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望岳》与《春望》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望岳》和《春望》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中的两首诗,标题中都有一个“望”字,前者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后者写在安史之乱的前期。编者将这两首诗并列,有什么用意呢?这让我产生了无穷的联想,如果由“望”字切入,将这两首诗整合教学,会开拓出怎样的境界呢?
  于是,围绕“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感受诗人的伟大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读四问。
  一.自读,《望岳》中杜甫望到了什么?
  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诵读中感知诗歌的内容,了解到诗人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和神奇秀美以及云层、归鸟等泰山景物。
  二.思读,通过《望岳》,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纷纷说,他们望到了一个热爱大自然的杜甫;望到了一个乐观向上的杜甫;望到了一个豪情万丈的杜甫;望到了一个英姿勃发的杜甫……此时,我抓住时机,讲述了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并加以巧妙渲染,青年时代意气风发的诗人形象便渐渐凸现在学生眼前了。
  三.比较读,望岳和春望同是“望”,但所望之心境有什么不同吗?请找出最能表现这种心境的词句品析。
  此问由《望岳》自然过渡到《春望》,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析,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学生发言异彩纷呈:《望岳》中“割”字形象而有气势,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一览众山小” 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而《春望》中“溅”则极言诗人心中的悲痛,泪作倾盆大雨,飞溅而下。“破”与“在”鲜明对比,又有许多物是人非的凄凉和无奈。 “抵”足见战争持续之久,家书则显得尤为珍贵。还有“短”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悲苦等等。此时,我引入背景介绍: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春望》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有了细至字词的品析,《春望》的内涵已呼之欲出,再进行第四问。
  四.小组合作读,《春望》中杜甫望到了什么?你又“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前面《望岳》的教学已给学生作出了示范,这里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读《春望》。在这首诗中,没有过多的景物描写,诗人所望不再只是眼前破败荒僻之景,经过启发,学生认识到诗人望到的更多的是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他望到了历史烟云、战争的残酷、人生的无常……学生说,他们望到了一个饱经沧桑的杜甫;望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望到了一个渴望亲人团聚的杜甫……最后,我作了课堂小结:从《望岳》到《春望》,我们望到了杜甫诗歌从雄豪到沉郁风格的变化,望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宽广胸怀,也望到了杜甫所处的那个令人痛心的时代,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位心系天下,名副其实的诗圣,其诗更是一部令世人惊心的诗史。
  教学反思:在这堂课,我预设了四问教授了两首诗,四个问题,起承转合,由感知到探究到品析,每一问都建立在充分的诵读之上,每一次诵读都给出了学法指导,这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维,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生成了课堂,在整合中简化了教学头绪,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增大了课堂的容量,可谓事半功倍,提高了课堂效率。
  
  王辉,教师,现居湖北襄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96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