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课堂教学以“活”为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学。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纠。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置疑,实实在在地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1. “活”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积极性,使学生情感活跃起来,教学的引入就要注意趣味性。有意识的设计悬念,从“悬”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学习对数时,有的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我是这样导入的:这里有一张厚度为0.083毫米的纸,对折三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对折50次,100次呢?你能不能估计出它的高度?学生有的估计10厘米,20厘米,有的猜测3米,5米等,出乎意料,老师竟说,它的高度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我们顺着它可爬上月球呢?学生有的瞪大眼睛,有的惊叫起来。于是学生急于验证带着悬念听课,乐于动手动脑。
  2. “活”质疑,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
  2.1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缺少自身的努力。缺乏主动性,真正的学习便不会出现。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第二种判定方法是,我是这样引入的:一块三角形玻璃板打烂成两块,用哪一块作样板可以配出和原来形状一样的玻璃板。师生共同演示,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索,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自然而然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2.2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动机,孔子就讲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使人激发大的学习热情,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中首先要创设课堂情境,恰当的提出问题,组织学生积极的讨论问题,合理的解决问题。其次应将书本知识从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如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问A、B、C三村(呈三角形分布)先合建一学校,校址应选在何处,才能使三个村到学校的距离相等?“学生通过这样的问题,真正理解数学来源于社会,有服务于社会。
  3. “活”析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教学中,疑问提出后,教师不急于作答,仍发动学生自己解决,或集体讨论,或小组讨论,讨论后未解决的问题,则老师就发挥“解惑”作用,进行引导,必要的讲解,对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往往得到不同的收获,意想不到的收获。有的同学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正确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时间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4. “活”总结,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我们应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不可教师包办代替,教师应转变角色,由“传知型”向“导学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研讨型”转变。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由学生自己总结,学生对课堂内容谈收获,谈感想。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同时促进了对知识的记忆。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数学课堂教学以“活”为贵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学。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纠。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置疑,实实在在地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3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