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执着教学改革 推进学校持续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校通过不断改革与钻研,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推进学校的持续发展,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活化常规,让管理充满“灵性”
  
  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我们根据教学实际改变了以往僵化死板的常规管理,赋予它新的活力。
  1.集体备课,共享智慧
  备课是教学常规中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学中最基本的流程之一。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备课。传统的备课形式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金科玉律”已不再适合新课程标准,因此,学校对备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到“四有”、“五变”,即脑中有课标,手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教案变学案,课本变学本,教法变学法,学会变会学,封闭变开放。
  为了做到“四有”、“五变”,我们打破年级界限,教师不再“自扫门前雪”,而是凝聚为一个有共同联系、共同追求的教师共同体,形成共同的教育文化。我们改变了年复一年备课抄教参的现象,让备课的过程成为研究的过程,成为凝结教师智慧的过程。我们不急于合作备课,而是通过充分调研,倾听教师的心声,掌握一手材料之后,才确定集体备课的具体方案。学期初,由备课组长与组员共同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科特点,明确学期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然后把备课任务进行合理分解。这样,每个教师的教案中,既有独立备课的部分,也有共享的部分。对共享的部分,教师必须进行第二次备课,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体现班级学生特点,既可以修改部分章节,也可以重新备课。然后我们再一次进行调研,了解教师合作备课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合作备课,最终孕育出“智慧的果实”。
  2.尊重差异,彰显个性
  学生的一言一行对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效益至关重要。我们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困生,建立质量监控考评制度。但由于每个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因此,我们为学困生建立档案,跟踪记录学困生的成长。根据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我们还编写了符合学情的《语文实践乐园》、《数学同步拉力》、《快乐英语》等配套的练习。在分析学困生自卑、自我放弃等心理现象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了针对学困生的四个优先:选题的优先,发言的优先,提问的优先,展示的优先,给学困生提供一个优先参与的机会。其次,教师关注三个及时:及时帮助,及时提醒,及时鼓励,让学困生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3.注重细节,持之以恒
  滴水之所以能穿石,靠的是目标专一,靠的是持之以恒。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待执行教学常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抓到底,绝不动摇。因此,每周三是我校“雷打不动”的作业检查日,教导处组织教师对全校学生每周的作业进行检查,一是看作业的正确率、书写是否认真工整、改错是否及时;二是看教师的批改和复批情况;三是在作业检查中发现好的做法及时宣传。学校在作业检查表中还特设了学困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以督促教师对学困生的重视。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常规管理少了专制,多了民主;少了同一,多了弹性;少了强制,多了沟通;少了约束,多了信任,这样就真正激发教师的热情和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
  
  会诊问题,让研究“着陆”
  
  多少年来,我校的教学研究都是停留在这样一个模式上:安排教师做课,做课教师忙活,其他教师只是听一听课,评一评课。可以想到,当自己不置身于其中时,很难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教师的专业水平就难有质的飞跃。这样,教师平时就只知道埋头于上课、批改作业,很少抬头正视现状、思考问题,更少俯视课堂、洞察教学,恍然发觉很多年过去了,但是自己的教学越来越没有新意,似乎处在了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荒原期”,终日忙忙碌碌却又一直碌碌无为。因此,我们应让教师拥有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1.透视真问题
  在实践中,教师们真切地感到:解决教师自己的、真实的、实际的问题,是教育改革有成效的核心。我们关注的“研究专题”产生的途径是“自下而上”,不是“自上而下”;是教师“自己的问题”,不是“他人的问题”;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不是“假想的问题”。渐渐地,教师乐“研”了,爱“思”了。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教师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千头万绪不知从何抓起。我们意识到研究不能求多求全,而是要求实求精。 因此,我们梳理问题,明确主线,抓住核心,各个攻克。
  2.关注课堂实效性
  课堂是教师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场所,教师的职业生命是在教室里度过和成长的。课堂是洋溢着生命活力、充满挑战、丰富多样的学习场所,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复杂的、不确定的因素。当前的课堂研究,往往过分追求完美,祟尚精品,以至于作秀。一线教师往往听听感动,想想激动,而回去后却无法行动。我们在课程改革活动中关注常态课堂,关注真实课堂,加强调研与随堂听课,随时掌握教学实施的情况。学校通过常态课开展教学研讨、观摩等活动,不搞表演课,研讨课不刻意粉饰,也没有精心打造,力求在平淡中透出真实。
  
  多元教研,为教师生命“润色”
  
  我们倡导“每一位教师都是重要的,让每位教师潜能绽放。”近年来,万泉小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核心,探索多样化教研模式,促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1.课例示范,目标引领教研
  对一线教师来说,如果缺乏专家引领,就很难提升其教育理念。我们把专家请进学校,帮助教师运用教育理论从多角度考察、分析问题,在复杂的教育情景中把握问题的关键,在积极的思考、深入的讨论中,揭示隐藏在表面背后更深层的问题。在干部们的率先垂范下,学校形成了真实、扎实、踏实、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研究氛围。
  2.多样平台,打造大雁团队
  近年来,学校为教师们搭建多样平台,红花教师固然美丽,但是,万紫千红才是春。我们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到自己是重要的。让平凡的绿叶教师走向前台闪亮,享受职业的骄傲与幸福是我校提高教师素质的方向。教师自发地组成“教研团队”,定期举行“教研日”,在这过程中教师们不仅废寝忘食地研究教材,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师之间加强了沟通,增强了研究意识,形成了良好的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氛围。
  学校组织了三届大型的“我们的教研日”活动,把教师推向前台,活动由教师自己主持,结果由教师自己总结,结论由教师自我提升,而学校教研管理人员则退居幕后支持教师、帮助教师、引导教师,促进教师的自我发现、自我感悟、自我提升。在第一届“我们的教研日”活动中,从未上台主持过的王艳琴老师从容淡定,大方地展示自己的风采;在第二届“我们的教研日”活动中,老中青三代教师同场主持,使人眼前一亮。就是这样,我们给各年龄段的教师提供展示的机会,特别是在2006年举办的北京市校本教研现场会和2007年举办的全国校本教研现场会的展示,更增加了教师们的自信,鼓舞了大家的教育信心。教师们著书、写科研论文、上评优课,在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尤其是我校语文教师团队花费七年时间探索的结晶《飞翔吧,大雁团队》获第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小学语文》杂志也专门报道过我校语文团队的成长历程。
  3.举办“为我们喝彩”教学大赛,为骨干教师搭建舞台
  我校还举办“为我们喝彩”教学大赛,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鼓励青年教师展示自我。全校教师人人参与,每位教师都怀着积极进取的态度,帮助同年级组的青年教师努力把课上好。在全校的展示课上,青年教师更是力求创新,各具特色。一次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教师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激烈的碰撞与探讨,这些全新的模式与教研活动,构建了一种新的学校文化,打造了一支骨干教师队伍,提升了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素质。
  在研究之路上,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敢于坦然面对学校教学的各种“病症”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锲而不舍地实践与研究中才能不断前行。■
  □编辑 郭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4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