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鉴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应着力开发实用农业数据库;必须切实开展农村信息教育,要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前提下,特别重视农村居民信息素质与信息技能的培养,农村信息化作为一项涉及到政府、企事业单位、普通农民等各类用户的广泛应用服务系统,它需要大量的相关应用人才,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应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培训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面向农村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高素质的人才对提高农村信息整体服务水平至关重要。必须合理制定农村信息制度,包括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改善农村居民信息拥有状况、促进农村居民信息致富的各项信息政策和法规。
  (二)多领域地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
  农业信息化并不等于农村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比农业信息化的内涵更为丰富,它至少包括农村产业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农村生活信息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农业信息化只是农村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只是农村产业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农村的产业还包括工商、贸易、服务各业。除了农村产业信息化之外,农村信息化还包括农村管理信息化、农村生活信息化等丰富的内容。因此要使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得到普遍地提高,农村居民信息拥有状况得以大幅度改善,从而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减轻城乡之间的信息分化,我们就必须多管齐下,多方面地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三)多途径地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
  农村信息化发展具有不同途径。具体而言,主要有三条:一是政府投入,二是社会援助,三是农村自为。前些年,在我国农村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这三条途径都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例如,“金农工程”和“村通工程”的实施,就是政府投入的途径;而甘肃古浪“黄羊川模式”的建立,则是会援助的途径;而有的农村地区依靠集体组织财力或依靠村民聚集的财力来搞信息化建设,是农村自为的途径。实践证明,在当前我国农信息化发展水平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我国农村息化发展的推进必须走出一条综合推进的路子首先,必须依靠政府的投入。农村信息化是一国家的基础建设任务,推进农村信息化应该是府的责任,农村的发展关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持,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牢固树立信息观念,真正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息就是财富,没有农村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其次,必须求得社会的援助。具体包括国内的助和国际的援助。国内的援助又有城市的援助企业的援助和个人的援助等。无论是哪一种社援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村信息化来讲都是必需的。最后,必须要有农的自为。尽管我国的农村居民并不富裕,但一的自为行动是必需的。适当采取这种自为行动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农村居民一种自觉的信息识。
  
  参考文献:
  [1]高正龙.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5,(10).
  [2]许建红,黄国勘.加速信息化,建设新农村[J]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1).
  [3]工燕.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其建设思路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3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