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中有“丘壑” 目中无“白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教学已经成了教学的热点话题,让人欣喜,更让人担忧。由于对案例探究教学本身概念的不清,异化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表面上的所谓探究课。在此笔者谈谈对探究课的理解和做法,与大家共同商榷。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 ) 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在教育学界特别是师资培训中得到运用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教学是以案例为切入、探究为过程、能力发展为目的。探究的方式可以是自主探究,也可以是合作探究。
  为达到学生探究学习的效果,教师不但要选择合适的案例素材,而且要设置恰当的思考问题,以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一、案例探究教学中案例素材的选择
  
  实际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学生生活经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用之设计探究性案例,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求教师做到熟悉教材,熟悉课标要求。只有教师做到“心中有课标、教材”,才能迅速判断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例、现象、电视新闻、网络资料等哪些对辅助教学是“有用的”,也就是教师达到了“心中有‘丘壑’,目中无‘白丁’”的教学境界。
  例如:笔者从《环球时报》节选了下面探究性问题的案例素材,设计了下面的探究性问题。
  防治上海“下海”
  “环球时报”报道,上海市规划工作会议将于下周讨论限制上海建筑物高度问题。目前,上海高楼问题不仅是引起居民的日照和交通问题,而且加剧了这座城市的下沉。目前每年以1厘米的速度下沉,如果不采取措施,上海很快就会被海水淹没。
  在上海市规划工作会议上,将酝酿“双增双减”政策,双增就是要增加公共绿地、公共活动空间;双减就是要减少建筑物容量、降低建筑物的高度。
  探究性问题:
  
  读“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地面沉降数据”及“海水入侵示意图”,分析回答:
  
  (1)上海市为防止地面下沉采取了哪些措施?
  (2)从表中可知,我国沿海城市发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简要说出沉降的原因。
  (3)滨海地区含水层中,淡水和咸水一般保持着某种动态平衡状态,当超量开采地下水时,海水入侵。请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说明海水入侵的不良后果。
  再如:笔者从网上看到“羔羊出栏”生产方式的新闻,设计了下面探究性问题。
  保护草原的成功经验
  ――“草原兴发羔羊肉”生产模式
  6月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贡格尔草原天蓝草绿,牧民王金明的3500亩草场就位于这一片青翠之中。他家以前每年存栏600多只羊,至少养3年才能卖。现在只存栏300只基础母羊,每年能出栏300只肉羔羊。同样出栏一只羊,喂养肉羔羊草料比成年羊能省1吨多,喂养时间也仅有成年羊的1/6。像王金明这样采取“羔羊出栏”生产方式的牧户,如今在内蒙古草原已有10多万户。
  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产业化经营,与牧民签订合同,每公斤羔羊肉以高于成年羊2元的价格收购。加工后,一部分羔羊肉出口国外,其余的在草原兴发公司的70多个加工厂进行深加工,再进入全国2000家肉制品专卖店和涮肉店销售,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目前,这条产业链连接了众多牧民,牧民们每只羔羊可增收30元。草原兴发公司年屠宰加工羔羊已达1000万只,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内蒙古牧民增收3亿元。
  探究性问题(材料分析题):
  (1)试分析牧民采取“羔羊出栏”的生产方式给牧区带来的生态效益。
  (放养的羊少了,放养的时间短了,节省饲料,避免了过度放牧;有利于防止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
  (2)以“羔羊出栏”为核心的牧羊――加工――销售产业链,给牧民和企业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牧民:饲养羔羊节省时间,节省饲料,经济收入提高;企业:企业有充足的畜产品做原料,通过开拓国内外市场,获得丰厚的利润)
  
  二、探究性案例设计的原则
  
  案例素材的选择和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原则:
  1.熟悉性原则
  就是要选择学生身边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或者是学生所熟悉的材料作为案例。比如:“城市空间结构”一节的难点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笔者用寿光市区的演变来解释,这些变化是学生身边的现象和事实,是学生所熟悉的。
  例如:寿光市商业街――渤海路的演变
  上世纪80年代,寿光市区仅局限于现在的渤海路中段,南端有五金大楼、外贸抽纱厂、鞋厂,北端有百货大楼、服装厂、无线电元件厂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厂规模扩张形成了现在的仙霞集团,它迁移到了地价较低的市区东郊。而外贸抽纱厂、鞋厂等重组为现在的千榕家纺,它则迁到了地价较低的城区南郊,这些工厂腾出来的土地建成了高层住宅和商场,目前渤海路是市区的商业一条街。
  我用“寿光市渤海路商业街的演变”让学生探究得出: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再如:我用下列案例让学生探究得出“城市规划新城建设引起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结论。
  随着政府部门办公地点东移到弥河附近,住宅、商业发展也东移,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行政中心。随着新一中的建设、科技学院的规模扩张、软件园的建设,城区东北部文教中心也已经初具规模。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觉到上述事例的应用对于学生理解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易懂性原则
  材料所展示的地理现象应该是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理解的。比如:在讲授“工业地域的形成”时,为让学生理解“工业产品与原料的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这一现象,我向学生讲解寿光市大家洼海盐生产基地生产海盐,纯碱厂利用海盐为原料生产纯碱,盐场和碱厂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随着盐化工业的发展,在大家洼形成了全国闻名的海洋化工工业区。
  大家洼的海盐生产、海化集团生产纯碱,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地理现象,以此作为案例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
  3.达标性原则
  无论怎么设计案例,它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课标的达成。不能为了形式上的案例教学而堆砌案例。因此,案例材料要说明的事实与教材知识要密切相关,设计的探究问题是应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寿光市的“冬季温室蔬菜生产”全国闻名,几乎家家户户有温室。我让学生利用周末或者假期,到自己家的温室去观察、咨询父母,概括出“温室的保温原理”。
  4.层次性原则
  材料的内涵所涵盖的地理现象能够设置出层次递进的疑问,也就是材料的思考价值。通过师生间的相互探讨,对案例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上述“温室的保温原理”问题的探究基础上,我设计了思维深度更大的题目。例如:
  (1)温室内生产的蔬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口感为何不如露天生产的好?(温室内的气温昼夜温差要比室外的小,不利于糖分的积累)
  (2)冬季,光照很强的中午,为何要给温室通风?(一是为了控制温度,防止温度过高;二是通过通风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蔬菜产量)
  这样,层层思维递进的问题,就能够让学生在一个知识探究点上,调动自己所学的多个知识点来综合运用。
  5.简洁性原则
  语言文字不要冗长,否则学生阅读材料时会浪费时间,探究教学的时效性就不强。
  例如:寿光市弥河沿岸高级住宅区的形成
  随着弥河的整治,弥河两岸旅游观光绿化带形成的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很多房地产商在此开发高级住宅。如目前形成的“卡诺岛”、“美林花园”、“中南世纪城”等居住小区,很多富人在此购房居住。
  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得出结论:住宅区的分化影响因素是环境、地价。弥河沿岸环境优美、地价高,适合高房价的高级住宅区建设。
  文字材料要寥寥数语就能切中案例的“探究点”,否则,就会让学生在阅读案例材料上花费大量时间,课堂效率就不会高。
  
  三、让案例教学远离浮华,回归课堂的原生态
  
  目前不可否认的,很多公开课为了案例教学而穿插案例,导致公开课的实效性与授课理念的冲突。
  案例教学的意义在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如果为了案例教学而使用案例,必然会出现“用问题解释问题、用未知阐述未知、用复杂说明简单”的低效现象。
  要让课堂远离外界的干预和包装,让课堂不掺杂造作的、虚假的、浮夸的成分,就要完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体系、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而设计案例探究教学,而不是为了应付听课、应付领导的检查,盲目、虚假地进行案例探究教学。
  (责任编辑:符 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858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