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尊重这一份情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当你发现学生“恋爱”了
  尽管大家都觉得"早恋"这个词不够准确、不够科学,但是,对于中学生的"恋爱",很多人还是习惯称之为"早恋",意思是说还没到它该来的时候,它就来了。可是,不管你怎样看待它,怎样称呼它,它还是会来,这是外力无法控制的,况且,它也不应该被外力控制。那么,作为一个老师,对于学生"恋爱"这件事,您是怎样想的?如果您的学生"恋爱"了,您又会怎样做呢?
  
  “早恋”是个极其敏感的词。什么是“早恋”?遇到“早恋”的学生,老师该怎么引导才算适度?家长发现孩子“早恋”的苗头该怎么做?这一系列的问题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甚至恐惧。
  当高中班主任10余年,说实话,我见到过的“早恋”也非常多。平心而论,现在,对于学生们的这类事件,我已经看得很淡了。当然,这份淡然绝不是源自“司空见惯”的漠视,也不是因职业倦怠产生的慵懒,它完全来自我对这份情怀的一份尊重。
  客观地讲,“明恋”也好,“暗恋”也罢,在我所接触的少男少女中,“恋”的确是存在着的,而且被他们每一个人视为美好而珍贵的事物。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成人,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份“恋”来自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于情感的一种渴望。这情感就像诗歌一样,有的恢宏大气,磅礴而壮阔;有的柔和温婉,纤细而清丽。但是,不管怎样,它们都是“诗人”对心灵最真实的表达。作为成人,我们应该给这份真实以足够的尊重。也只有这份尊重的心才能为我们和他们之间留有一份空间。在这个空间下,我们可以清醒地思考,从容地引导。
  
   尊重这一种“时尚”
  
  不管家长和老师们承认与否,我们的很多孩子已经视“早恋”为一种“时尚”了。
  早在六七年前,我的一名学生就曾亲口对我说,学生中很多人已经开始视没有“恋爱对象”为耻辱了。而且,还出现了“朋友之间相互介绍”的情况。我至今仍记得听说这一情况后自己心底的震惊,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当我的学生告诉我,他的“女朋友”就是同学“介绍的”,以及班里三分之一的同学都有所谓的“朋友”时,我就不得不接受了这一“时尚”。
  接受的同时,我也在试探地询问我的学生,在他们心目中什么是“恋爱”,我得到的回答大多是“一起聊聊天”,“放学一块回家”。问他们为什么“恋爱”,我得到的回答(特别是男孩子)大多是:“没有会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惊讶之余,我也在冷静地思考着这种“时尚”存在的原因。我们绝不能否认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冲击:多元文化的交替影响,国内成人恋爱“白日化”的作用,信息获得渠道的便利。这些因素随便哪一个都足可以带着我们的孩子走上“猎奇”之路。大环境的冲击再加上小环境的影响,“时尚”就产生了。
  用今天比较流行的一个词说,我们的学生是“被时尚”了。既然是“被”的,那么说明我们的孩子还没陷得太深。所以,老师和家长要以一颗“见怪不怪”的心淡然处之,然后设计一个新的、能够吸引孩子的“游戏”,把孩子带出。千万不能大惊小怪,否则,孩子们一逆反,本来新鲜劲过去就结束的两个玩伴就被我们弄成“一个战壕的战友”,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尊重这一份“寄托”
  
  在“时尚的游戏”之外,我们承认学生之间有“恋爱”现象。但是我认为这种“恋爱”实际上只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心理需求,准确一点说,那应该是一种“精神寄托”。
  细心的老师可能会发现,学生“恋”的情况会有一定的规律性:高中三年里,多发在高一上学期和高三下学期;从人群来看,住宿学生较多。另外,有某些特殊境遇,如学习成绩处在两个极端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恋情”。
  综合这种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的学生“恋爱”,实际上是在特殊的外部环境下为自己找的一处寄托:高一的学生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缓解分离的焦虑,建立新的交友圈;高三的学生需要释放自身的压力、舒缓紧张的神经,想找随时可以倾诉的对象;优秀的学生要释放“高处不胜寒”的恐惧,“弱势”学生更渴求被关注。
  所以,这样的“恋爱”是在特定情境下某根敏感的神经被触动后的感动。它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一旦大环境发生改变,维系双方的那条线发生变化,这对“利益共同体”也就会自动解散了。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找到症结所在,用小火“煨炖”,给“脆弱源”以足够的温暖,一定不要操之过急。
  
   尊重这一份“纯真”
  
  随着生活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青少年的生理发育也在加快,我们必须承认,与以往的学生相比,现在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呈现出“早熟”的状态。因此,在高中阶段出现真正的“恋爱”也不足为奇。很多成人都会感叹“初恋的美好”,既然我们的学生遇到了真正的“恋爱”,那么老师和家长也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处理这份纯真的情感。
  我个人认为,如果学生真的恋爱了,老师要在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开诚布公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这比躲躲藏藏、欲言又止有效得多。我们的任务是帮孩子正确认识、冷静对待这份情感,而不是大声呵斥、“棒打鸳鸯”。在这种情况下,“疏”比“堵”要重要得多。
  说实话,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学生的“早恋”有成人化倾向,这些对于我们教育者工作和家长而言是全新的挑战。无论如何,少年情怀总是诗,能和学生们一起度过他们的花季、雨季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幸福?那么,就带着我们曾经的记忆,带着一份相同的情怀,走进学生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心灵吧。感动着他人,我们也会感动自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4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