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长的信息素养与学校的科学化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管理和决策的中心。身处信息时代,校长除应具备品德、才能、知识等基本素养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学校科学化管理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是因为:一是校长的自信与追求、探索与创造、魄力与魅力、爱心与奉献、廉洁与公正等个性心理素养,是在一定的“信息场”中,通过信息的输入与输出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如果一名校长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无意识的,甚至是盲目的信息输入与输出活动,则难以成长为富有魄力的、具有创新个性品质的现代校长。二是校长在进行一系列的学校管理、决策和信息反馈实施中,如果缺乏较高的信息素养,那么其决策和实施将仅仅停留在对信息做表面理解的较低水平上,难以实现高效管理。三是校长在管理和教育活动中,如果缺乏较强的信息意识和情感,有可能造成学校信息通道不畅,使许多重要信息成为滞后信息或失效信息,失去许多本可以实施最佳管理、取得优化教育效果的机会。四是校长的信息素养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校长会跟上时代节拍,把握机遇,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教育质量,重视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充分认识校长的信息素养在学校科学化管理中的重要性,加强对校长信息素养的培养,是现阶段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在科学化的学校管理中,校长应具备哪些信息素养
  
  笔者认为,所谓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修养和技能,是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信息论的角度讲,学校管理活动是一个信息接收、处理、反映、转化、沟通的过程,校长要有效地控制管理对象系统,就必须了解各方面的变化和情况,实现管理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要使学校的管理目标明确、制度落实、方法科学、手段先进,形成科学化管理体系,校长应具备对信息的感知能力、对信息的评价能力、对信息的选择决策能力、对信息的理解实施能力、对信息的反馈调控能力、对现代信息工具的利用能力、创造学校“信息场”的能力和克服信息综合症的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素养。
  
  1、校长的信息感知能力与学校管理决策的建立
  学校的管理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贯穿着一系列的决策。决策、实施离不开反馈。信息是决策和反馈调控的基础和基本要素,没有信息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决策和调控。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决策中首先必须具备对信息的感知能力,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学校的“实态信息”。
  学校的“实态信息”大致可分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办学目标、规模和特色、学风和教风的状况以及教育成果、学校遵循的教育思想方针、推崇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等),教职工的信息(包括教职工的知识结构、教学技能、身心素质、家庭情况、个性特征等),学生信息(包括生源情况、学生身心素质、家庭情况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反应),以及学校财、物信息等四方面。学校是一个包含各种因素的组织系统,各种“实态素养”总是包含在各种因素中,而不是直接展示出来。校长只有调动一切感知手段,才可能尽量完整地掌握这些“实态信息”,以便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可见,校长的信息感知能力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管理决策水平。
  
  2、校长的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与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掌握了学校的“实态信息”后,校长应根据学校管理的基本目标,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即对收集的信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管理对象;通过加工处理,制订计划或决策;通过指令信息,进行整改控制;通过信息反馈,检查和评价工作结果,而这一切都是在信息传递和反馈过程中实施的。
  学校管理按空间不同可分为学校内外的信息传递和学校内部的信息传递两种形式。学校与校外的信息传递有三种情况:一是上级下达的各种文件、计划、指令等。校长对这类信息必须全面掌握并理解其深刻内涵,把它作为学校工作调控的根本依据。如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和研究的教育创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性学习等,校长要了解这些概念、含义、途径、方法和学校具体实施情况等,只有掌握了以上信息后,才有可能在实践决策时做到方向清、办法多、措施实。二是社会、家长的意见要求和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信息等,这是学校工作调控的重要参考依据。如道德教育、挫折教育、升学率要求等,校长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分析、评价和调控。三是兄弟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教育教学动态等,对这类信息要悉心掌握,为我所用。如学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法规教育状况、教育科研动态等,掌握这些信息便于校长调整自己的管理策略和管理过程。
  学校内部信息的传递也可分三种情况:一是按校长――科室――教师――学生、校长――教研组(班主任)――教师――学生的线路,依照直线式进行信息传递,如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学生情况等,具有简捷、客观、真实等特点。二是以校长为中心的与各科室、教研组、年级组、班级或教师个人组成的同心圆式的传递,这类信息主要是相互之间协调与反馈的信息,一般围绕着某一主题,具有即时性和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等特点。三是各部门、各成员之间自由式的信息传递,这类信息具有容量大、内容复杂、传递过程非正式等特点,往往没有中心,加入个人猜测和情感,失真较多。校长要善于分析各类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管理中切不可不加分析地拿来即用。
  
  3、校长的信息技术意识和操作技能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发展
  一般认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学校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就是要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指的是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借鉴现代化管理科学的成果并加以充实和发展。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和学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对信息处理的时效性要求以及管理的复杂程度提高了。只有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辅助进行学校管理,才能使大量的信息处理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最终实现科学化的学校管理。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课堂教学、辅助管理的工具,皆离不开校长的信息技术意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校长毕竟只有通过自己在教学和管理中应用技术,才会清楚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应有的价值,才会创设良好的学校信息环境,包括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等。据此,校长更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包括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开展、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对信息进行调控时,做到准确、及时和高效。
  
  二、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校长应如何提高信息素养
  
  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必须用知识信息和信息技术武装自己,树立自己的信息意识和观念,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为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最优化打开一条通道。
  
  1、认清形势。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意识
  校长要站在信息时代的高度,去思考自身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增强积极进取的意识,使提高信息素养成为自身内在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和学校管理理念,从信息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决策的前提、是管理的关键因素等方面去综合考虑,重视学校信息系统的建立,善于对学校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使之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资源和得心应手的工具;重视教育技术培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包括电脑知识、多媒体技术、课件制作、网络应用等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2、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力度,重视对校长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培训
  新校长上岗前,要有一个明确的素质要求和信息技术的水平要求。在校长岗位培训时,提出具体要求,从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等方面加强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特别要避免流于形式的现象,切实提高校长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
  
  3、重视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化环境包括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多媒体课堂、互联网络等),学校信息化教育组织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良好的信息化应用氛围等。校长要重视学校良好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既要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又要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
  校长要认清学校管理离不开信息资源,离不开管理手段现代化;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才能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生存、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奉化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2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