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少数民族美术题材认同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少数民族题材作为美术创作中的一种特殊题材或形式,注重捕捉艺术上的异域情调,由此导致了三种主要角色的形成:画家、少数民族和美术展览,文章对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及真实性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少数民族美术题材 艺术认同 思考
  
  当代,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界限的维持、转变及认同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引起美术界的关注。
  在美术创作中,由“异域”文化所产生的“奇”或“异”的民族风俗及相应的服饰、建筑、舞蹈等是吸引画家创作的主要因素。这种原生态与艺术语言在创作中需更广泛地吸取“本地色彩”,吸取整个地域的“全景”,强调典型的形象,需求的是一种在其他地域不能复制的经历。画家体验少数民族生活、收集素材,目的是要去看“原生态”和体验“原生态”的生活、习俗、传统、仪式等,进一步寻求融入到异域情调的“真实”创作经历中去。当然,那些对民族风俗不能够深入的“采风”,题材深入与否的界限可能成为引发艺术品位雅俗的根源。也正是深入生活多与少、深与浅的界限的存在,才产生了美术作品的优秀与“伪优秀”,形成了题材对于画家身份的界定。
  第一,画家的身份是短暂的。一些标榜为“民族风情的代言人”在各类艺术展览都能容易“找噱头”轻易逃脱“艺术责任”所带来的后果。
  第二,画家的身份是矛盾的。个别画家通常以“获利”为目的,以所拥有的身份(名家)而常常受到一些庇护,因而表现出创作上的趋于平庸、重复自我。
  第三,画家与当地风情民俗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对称。题材方面是偏向于民族地区的,信息却是偏向于外来画家的,这种不平衡导致了艺术语言表现的不完善性。外来画家不仅跨越了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来影响本土艺术,或是在制造民族题材“景观”,或是营造“艺术真实”,宣扬“民族艺术价值”,成为民族题材的活跃“代理商”。
  “艺术是从生活里来的,艺术工作者不能深入生活,他就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可是生活却不只是艺术。生活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它永远是原料而不是成品。生活的矿石不经过千锤百炼如何能成为纯钢?而且艺术即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艺术工作者任何一个新的意图差不多都要经过一段艰难的历程才得以实现。”①由画家所扮演的角色――文化传递者,是将当地一些代表传统文化的信息提供给观众。通过画家群体的参与来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自发地将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行整理、创新、传承。在这样的过程中,所有相关的政治、经济秩序以及自身的民族文化,都逐渐被理解、阐明。同时,也只有对少数民族文化怀有自豪感和责任心,才能有效地避免创作的庸俗化、异化等不正常的艺术形式的出现,保证民族题材创作沿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因为,古老落后的原生态未必就是真实,现代先进的时代感也未必是不真实的。那种片面地强调地方文化的“纯洁性”“静止性”的观念是不符合美术发展规律的。
  对少数民族的认同,取决于画家对该地区历史、民俗、文化传统的理解,取决于艺术家、批评家和理论导向的深入、展开和推动力。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因此,在对待民族题材的同时,为了有效地保护好民族文化资源,促使民族文化与美术创作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以下理念和认识。
  第一,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是动态的,它会随着时间和外界环境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具有民族真实的东西未必就是古老的,民族题材也要与时俱进。
  第二,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发展的前提是现代化,可以说,美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少数民族现代化的进程。同时,现代化也在推动美术创作的发展。
  第三,“艺术真实”未必就使得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任何一件作品都不可能把生活的原生文化和盘托出,但艺术真实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它通过艺术的加工、提炼,使得原生文化显得更加真实、丰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原生文化。
  综上所述,当代以少数民族题材为创作主题的人物画作品屡见不鲜,画家与理论家在阐述这一主题时所运用的理论、观点和艺术语言也各有侧重。“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绘画的精神观照从本质上疏离了绘画本体的思索而确立了绘画作为形式对精神状态的意象把握。”②以此来对应比拟,周思聪、李伯安等这类深切关注少数民族底层人的生存、命运及内心情感的画家,目前仍是少数。在对少数民族题材进行价值评判时,应直接面对作品,从思想、精神境界的高低、技法传承与创新的程度、时代精神的呈现程度、个人图式的鲜明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才能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尽管艺术的回响和阴影丰富着平凡终生的生活,但是它的精神却栖身于高高的山巅之上。”③这种终极追求,是对那些平凡的生命与灵魂能否在画纸上得以复现与延续,甚至是能否达到永恒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少数民族美术题材的认同是检验一个艺术家自我认同能力的重要方式。
  注释:
  ①梅墨生编著.中国名画家全集――李可染[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93.
  ②冷家荣.笔墨意象――中国画的造型形式表示[J].艺术教育,2006(12).
  ③克莱夫・贝尔.艺术[M].薛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9.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轩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3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