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是否有效。有效备课,包括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要让教师有效地教,让学生有效地学。备课,要从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要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地动了脑筋,思维活起来;要疏密有致,为课堂教学留下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有时越是设计得过分精致的课,反倒越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窒息师生的灵性,使课堂变得低效。
  经过长时间的探究摸索,我校逐渐形成了“三板块四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备课时,我这样设计《齐桓晋文之事》的教学环节:首先是预习环节,由学生小组讨论完成预习学案,教师点拨学生处理疑难问题;第二环节在预习学案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总结“之”的用法、宾语前置的类型与用法;第三环节由知识的积累转为能力的提升,要求学生疏通文意之后,合作探究问题,通过设置四个问题(孟子如何将话题由“霸道”转为“王道”?孟子列举“以羊易牛”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孟子列举“不能举一羽”“不能见舆薪”“不为长者折枝”“挟太山以超北海”等一系列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孟子认为“王之所大欲”是什么,列举邹人与楚人战的目的是什么?)来探讨孟子如何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并由此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延伸,要求学生思考孟子游说策略带来的议论文写作启示;第四环节巩固课堂内容,检测课堂学习结果。
  备课时,考虑到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预先设计的问题力求简易;考虑到要知识与能力并重,知能与技能并进,设计预习学案重在梳理文言体系,使学生掌握主要的文言知识;而领悟文学语言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则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孟子辩论技巧)来完成,使文言文教学做到“言”“文”并重。为使学生能发挥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和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我在设计教法与学法时主要采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成果展示、教师点拨总结的方式,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备课时,我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继课堂实践之后,发现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第一,备课设计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有些笼统,不够具体明确。《齐桓晋文之事》的知识目标设为“完成预习学案,积累文言知识”、“总结之字用法、宾语前置的类型与用法”,显得模糊不清,重点不够突出。以后,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有知识的落实,又要有能力的提升,也要体现出教学与学习的方法、过程。
  备课设计三维目标时,重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设计的情感目标流于形式,隐性目标与显性目标关系处理不当。
  第二,备课对学情的把握不够深入,预留给学生的活动空间、展示的舞台还不够宽广。比如第二环节,总结“之”字用法,因为预习学案已经显示得很清楚,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归纳,课堂上可以由学生展示,教师不需要干涉,而宾语前置用法的归纳,虽然学生不能完全展示,但教师也不必全部代劳,完全可以采用学生展示、教师适当点拨的方式完成。因此备课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如何使课堂疏密有致,是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需要不断地摸索总结。
  第三,要进行动态备课,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不断调整预设教案,注意知识的生成过程。回顾《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蓦然发现,难道第三环节只限于合作解决四个问题、明白孟子政治主张吗?面对学生“出轨”的回答,只能点拨引导到预设问题的轨道上,不能由此生发成新的问题吗?其实我们备课时要深入理解文本,多方位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备好课,课堂上才能根据动态的课堂情境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才能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困惑,捕捉利用生成的动态资源,生成新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更贴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今后的教学,要继续进行“三板块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面对教材,要放飞思想,明白学生会什么、该会什么,关注学生实际情况离目标有多远,从而搭建一个让学生走近目标、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学中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应对各种教学变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95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