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一种感动叫“诗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木笛》一课,是肖老师潜心“诗意语文”的又一经典。“诗意”语文的表现,来自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第一,来自文本的诗意;第二,来自教师的诗意;第三,来自学生的诗意;第四,来自教程的诗意。四个维度的协同与融合,方能将诗意语文推向一种理想的境地。《木笛》一课,是对“诗意”语文理想境地的一种积极尝试和有效建构。
  一、文本诗意――集中而典型的开掘
  《木笛》虽是一篇小说,但无论是叙事方式还是话语表现,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浓郁的诗意,是一个典型的诗意文本。肖老师选择《木笛》一课,至少在课的原料和母本上为“诗意”语文的有效实现提供了一个颇为理想的条件。但是,文本丰厚的诗意,倘若没有教师充满智慧的二度开掘和加工,一样面临被稀释、被解构的危险。肖老师的成功,首先在于对《木笛》这个文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发和处理。细读全课,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木笛》这一文本的取舍是相当大胆又相当小心的。说“大胆”,是因为课上师生一起倾心研读的其实只有两段文字:第1段是刻画“雪中吹笛”的文字,第2段是描绘“烛光方阵”的文字。除此之外,几无涉足。说“小心”,是因为对这两段文字的处理煞费苦心。通观全课,这两段文字是这样呈现的:雪中吹笛――烛光方阵――雪中吹笛――畅写心声――雪中吹笛。显然,这两段文字无论是呈现的次序还是频率,早已跟原文大相径庭。我以为,正是这一集中而典型的文本开掘,为文本诗意的高浓度、高品位彰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中,教师有意淡化了《木笛》的叙事情节和大量的细节描写,代之以“雪中吹笛”这一场景的品读和复读。这是一个饱含诗意的场景,悲情在这里喷涌,高潮在这里拍岸,灵魂在这里颤栗,语言在这里静默。这样一个高度凝练、高度抒情的场景,为全课诗意的铺垫、升华提供了再典型不过的教学支点。
  二、教师诗意――真诚而动情的传递
  教师的诗意,集中表现在执教者真挚、丰富、颇具感染力的教学情感上。对教师而言,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意。但是,情感与诗意之间还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只有那种合于审美特质的情感,才是诗意的。合于审美特质的情感,首先是真挚的,它一定是打动了教师自身心灵之后的自然流露,它绝非虚情假意、无病呻吟。合于审美特质的情感,“发乎情而止乎礼”,它是经由教师独立思想之后的情,是融入了教师理性思考、生命智慧之后的情,它不掩饰、不做作、不夸张、不癫狂。这种审美意义上的情感――教师诗意,更多的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上,尤其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可以说,诗意的教学语言正是教师诗意的一种表现与确证。且看肖老师在《木笛》一课中的教学语言:
  为唤醒和强调词语的“语境感”,教师这样引导:“读词语光做到字正腔圆还不够,有时候在读词语的时候,你需要用心听,由词语散发开来。词语,它有魔力呀!你往往能听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声音。请看大屏幕,听老师读这四个词语,你仿佛听到了怎样的木笛声?”
  为解读朱丹的“苦涩泪涌”,教师这样问:“是呀,朱丹,你为何要吹奏如此悲凉凄切的笛声?你为何而哭泣?你又是在向谁倾诉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走近朱丹,走进朱丹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先随着笛声去寻找他为何流泪。显而易见,朱丹由“一丝悲戚”到“苦涩泪涌”,“是因为……是因为……”
  为渲染“雪中吹笛”的凝重氛围,教师这样点:“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一边读,一边打开你的心灵,用心地去听,这段文字当中,有一个声音在向你哭泣,有一个声音在向你叹息,有一个声音在向你倾诉,笛声悲凉凄切,读――”
  在学生以角色置换的方式体会到朱丹拒绝在考场吹奏《欢乐颂》的原因时,教师这样评:“朱丹,我听懂了,你有你做人的方式,你有你的骨气,你有你的人――格。”
  这样的教学语言,之所以能深深地打动学生,启迪学生投入而真诚的思考、感悟,不在于它有多么华丽的辞藻,也不在于它有多么强大的气势,而在于教师的语言声声饱含真情、字字发自肺腑。唯有这样的教学语言,才是诗意的语言。
  三、教程诗意――精致而曲折的生发
  课堂教学既是一种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就要求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规律,要依据课程逻辑和教学原理。是艺术,就要以审美的标准和尺度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诗意、充满魅力。教程的诗意,最核心的问题是课堂节奏的问题。因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当然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灵魂。《木笛》一课的节奏,精致而曲折,教学的诗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依托“雪中吹笛”这一高品位的诗意语段,在教学流程中前后反复呈现三次,横跨全课的教学,据此营造一种一唱三叹、回环复沓的整体课堂节奏。三次呈现的“雪中吹笛”,尽管字面完全相同,但是,每次解读的语境和内涵却不尽相同。第一次,是在“笛声”的层面上细读;第二次,是在“情声”的层面上品读;第三次,是在“心声”的层面上悟读。可以说,学生对文字体悟的境界一次比一次深刻。这是一种既复沓又攀升的节奏,如一首撼人心魄的交响乐。
  第二,在课前先行隐去故事的结尾部分――大师在广场倾听朱丹吹笛并录取了他。直到课堂教学的尾声,教师才用大屏幕投影的方式呈现故事的结尾部分。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学生既感惊讶、又颇欣慰,从而营造出一种悬念突转的教学节奏。我们知道,在学生先前的阅读期待中,尽管他们早已被深深地卷入朱丹笛声的国殇之痛,但对朱丹未被录取的结局是心存不满、遗憾甚至忿恨的。当谜底最终揭示的时候,强烈的落差对于学生情感、乃至思想的冲击必将是巨大的,这就是教学节奏的力量。
  四、学生诗意――感人而融洽的表现
  诗意语文,最终的归宿一定落在学生的诗意上。离开了学生诗意的涵养和陶冶,其他三个维度的诗意也就多半失去了课程论和教学论的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学生诗意,是一种整体的、生命化的语文素养,课堂上,它集中表现为学生的某种状态。这种状态,首先是“投入”的,没有思想、情感,乃至生命的深深的卷入,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诗意”;这种状态,还是“动情动心”的,诗意往往表现为某种审美化的情感,因此,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绝不是诗意的状态;这种状态,更是“情动于中、辞发于外”的状态,入情入境的言说成就了学生的诗意人生。肖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是投入的,是动情动心的,更是由衷言说的。最感人的环节莫过于学生对朱丹心声的移情摹写:
  生1:笛声在向人们倾诉着那段已经被人忘记了的国耻,在朱丹心中那说不出的苦涩和让人不忘国耻的呐喊声。
  生2:笛声在向人们倾诉,请别忘记这段国耻,这是中国的国耻,忘记是不可原谅的。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生3:寒冷的夜,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冰冷的国耻,无数死去的百姓记载了历史,让我们用一颗炽热的心来告慰祖国。
  ……
  其实,真挚、真切的言说本身就是一种诗意,何况,这种言说裹挟着学生对生命的全部理解、思想和尊严。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310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39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