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市场选择下人际沟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从“分配制”到“双选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的“就业难”现象,很多大学毕业生无法在市场选择下实现就业。要改变这一不利局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人际沟通,使大学毕业生能够自觉地实现有效就业人际沟通,避免无效就业人际沟通,最终顺利实现就业。
  关键词:市场选择;人际沟通;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9―0101―02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如何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将进行必要的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制度和就业模式的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具体表现为:(1)1978―1984年的就业分配制度。在这阶段,国家对大学毕业生采取的是“统包统配,包当干部”的政策。(2)1985―1989年的就业推荐制度。在这阶段,国家采取“毕业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择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制度”。(3)1990―1993年的就业双选制度。在这阶段,国家实行“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制度”。(4)1994―2000年的就业自主制度。在这阶段,国家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5)2001―现今的就业市场制度。在这阶段,国家实行的是完全的双向选择市场就业制度。
  (二)就业制度对应的就业模式。五个历史阶段的就业制度包含了三种就业模式:(1)单一分配模式,就是大学生主要通过国家行政分配实现就业。它基本对应于一、二两个历史时期的就业制度。(2)半自主分配模式,就是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国家行政分配实现就业,另一部分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就业。它基本对应于三、四两个历史时期的就业制度。(3)市场选择模式,就是所有大学生都通过市场化途径实现就业,它对应于第五个历史时期的就业制度。
  (三)就业模式的变化彰显就业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在单一分配模式下,大学生是天子骄子,毕业后可以分配到工作。当时高考刚刚恢复,大学生属于稀缺资源,从职场用人来看属于典型的卖方市场。由于是单纯分配,最重要的沟通就是毕业生与就业指导老师之间的沟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入职前几乎没什么沟通。
  在半自主分配就业模式下,一部分大学生仍可通过分配方式实现就业。但另一部分大学生却不得不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就业。由于单位制在当时的特殊地位,很多大学生往往可以利用关系到单位中去,在他们的就业过程中,他们与用人单位更多是间接沟通的形式,剩下的就是通过与用人单位直接进行人际沟通获得职位。
  市场选择就业,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严格按照用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求职,优胜劣汰的就业选择模式。市场选择模式兴起的背景是中国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上国家采取扩招政策,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出现就业买方市场。另外一个不利条件就是连续几年毕业生积压现象,无形中增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大学生要顺利实现就业,就必须把自己推销给用人单位,由于人才大规模过剩,用人单位有更大选择空间,大学生获得职位往往要经过几轮面试才能成功,在求职过程中,良好的沟通技巧必不可少。
  二、大学生就业人际沟通的内容
  大学生就业人际沟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人际沟通,二是大学生与就业指导老师的沟通,三是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四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沟通。
  (一)大学生群体之间的沟通。大学生群体之间的沟通是大学生就业人际沟通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沟通一方面相互之间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学习成功求职者的面试技巧,或汲取面试失败者的教训;还有就是能够缓解求职的压力。把就业方式分为求职型就业和创业型就业两种方式的话,市场选择模式下单纯求职型就业已经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这就需要发展创业型就业。虽然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有很多优惠政策,但单凭一己之力显然不够,这就需要通过与同学之间的沟通,找到志同道合者一起创业。大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创业型就业的实现。
  (二)大学生与就业指导老师的沟通。在分配模式下,大学生与就业指导老师的沟通是最主要的沟通形式。随着就业由分配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变,就业指导老师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作用减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很多都形式化了。市场选择下再不需要大学生与指导老师之间的沟通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在市场选择就业模式下没有分配模式下的作用突出,但就业指导老师一般都有相当的就业指导经验,比大学生更熟悉求职过程,而大学生往往经验很浅,大多又眼高手低,没人指导要走很多弯路。
  (三)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是就业人际沟通又一重要内容。在分配模式下,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更多表现为告知式的,即大学生把分配的结果告知家长。在市场选择模式下,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形式发生了变化,据调查,现在有很大比例的就业是通过家长找关系实现的,可见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在市场选择模式下很有必要了。除了通过家长实现就业的功能之外,大学生把现实的客观就业状况告诉家长,可以使家长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使他们更加包容,给大学生求职营造一个良好的求职环境。
  (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在分配模式下,大学生入职之前几乎与用人单位没有直接沟通。但相反的是,在市场选择模式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最主要的渠道,也是大学生求职者花费最多精力的沟通形式,同时它也是就业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内容。
  大学生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包括这样一个过程:(1)用人单位发布信息。(2)求职者提供求职材料。(3)用人单位公布面试人员名单。(4)面试。(5)双方签订协议。(6)后续沟通。
  用人单位发布信息有通过招聘会直接发布和利用传媒发布两种形式。用人单位发布职位信息以后,求职者需要提供自己的求职材料,主要是求职简历的形式。收到求职材料之后,用人单位通过筛选之后就会公布面试人员名单。接着就是求职者进行面试,有时候往往有几轮面试。面试结束以后,用人单位就会与通过者签订协议或就业合同,最后就是入职之前的一些后续沟通。市场选择模式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就业沟通越来越程序化。
  三、大学生就业人际沟通的有效性分析
  (一)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的有效性是指沟通活动对于沟通目的达成程度。对大学生而言,进行就业人际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就业,因此,取得就业的人际沟通行为就是有效的人际沟通行为,反之则是无效沟通。
  有效的就业人际沟通包括三个要素:(1)充分的求职准备。求职准备是指大学生求职者在求职开始进行之前,在明确自己就业期望之后所作的知识储备和就业技巧的训练。如与同学进行求职信息和面试技巧的沟通,积累大量实习经验,发表学术论文等。(2)明确地向用人单位提供关键信息。关键信息是指大学生求职者在求职中通过简历反映自己的状况时,那些能吸引用人单位注意力的信息,现在往往表现为证书形式。(3)熟练的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沟通。一般而言是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也就是说求职者要有良好的面试技巧。另外在面试结束以后能够得体地进行后续沟通。
  (二)无效的大学生就业人际沟通。无效就业人际沟通往往也包括三个要素:(1)求职准备不足。如一些刚开始只准备考研的学生,由于根本没有怎么准备求职的事,在考研失败后投入到求职的时候往往准备不足。(2)没有关键信息提供或者没有提供关键信息。没有关键信息提供的大学生显然是由于其自身没有努力,而有关键信息而没有提供的大学生则需要把自己的关键信息表现出来。(3)与用人单位之间沟通的技巧不足。如在进行就业人际沟通的时候出现诸如怯场、语义障碍等。
  (三)发挥有效就业人际沟通,避免无效就业人际沟通。市场选择模式下,大学生要成功实现就业,除了充足的求职准备以外,还必须发挥有效就业人际沟通,避免无效就业人际沟通。发挥有效就业人际沟通,就是要积极地与同学之间进行沟通;主动地向就业指导老师学习求职的经验;经常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规范化地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有礼、有效的沟通。避免无效就业人际沟通,就是不要用竞争对手的方式与同学进行相处;不要不屑与就业指导老师进行交流;不要害怕与家长进行沟通;不要无礼地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
  四、结语
  就业模式的市场选择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现今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沟通的内容来看,大学生就业人际沟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大学生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是目前大学生实现就业的最主要的沟通形式。从沟通的目的来看,大学生就业人际沟通是一种体现互利和双赢的合作性沟通。大学生实现有效人际沟通的途径包括:加强人际沟通理论修养和自觉进行全方位的人际沟通。有效的就业人际沟通推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顺利实现,而无效的就业人际沟通则阻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顺利实现。大学毕业生应该作充分的求职准备,力图拥有更多的关键信息和熟练的沟通技巧,使自己的就业人际沟通表现为有效沟通,避免无效沟通,以利于就业的顺利实现。
  
  参考资料:
  [1]张秋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J].上海高教研究,1998,(4):62―63.
  [2]苗芊萍,王汉林.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学透视[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6):82―84.
  [3]吴庆.2002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2(2):26―31.
  [4]杨德广,刘岚.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8):53―55.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fluences studying to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in market selection
  
  Abstract:With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the system of "distribution system" to "two-election system" changes in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began the process of structural "employment", many university graduates can not be successfully employed. To change the unfavorable situation,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so that university graduates be able to consciously achieve an effective job of communication to avoid in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employment,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success of the job.
   Key words:market selection;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责任编辑/田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2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