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教学中的科学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对于教师,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自习辅导、课外活动、检查与评定成绩等,都存在着一个管理的过程;教师教学中,为了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与交流,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必须对学生恰当诱导、科学管理,都存在着从始到终的管理过程。如果漠视这种管理过程和管理因素,教学活动就难以完善,更不可能步入师生教学“动态生成”、和谐共振之理想境界。
  什么是教学的科学管理呢?笔者认为,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遵循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生理、心理、认识、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规律对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使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化、流通井然有序地进行,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一、坚持系统原理,实现和谐统一
  
  系统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过程都自成系统,任何系统又都是由一定要素有序组合而构成的有机体。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并不等于各个要素性质和功能的机械相加,而是各个要素相互作用转化而成的更高层次的新质和新的功能。它要求研究与工作务必从取得整体最佳功能和效果出发。
  教学环境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子系统,且相互影响、互为作用、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管理不仅要关注学校、课堂,而且要关注家庭和社会方面,以便使三者协调配合;在学校教学形式中,又有课堂教学、自习和课外活动三个子系统,三者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调运转的协同关系,所以大凡有经验的教师,不仅注意对学生的自习与自学进行有效管理,而且对其课外活动与阅读等进行宏观管理;而教学这个大系统又涉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四个因素,且特别强调这四者的整合优化与持续互动,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凭借有效的管理,将诸多因素合理组合,巧妙协调,使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在教学目标系统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必须全面考虑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等各方面因素的协调一致,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使教学向着总体目标迈进的合力。
  
  二、坚持封闭原理,确保信息反馈
  
  管理学中的封闭原理,要求内部管理必须构成一个连结闭合的回路。即教师发出各种教学指令以后,就会在学生中产生有关效率效果方面的各种信息,然后通过班团干部、学生代表、家长等多种渠道反馈给教师,教师又根据新的情况发出新的指令,这样就构成了闭合回路。
  信息论创始人之一维纳指出:“有效地生活就是拥有足够的信息来生活。”教学中的管理更是离不开信息,所以,首先必须时时处处了解信息、掌握信息和研究信息,广开信息流通的各种渠道,并争取在谈话的双向交流、讨论的多向交流、探究争鸣的综合交流中形成一个立体的信息传送与反馈体系,使课堂成为一个动态、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其次,要真正实现良性互动的信息反馈,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是前提与基础,倾听与理解、对话与交往是基本条件。教师应注意协调反馈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诸如学生同教师的关系,班团干部、学习积极分子之间以及他们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只有建立融洽、团结的谐和关系,教师才能准确及时获取各种教学信息。其三,应及时通过作业、作文、练习、提问、谈话、班会、调查问卷、收集有关教学资料、系统测试等方式方法,将学生消化接受、感悟理解以及表达运用等信息反馈回来,在不断的检测、反馈、反思与总结之中,校正偏差,调整不妥,纠正失误,逼近目标,直达目的。其四,应坚持信息流通的组织系统渠道与群体自发渠道并用,直接获取法与间接获取法并用。所谓组织系统渠道就是教师与班级种种组织之间,依从上下组织关系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群体自发渠道则是指学生除了被编入一定的组织活动外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换。所谓直接获取法就是教师亲自深入学生,共同活动,掌握最原始的信息资料;而间接获取法则是通过网络平台、手机短信、书面材料或其他中介获得有关教学信息。
  
  三、坚持能级管理,做到知人善用
  
  能级原理要求对不同的管理能级单位或个人,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尽所能。
  首先要知人。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有准确、全面的了解,既要了解其天赋资质,还要看其主观努力如何;既看其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看其运用知识的能力;既看其情绪情感,又看其道德生活和人格修养;既看其现在,又看其潜力与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教学中的管理才能有的放矢、科学有效。
  其次能善用。即扬人所长,避其所短,使每个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释放出最大能量。必须树立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独立的人的学生观,尊重和理解学生,相信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都能够成才、成功;要因材施教,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转化差异,要深入研究学生,找到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方法、途径;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其发展进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战胜挫折,走出困境;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德智体一齐抓”和“好中差都紧抓”,对基础厚实、悟性较强的学生,应压担子,更高更严地要求他们。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要查寻其差距原因,引好路子,设法给他们“吃小灶”;必须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乐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坚持弹性原理,进行动态管理
  
  所谓弹性原理,是指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可调节的弹性,使之能够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从而有效实现动态管理。它要求教师在做好教学计划、学习制度等静态管理的基础上,还应抓好实施、检查和总结等动态管理工作。心须依靠学生的多边活动,创造性开展工作,通过管理程序不断控制、调整、创新和变革,形成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的动态的管理循环,且一期复一期,一年又一年,呈螺旋式上升,使教学一年胜似一年,毕业学生一届强过一届。
  坚持弹性原理,要求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有弹性,允许每一个学生有不尽相同的成功内容和成功程度;在安排教学内容上要有弹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应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具有弹性,以内容定方法,以学生定方法,并注意随时调整方法;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有弹性,要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我探究、自由创造的空间;在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手段方面应有弹性,提倡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以补充班级统一授课的单一与不足。总之,坚持弹性原理,就能解决尊重差异、面向全体、一切发展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目标、内容、活动、方法与形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坚持弹性原理,还要求在教师制订计划与要求、确定目标与任务、选择内容与方法时,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决不能统得过死,要留有回旋余地。学生的学习总是处于一种运动变化的状态之中,教师必须随时依据学生学习的新变化新情况,采取新的措施,以增强教学管理的应变力与实效性。
  
  五、坚持动力原理,增强驱动内力
  
  管理学中的动力原理,要求管理有强大的动力,只有充足的动力,才能维持系统不断向更高层次运转。
  具有远大理想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主动,目的明确,态度端正,便是学生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教师应通过理想教育,精神鼓舞,荣誉激励,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斗志。看到他人的先进,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落后;感动于别人的进取与不凡,才能倍觉自己的疏赖和平庸,由此激励自己奋发向上,这就是信息动力。教师应坚持经常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的做法,向学生不断传递先进人物及其先进事迹等相关信息。
  面对瞬息万变、信息膨胀,各种思潮纷至沓来的信息社会,面对不少学生思想上出现迷惘困惑、认识上出现多元化倾向、学习上丧失目标与动力的实际,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化解学生的困惑和迷惘;引导学生不断激发自己的人生追求、理想和信念,升华对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责任感与使命感,牢固确立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增强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向真向善的自觉性,以及战胜挫折不惧失败的顽强意志与坚韧品格,从而使学生永葆锐意进取之心与强大而持久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中的管理确实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掌握教学中的科学管理所必须遵循的原理也远非以上几点,但只要探索创新,就一定会步入教学科学管理之佳境。◆(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8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