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作文写作评改实验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生龙

   提要: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的训练,不仅能衡量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还反映出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有“文如其人”之说法。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而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评改实验研究
  
   问题的提出
   怎样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更是一直困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难题。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又突出表现为写作教学效率不高。早在1987年原国家教委委托相关方面对全国初三年级语文教学现状所作的抽样调查报告指出:语文教学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写作成绩不理想,实际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亟待提高。”这些年来,我国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大纲制定、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不少学校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整体上看,语文教学效率低的总是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针对以上现象,我们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学生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
   1.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重语文知识传授,轻写作能力培养的不良倾向,使多数学生没有掌握好本阶段应掌握的写作技能技巧。
   2.从教学方法上看,大都采用单元训练中命题作文这一单调的手段,每学期训练的作文6篇左右,量少,质差。
   3.从教学内容看,初中语文各单元光有写作知识提要,缺少写作技能设计,操作性欠强,导致了教学重阅读、轻写作的倾向。
   以上分析说明,由于多方面原因,初中作文教学任务实际上没有圆满完成。针对初中生作文水平低,我们建立了《初中作文写作评改实验与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有计划、有步骤开展了实验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实验目标
   本课题实验旨在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针对初中生写作教学技能训练较差,手段单调等现状,我们在初中语文传统的读写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初中生作文写评改教学模式:1.说与写相结合;2.评与写相结合;3.教师导写、示范与学生练习相结合;4.写作与发表相结合;5.课内与课外相结合;6.评与改相结合。实验遵循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以“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把阅读与写作、课内写作与课外写作、积累等多方面结合起来,最终突破写作难关,切实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实验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学科教学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三个方面,可概括为三大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初中教学应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素质开展。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上明确规定: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本实验的目的是以“写”为中心,评改为辅的原则,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体现了初中基础性的意义。
  (二)整体性原则
  从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看,要求研究者把对象放在系统之中,从整体上、联系上、结构的功能上,考察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求获得最优处理问题的方法。本课题重点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在实验的全过程中,既发挥了各要素的优势,又加强了各要素间的联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实验获得了整体效应,形成了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的整体功能。
  (三)实践性原则
  从学科教学论看,语文课是工具课。从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这一项看,工具性更为强烈,技巧性更为复杂。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技巧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实践,本课题实验就是通过多方面调动多种教学手段落实,让学生接受实践训练,在实践中锻炼写作技巧,使初中作文教学理论接受实践检验,将课堂上所学的写作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
  本实验的基本内容是构建科学的初中作文教学体系,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强化初中生写作技能,它的实验方案即“初中作文写评改研究与实验”,内容包括下列五大部分:
  (一)“说”和“写”相结合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大都比较重视“写”的训练,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说”的训练,其实“嘴巴子”和“笔杆子”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特别是面向21世纪,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语文课作为工具课,“说”的训练应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为了既培养学生的笔头作文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口头号作文能力,本实验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将“说”与“写”有机结合起来。
   1.以“说”促“写”
   每堂课拿出前5分钟,按学号顺序训练两名学生,前一名三分钟演说,后一名一分钟评论,教师用一分钟评定记分。
   演说的内容视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作不同要求,对于水平偏低的学生,可要求他们讲一个简短的故事,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让他们就一事或名言发表评论,初一的学生以讲故事为主,为了调动积极性,可以组织故事接龙活动,初二、初三的学生装一般要求发表评论,可组织学生围绕“爱国篇”、“求美篇”、“奋斗篇”等专题进行分阶段的演讲活动。教师评定划等视学生个体差别、层次差异灵活操作,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锻炼,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训练从易到难。先是让学生自选题目,先天准备;然后过渡到教师先天定题,学生按题准备,最后对于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由教师当场命题(小预备铃后出题),学生即兴演讲。说的方式也由诵说过渡到脱稿演说。
   在开始阶段,学生为了讲好,都先写好讲稿,并已熟记。有的甚至还对着镜子练习过了,这在“说”之前实际上就训练了“写”。学生演说完了,师生评论,再将讲稿写成一篇课外小作文,便达到了以“说”促“写”的目的。
   2.“说”、“写”并举
   在训练学生“说”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训练了学生写发言提纲、写发言稿、写演讲稿,甚至是编故事,也就不知不觉提高了学生的说话水平和写作水平。另外,可以安排说话课,开展辩论会和泛说口头作文等活动,辨论可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学生辩论之后,教师可让他们将辩论内容写成作文;泛说口头作文是由教师命题,让学生围绕题目自由口头作文,然后再让他们写成书面作文,这样把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结合起来训练了。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就课文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安排一些课堂讨论,在课外安排一些影视评论活动,讲座后让他们写成小论文。通过持续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说话技巧,引导他们从写发言提纲到积极发言;从课前即兴演讲到课后写演讲稿;从讲故事到编故事,从课内外讲座到撰写小论文。从而使“说”、“写”互相促进,同步发展。
   (二)“评”与“写”相结合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采用学生“写”、教师“评”的教学模式,绝大多数学生都把教师评改当作每一次作文的终结。事实上,教师的“评”往往流于形式,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去指导每一个学生。而学生每写完一篇作文后很需要这样一种指导,他们很想教师对下列问题作出回答:老师喜欢我这篇作文吗?他能给我们提出很好的修改建议吗?与其他同学相比,我写怎么样?与上一篇相比,这次又怎么样?……总之,他们迫切期望从教师那里得到修改习作的具体意见并学到一些修改文章的方法。

   要满足这许许多多的期望,要尽可能多地向习作者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那么,学生的作文不应该只有唯一的反馈源――教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本实验要求教师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完整的反馈系统,即以学生为主体的习作评价系统。具体做法是:每篇习作写完后,依次分五个阶段进行评价:1.自改自评;2.同学互评;3.小组评等;4.教师总评;5.全班讲评。第一阶段:“自评自改”。文章写完后,学生先自查自改,然后各自就文章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等作法,写出简短的自我评价附于篇末。第二阶段:“同学互评”。即利用同桌或邻座的有利条件,在两个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文的方法。它要求在已学会自改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因同桌或邻座的方便,批改可在随时切磋研究中进行。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小声交谈、询问、征求意见等方式来提高互评的质量。在初学阶段,要求学生先写好“评语”草稿,交习作者审阅,提出异议(“反评”),讨论再改。教师应倡导学生充分发挥信息双向交流的效应,使“互评”始终充满着一种平等、友好和融洽的气氛,同时予以适当指导并帮助解决“互评”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同学互评实际上是学生都具有了“读者”和“作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为了使自己的习作赢得读者的喜爱,写作态度比以前认真多了;另一方面,又为自己能评头论足地评价别人的习作而感到兴奋,在评价别人习作,认真写出评语时,又联想到自己习作的得失。在自己“写”时期待着别人“评”。在“评”别人的习作时又想到自己的“写”。第三阶段:“小组评等”。为了扩大反馈面,让其习作与班上其他同学的习作比较,“同学互评”后就进入“小组评等”。每组由教师指定一名习作尖子任组长,由小组评议划等。小组评等的关键在于发挥群体优化作用。第四阶段:“教师总评”。教师总评时,在看到原习作的同时,还看到了学生自评和学生相互评价。这当然能更多地了解到学生的写作实际。此时,教师不必把自己对学生习作的所有看法都摆出来,而应针对不同学生和同一学生的不同阶段精心选择,对最突出的问题进行评价,使每次评价恰到好处地发挥效应。教师的“总评”要强调“促进性”,要善于肯定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第五阶段:“全班讲评”。这个阶段教师只需要抽出各组评等和自己总评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进行讲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教给他们一套“评”和“改”的方法,讲评以后,要求他们根据各自所有得的全部反馈信息,再对自己的习作作一次全面的修改,最终达到帮助全体提高的目的。
   显然、“写”与“评”(包括口头评论与书面评论)相结合的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互相激励和互相帮助。一篇原本存在许多不足的习作通过习作者本人、同学、小组、全班和教师的多次评改,最终被修改成一篇令人比较满意的文章。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促进了“写”而且学会了“评”和“改”,更为难得的是,养成了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三)“导写”、“示范”和“练习”相结合
   写作是一种借用语言符号系统展示多种能力的复杂的创造性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的内容必须变化为具体成果才能最终脱离活动主体而获得独立存在的价值。正因为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所以要求教师应注意手把手地教给学生一些真功夫,还应“下水”和学生“同泳”,写出让学生观摩的范文,直接起示范作用。
   1.“导写”和“练习”相结合
   布鲁姆指出“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的,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度就越宽广。”因此,我们构建“课文――模仿――创作”法,这种方法注重教师以课文为范文,在课文教学中让学生有目的地模仿课文的写法练习作文,它通过教师引导模仿活动,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基本的方法,从而取得明显进步。
   ①指导学生“搭框架”。对写作方法或课文标题具有辐射性的课文进行教学时,结合对课文结构分析,让学生模仿这种结构进行创造性移植。即把文章框架析出来让学生按框架写作。学生可模仿这种框架,写托物抒情的文章等等。
   再如:学习《我的老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曾经影响自己最深的一、二件事,为《我的――》进行搭框架,然后写成文章。
   用“框架”导写法,发挥了课文的示范功能,学生学有所本,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分类掌握各种作文布局谋篇方法,在模仿中练习,在练习中形成写用技能,为以后灵活写作打下基础。
   ②指导学生“写段子”。在教授课文时,教师可就课文某些精彩段落让学生仿写。学生在仿写“段子”时,会学习课文段落的生动语言和精彩的表现手法。这种模写训练可提高学生的语言学实际运用能力,对培养学生语感有很大的好处。
   2.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教师写出让学生观摩的范文,手把手地给予学生写作方法,这不能不说是写作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如美术教师为学生范画;音乐教师为学生范唱;体育老师为学生做示范动作。这样做一遍比讲十遍效果还要好。然而写作课教师很少示范,这的确是作文教学的严重缺陷。近年来,《语文学习》特辟“师生同题作文”专栏,倡导广大语文教师写“下水”范文,实乃明智之举。本实验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为学生写作一定量的“下水”范文,帮助学生加强写作技能训练。为了使教师“下水”范文真正起指导作用,所写范文应做到以下几点:①针对性。即学生写什么,教师写什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事先做到。有的放矢,通过下水文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②及时性。教师应在学生作文课的前一周写出范文让学生观摩。当然,能更早一点拿出自己经发表的作品示范,其效果会更佳。③示范性。教师的“下水”范文在观察、构思、立意、语言等方面均能给学生示范。④多样性。对作文教学中各类体裁和各种形式的文章,教师最好都能拿出一篇习作给学生示范。另外,还应根据作文练习的要求,介绍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习作评语、教师自己的日记和读书笔记及教学后记等,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写作经验。
   教师示范与学生练习相结合,使作文教学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1)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积性。尽管教师的“下水”范文没有名家名篇精美,但因为是教师自己的作品,使他们读起来格外亲切。特别是当他们看到教师发表了“下水”范文时,一个个评头品足,或争论,或点评,或背诵,或诵写,跃跃欲试,有的甚至还想与教师比一比高低。
   (2)提高了语文教师的“导写”水平,让学生学有所得,使作文教学不再停留在要这样写,不要那样写的空洞说教上。
   当然,“导写”、“示范”对教师无疑是一种压力,它需要教师全心全意地去组织作文教学全过程,努力追求理论和实践的贴近,久而久之,教师的创造性或许被逼出来了,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就得心应手了。
   (四)“写作”和“发表”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累,不吐不快。”(《叶圣陶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4页)。教师组织学生投稿,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生让其习作得以发表,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变成铅字时,便“一发而不可收”,那高涨起来的的写作热情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和发表相结合活动时,应做好以下工作:(1)创设发表园地。①书面发表园地;先鼓励学生在班级黑板报、班刊、团刊、校广播站、文学社社刊等园地发表自己的习作,然后逐渐将他们的习作推荐到有关的报刊。②口头发表园地;定期组织学生优秀习作朗诵会、文学沙龙、即席演讲等活动。(2)组织参赛活动。先是在班内和校内定期举行一些专题征文和作文竞赛活动,然后引导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作文大赛,让他们从中检验自己的写作水平,促其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要求师生双方都付出持续的长时期的艰辛劳动。
   (五)“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凡是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无不得益于课外,本实验要求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外写作活动。
   1.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1)指导选择读物。为了克服阅读的盲目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教师可以组织实验班学生自费订阅对学生写作有指导作用的文学报刊。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和有计划安排学生假期阅读一定量的文学名著。(2)教给阅读方法。结合实践,让学生分清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读书方式的不同要求和目的。在注意阅读效果时提高阅读速度。(3)指导写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作不同形式的笔记,对学生的写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有的学生收集了几十种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方法,从中找出规律性东西,自己写文章时就克服了单调的写法。(4)举行读书经验交流活动。为课外活动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教师引导学生定期开展不拘形式的读书经验交流活动,抽查(包括互查、互阅)读书笔记本。(5)定期分层举行语文课外活动。
   2.指导学生课外写作。
   (1)在各班成立写作兴趣小组,在全校范围内成立文学社,培养写作尖子。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上写作辅导课,对学习尖子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担任小老师,带动全体。(2)定期抽查课外习作,适当指导并传观优秀习作。
   3.在课外积累中开启写作心理。
   (1)教师指导学生课外欣赏文学作品,教给学生欣赏的目的和方法。(2)要求学生写好读后感。通过写读后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为学生创作打好思想基础。(3)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师结合实际,教会学生定点观察、移步观察和对比观察,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逐步养成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学生关于作文的基本能力。鲁迅先生说:“今后如要创作,第一是观察。”(4)在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把观察的结果写成观察日记,并且让学生将观察日记的素材组织创作文章,在这种写的过程中学生头脑再现了事物,把各种表象综合成了新的事物,这就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叶圣陶先生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许多方面所观察到的融合为一,形成一件新事物罢了。”
   4.指导学生将课外积累用于课内写作。教师应结合课外积累在课内作文训练中教给学生选择材料、挖掘材料、剪辑材料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素材的能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根据马克思否定之否原理,构建“放――收――放”三步骤教学。(1)“放”,即让学生自由作文,将自己积累的生活素材灵活搬到作文本上,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使学生懂得作文即“我手写我口”的真谛。(2)“收”,即培养学生处理材料的能力,运用同题作文,同题材不同立意、不同体裁的作文训练,教会学生综合运用材料及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3)“放”,它是在1、2的基础上的升华,要求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以较高的审美品味,以明确的目的进行作文,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训练他们写出有时代气息,有社会使命感的高质量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课外阅读和写作不是盲目的,而应成为课内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总之,“写评改”实验遵循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听、说、读、写训练的基本要求,以“写”为中心,把阅读和写作,听说写作,评改和写作,导写、示范和训练为主线,把阅读和写作,听说和写作,评改和写作,导写、示范和练习、发表与写作,课内写作与课外写作、积累等各方面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进行读、写、听、说强化训练,从而达到听、说、读、写并举,最终突破写作难关,切实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实验的基本步骤:
   本实验以“写评改”为教学模式组织初中1―3年的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记叙、说明、议论训练的有序性,按照由片断到篇章、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制定各类文体的训练序列,其中以记叙文训练贯穿1―3年作文教学中。全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初中一年级开始进行记叙文序列训练。让学生由写事、写人、写景的片断训练进入篇章训练,要求学生写出卷面整洁、语言通顺、要素齐全、清楚、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的记叙文。
   第二阶段:初中二年级课内开设半命题、命题记叙文训练,教会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要求学生能综合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习作,写出500―600字,感染力较力较强、语言生动的记叙文。说明文序列训练。
   第三阶段:初中三年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调查、采访捕捉灵感,写出立意高、构思巧、语言美,有生活气息,有时代风貌的好记叙文。继续进行审题训练,为中考作准备。进行话题作文序列训练,与高中作文教学接轨。
   总之,“写评改”相互渗透,连成一体,贯彻初中语文教学的始终,共同作用于初中生写作活动的全过程。
   四、实验的初步结果:
   根据本实验的理论假设和实验目标,我对本课题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检测和评估,总结如下:
   通过“写评改”实验,将方案的六个方面作用于学生身上,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了写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抽样调查,92.8%的学生在方案实施两年后,不自觉的养成了阅读习惯,写作水平相对自己有很大的提高;提前五分钟的讲评,锻炼了学生的发言胆量,培养了学生讲话的逻辑思维,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实验教师的论文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在整体推进上,实验老师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势态越来越明显,在辅导学生方面,有36人次获全国作文竞赛一、二、等奖,其中李玲、胡慧等40余名同学的作品分别在《作文周刊》、《青少年文史》、《作文》等20多家刊物上发表。
  
   从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出,实施“写作评改”作文教学方案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实验班的语文学科总成绩有了较大提高,有的甚至远远超出其对比班。
   五、论证
   (一)课题的价值
   本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实验逐步深入,效果亦日趋明显。从实验中我体会到本教学研究的价值所在:
   1.遵循基础性原则,为培养学生基本素质、技能构建了科学的初中作文教学体系。
   本课题旨在探寻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低的问题的途径,重点解决初中生写作水平偏低的问题。我通过以“写”为中心,把“听、说、读、写”四项并举的实验,在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同时,促进他们说话、阅读、听话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其他三项能力也促进了写作能力的发展,使“听、说、读、写”相辅相成,共同长进,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为学生将来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遵循整体性原则,优化了初中教学手段。
   本实验以系统科学方法论为理论依据。“五结合”十个方面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合力,作用于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优化了初中写作教学手段。在实验过程中,能发挥各要素的优势,又加强了各要素的联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获得整体效应,形成了初中写作教学改革的整体功能。
   3.遵循实践性原则,强化了初中生作文技能的形成。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在《我的语文工具观》一文中指出:语言是技能性很强的工具,语言技能的获得、发展和完善,主要领先语言实践……”,与数理学科相比,语文更多地带有感性色彩,带有技巧性和艺术性。它与唱歌、舞蹈、绘画等艺术是有相似的,除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外,更多地依靠反复实践,熟而生巧,巧而生艺,本课题“五结合”调动了各种教学手段来加强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形成写作技能。
   4.遵循“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建立了较完整的初中生写作基本功训练网络。
  本实验“五结合”的十个方面连成一体,贯彻于初中语文教学全过程(课内与课外),对初中写作基本功进行了全面训练,整个教学研究始终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保证了学生装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本实验训练由点延伸到线,共同组成了初中生写作基本功训练网络。
  (二)问题研究
  1.本课题要切实完成初中写作教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同时,获得指导学生写作的全套本领。课题实验教师应进行继续教育弥补自身的不足,在教学中切实提高自己写作、导写水平。
  2.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实践,应建立初中生写作基本功训练网络,采取多样化手段开展训练活动,如:课堂训练和课外自练相结合:平时训练与竞赛活动相结合:自觉训练和考核评价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逐步使训练由点延申到线,由线编织成网络,由网络形成序列,最终由序列构建系列化、制度化、操作化的训练体系。
  3.编写出比较系统又易于操作的写作训练教案,满足初中生写作训练需要,还可在编写教案基础上发展为编写系列化训练教材,弥补语文教材中写作技能训练的不足。综上所述,本实验旨在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对解决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作文水平差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通过以上方案构建论证,本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本课题应用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切实可行。
  实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的这项教学研究也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参考资料:
   ①《叶圣陶陶语文教育论集》语文出版社,1990.5.第434页。
   ②《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百科全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8.第265页。
  ③《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第12期。
  ④《中学语文教师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8.第205-228页。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