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架一座爱的桥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艳红

  一、教学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关爱”为主题组织教材。生活中不缺少爱,但让孩子们谈生活中的爱时,他们却无话可说,对爱非常淡漠。于是以教材为触发点,我决定进行一次有关“爱”的习作指导课,引导孩子们感受生活中的爱,热情地抒写爱,让学生不仅能在习作中提高表达能力,也对“爱”有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关注生活中细微的事情,感受生活中的爱。
  2.在广告情境中唤起爱的记忆,流畅地讲述爱的故事。
  3.在真诚的氛围中掌握习作的“真”字诀。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引入话题
  1.我们刚刚学完的一组课文,大家还记得吗?
  (大屏幕出示这一组文题。)
  2.这些文章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爱。(板书“爱”)
  3.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们从文章的哪里感受到了爱?你们觉得爱是什么?学生可能会结合课文谈到“爱是掌声”、“爱是棒棒糖”、“爱是给予”、“爱是陪伴”、“爱是尊重”……教师把学生提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4.在大家的生活中,也一定有一些小物件,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勾起你对爱的回忆。你觉得爱是什么呢?让我们静下心来,打开记忆的闸门,去好好搜寻一下。
  这一部分通过回忆课本中关于“爱”的文章,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使学生懂得“爱”就是那么简单,为学生寻找写作素材做了铺垫。
  (二)铺设桥梁,打开思路
  教师引导:让我们先来看一组生活中的镜头,认真观察、体会,在这个片段中爱是什么?(播放让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片。)
  师:看完广告片,感受到爱了吗?爱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广告片中的细节,使学生发现爱在笑声里,爱在那一个焦急的眼神里,爱在洗脚水里,爱在话语里……可以利用录像重播、定格的手段达到让学生关注细节的目的。
  爱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大家知道吗,古时候的“爱”是这样写的,(写出繁体的“爱”)中间有个“心”。爱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大家是不是有一双能够发现爱的眼睛,有一颗能够感受爱的心灵呢?(沉默片刻)请回忆你自己的生活,用心去感受,你理解的爱到底是什么呢?
  本环节的设计有三个目的:一是进一步调动学生情感。“情动辞发”,“情”从何而来?从生活体验中来,从阅读体验中来,有了情感的积累,当我们找到了点燃情感的火花,作文就变得容易了,就变得有趣了。基于此,我利用看广告片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煽动起强烈的表达欲望。二是在寻找广告片中关于“爱”的镜头时,让学生拥有一双捕捉“爱”的慧眼,使学生明白爱在细节中。三是渗透写法。通过教师的引导、总结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故事是由一些细节组成的。
  (三)回顾生活,捕捉细节
  1.现在请大家用心回忆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爱是什么?把你想到的词或者是一句话写在本子上。
  2.教师巡视,指名到黑板上写,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颜色的粉笔。(学生陆续把词写到了黑板上。)
  3.师:(指黑板上的词语)大家的生活不同,感受到的爱也不同,看黑板上这些五彩缤纷的爱(各种颜色的词语),请你们轻轻地读出这些词,看看你对哪个词语比较感兴趣,想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吗?也可能读的过程会打开你记忆的闸门,唤起更多关于爱的记忆。
  让学生写出关于“爱”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这是学生对记忆进行梳理的过程。因为写词语或一句话比习作要求低,孩子们参与的兴致高,初步为学生创造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同时为下面的“说”故事做铺垫,学生写出的词语或一句话也是讲述故事的一个“抓手”或支点。
  让学生讲述词语背后的故事。三种选择方式:
  第一,由学生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词语,让写词语的同学讲述;
  第二,由教师选出特别的词语,让写词语的同学讲述;
  第三,写词语的同学自愿讲述。
  4.学生讲述,倾听的老师和同学对讲述者提出问题,让讲述者把故事讲得更具体。
  5.选择讲述得比较好的同学进行评价,(面向全体)看来这件事情真的是感动了他,他用真心说出了真实的故事,抒发了真情实感。(教师板书:真心、真事、真情。)我们讲述故事就要求一个字,就是“真”。只有真实的才能首先打动自己,然后打动别人。
  采用不同的方式来选择词语,是为了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关于“爱”的文章有个性,不单调。在点拨、评价时,只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不说空话、套话。
  (四)学生自主习作
  可以写成故事,如果想把这个故事告诉别人也可以用书信的格式写出来,如果你的感情非常强烈,急于表达,还可以写成诗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7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