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所行所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明静

  语文能力说到底是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要学好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语言环境的浸润。语文教学的课堂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文学语言的环境。而“积累”恰是我平常的教学中容易忽略的。低年级语文教学语言“生动、活泼有余,准确、深厚不足”这一现象也确实存在一定的普遍性。
  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沟通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教师的引导语。虽然说,语言的积累方法有很多。但我以为,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教师的课堂引导语是他们积累语言的起步和源泉,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对于学生生成持续、主动阅读的愿望也是一种有力的开启。所以,我把自己在近阶段课堂教学中急需改进的问题定为:课堂教学教师引导语的规范性和丰富性。规范性是指用词的准确、精练。丰富性是指引导有层次、语言积累有广度和深度。
  “三思而后行”,根据问题,我思考并制定了近阶段的改进措施:
  1.从别人的课堂中学习:观摩组内其他老师的课,注意观察记录他们的优秀的引导语。
  2.从自己的课堂中实践: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的准确、精练;在设计教案时注意明确引导目标,精心设计引导方法,注意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适当的语言积累。每次抓一个重点环节进行训练。
  3.从名师课堂实录、教学案例中积累:多阅读、观看名师的课堂教学,从中汲取精华,尝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语言。
  4.从课后评价中反思改进:积极听取备课组中有经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仔细反思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教学引导语,及时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途径,并作好积累、总结以便下一次的反思。
  有了改进措施,我开始了自己的“边行边思”:
  在教学“虎”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老虎给你留下的印象,用“(什么样)的老虎”说话。当小朋友说到“凶猛的老虎”时,我就及时补充“虎虎生威”“狐假虎威”这两个成语,并出示在黑板上;当学生说到“可爱的老虎”时,我就及时补充“小老虎很可爱,所以人们喜欢说可爱的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并板书“虎头虎脑”;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老虎和猫长得很像。”此时,另一个学生马上抢白:“不是!是像狗!它们都属于犬科。”我及时给予夸奖,并适时补充:“画虎不成反类犬”。
  一次,我阅读了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指导一年级学生造句的案例片段。其中说:对低年级而言,“示范”是最好的老师。对此我深有体会。我觉得,机械性的显性示范效果一定没有教师创设情境的暗示性示范好。于是,我在教学“绿”这个生字时,针对引导语体现层次性和示范的暗示性,我设计了以下引导语:“课文中说,什么是绿色的?”学生回答:“他们身上的背心、裤衩是绿的。”我补充了一个“都”字,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然后,进一步让学生说说大自然中什么是绿色的?试图体现一个从文本到生活的层次性。学生说:“小草是绿色的”。我补充:“嫩绿的小草”;学生说:“河水是绿色的。”我补充:“墨绿的河水”。也有学生说:“柳树是绿色的”;“青蛙、蝈蝈是绿色的。”;我就给他们起个头:“春天来了,小河里的水融化了,谁能接着说?”学生接着说下去:“――小河绿了,柳树绿了,连青蛙和蝈蝈也穿着绿衣服。”
  我抓住了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尝试在学生语言表达过程中给予一些关于“绿”的词汇,让学生初步了解“绿也有很多种”,但反思一下,给的词汇不够丰富。接着,在这个基础上,我设计了从词到句,提升一个层次的语言积累。效果比前一个尝试好一点,但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把握还有待加强。另外,在学生回答出现理解性偏差时,教师的引导语如何能不显牵强不露痕迹的同时“拨乱反正”?
  古人云:行成于思。作为教师不但要“三思后行”,更要“边行边思,行后反思”。在“行思”的过程中,虽然我灿烂过,也懊恼过;难受过,也幸福过,但永远珍藏心底的是研究教学过程中拥有的“柳暗花明”的欣喜,至今回忆起来,还能品味到那一次又一次豁然开朗时心中的那阵狂喜。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县梁山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