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认知体验性与等效翻译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体验是认知的本源。人以“体认”的方式认识世界,而语言的结构和意义受制于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经验结构。世界范围内人类的生理结构以及所处环境的大致相似,这决定了经验结构的相似性,这是翻译成为可能的认知基础。经验结构是一个丰富的意象图式网络。意象图式是人在认识世界的主客观互动中,外部世界的物理能量转换而成的心理事件,是我们经验和知识的抽象模式。因此思维带有具象性,这决定了信息的意码和形码的双重编码结构。翻译的过程即是以意象图式为媒介的、原文与译语文化意象之间的辨识和匹配。翻译中的“等效”即经验结构的相似性。
  关键词:认知体验 等效 翻译
  1.引言
  关于翻译的定义,可谓见仁见智,可以说至今还没有一种完全令人满意的、为学界所公认的说法。现代认知语言学已经揭示,语言是心智的表征,语言结构映照了人类经验结构。翻译活动中的语码转换,就是对心智的解读和编码,翻译活动必定反映心智活动的规律,因此翻译研究决不可忽视对心智的研究。
  2.体验是认知的本源
  莱考夫(1987)的著作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标志着现代认知语言学的诞生。
  莱考夫等人认为,人以 “体认” 的方式认知世界,心智离不开身体经验,作为心智的表征和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工具的语言就具有体验性,这就是体验哲学的思想。语言的结构和意义受制于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经验结构,因此,语言是有形的。“从根本上讲,思维产生于人的肉体经验”(Lakoff&Johnson1987)。
  人认识客观世界是从自己的身体感知开始的。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实体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在主客观互动中,各种关系反复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在记忆中形成丰富的意象。大脑从这些意象中抽象出同类意向的的共同本质,从而形成意象图式。在这个过程中,外部世界的物质能量转换成了心理事件,也就是由经验结构抽象成概念结构。马克・约翰逊(1987)说:“意象图式使我们经验和知识的抽象模式”。 人类的生理结构式相同的,又由于同居于一个地球,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也大致相同,所以,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也必然大致相同。因此,以体验为本源的认知模式就具有普世性,由此决定语言本质的普世性,这就是使语际转换―翻译成为可能的认知理据。
  3.信息的双重编码
  认知语言学揭示,脱离了人对客观世界的一般认知和对经验进行组织的机制,语言是不可能产生的。认知是体验的,通过体验将外部刺激的物理特征(包括声音、形态、颜色、味道等)转换成心理事件,形成信息的心理表征。客观物体的物理属性决定了思维的具象形。即使是抽象思维也是借助概念投射即隐喻来实现的,因此思维的具象性决定了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的双重编码性质。
  佩维欧的著名实验已经证明了双重编码的现实性。他提出长时记忆的信息是以视觉表象和语言表征的形式存储的。也就是说长时记忆中有两个结构系统,一个是存储形象信息的表象系统,另一个则是存储语言信息的语言系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非言语的表象形式和语言符号形式都起作用。由于处理的信息不同,他们所处的地位有主次之分。比如在处理具体形象较强的高表象性词时,表象系统所起的作用就大于语言系统(张春兴,1994)。意象图式是经验结构的深层结构,而意象则为表层结构,语言结构只不过是意象的符号表征而已,因此语言与意象居于同一个认知层面。翻译的机制就是源语与译语之间的意象辨识,匹配和转换,即由语码激活意象,然后将具体的意象抽象成意象图式,并以此为媒介,将源语的意象与译语的相似意象匹配,最后形成译语的符号表征。
  4.经验结构的相似性产生等效效果
  20世纪以来等效翻译就是一直是翻译界关心的核心问题,然而至今尚未落定尘埃。人们基于自身的实践和理解,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如奈达的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的描述性对等、文化对等。翻译中的对应空缺和不可译论证明了等值只是一种理想。
  从体验的角度说,对应空缺实质上是人们经验的对应空缺。尽管人们所处的一般概念上的自然环境和生理结构及其由两者所决定的认知模式是相同的,但由于给所处的具体小环境和所经历的历史、文化进程不同,使得不同文化各具特点,出现许多相互区别的文化特征,这正是翻译中的难题。文化中的独特现象,使人们发出“不可译的”感叹;而人们感知世界方式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又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通用手段―经验现实主义方法。文化中的特异现象可在认知层面上加工,或与异域文化中相似的文化意象匹配,或在人们认知的环境和认知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一些认知的变通和解释。中国人见面说“吃了吗?”其英译为“Good morning/ afternoon”;对别人的赞美的表示谦虚的回应“哪里,哪里”,英译为“Thank you”, 从表面上看源语与译语风马牛不相及,但从人们的经验结构看却是一样的。哪个民族熟人见了面不打友好招呼?哪个民族对别人的赞扬不予以礼貌的回应?因此,上述两例算是等值翻译。我们完全可以说,所谓等值是人们经验结构的相似性。
  5.结语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翻译是一种新方法。认知语言学是对语言本质的共性研究,揭示出人类认知的统统规律,从而对语言实践活动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Johnson,M.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7.
  [2]Lackoff,G&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Lackoff,G. 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77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