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良好开端,开启教学成功之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缘起
  “导入”作为一节新课的起始,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案例证明,一个优秀的导课设计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主体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活动中,从而有效地开启其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坚实的基石。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上虞市小学数学“区域教研”活动,聆听三位开课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导入新课,为我们成功执教了人教版三年级的《周长》。笔者以“导入”为“切入口”,对三位老师的导入进行赏析,以飨读者。
  二、课堂实录
  【案例一】
  师:蜗牛要回家了,那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回家路线。
  
  (多媒体课件演示蜗牛的回家具体路线与行进方向。)
  师:像这样走一圈,我们称为首尾相接,这样的图形我们称为“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师:请同学们在卡纸上用小棒摆出一个封闭图形。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汇报,将学生摆的“封闭图形”粘贴于黑板。)
  师:对照黑板上的封闭图形,用手指描出“封闭图形”。
  ……
  (赏析:“蜗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物体,能够从“蜗牛”的爬行路线引伸到“数学概念”,这样的处理使人耳目一新。这样的导入设计立足“学生身边的事”,借助“蜗牛”这一学生熟悉的物体,使学生真正理解、感受了“封闭图形”这一本课的难点。“对照黑板上的封闭图形,用手指描出‘封闭图形’”,教师的这一跟进设计让学生又一次感知了“封闭图形”这一抽象的概念,同时这样的设计为新知的学习铺平了道路、降低了新知的难度,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使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变得易懂、易记、易掌握。)
  【案例二】
  师:同学们,“周”是什么意思?(生答略。)
  师:“一周”又是什么意思?
  生:物体、图形外面的一圈。
  师:物体一周长度,数学上称为“周长”。(板书:周长)
  师:请你指一指树叶的周长。
  ……
  (赏析:教师颇有深意地引入了语文的专利“词语解释”,从词意入手,理解“数学术语”的含义,从而真正掌握数学概念,理解周长也正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的导入是一种创新,在积极倡导“学科整合”的数学课堂中,能够借助语文的教学方法,并使教学方法切实为教学服务,显然这样的导入是有效的!“请你指一指树叶的周长”,教师跟进设计了“临场运用”,这种“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为扎实地理解周长、熟练地解决生活问题、成功地开展后续教学,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案例三】
  师:同学们,认识福娃吗?请看福娃们在比赛跑步。
  (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同福娃跑不同花坛的情景。)
  
  师:谁能说说,福娃跑了多长的路,谁是冠军?
  生:1是冠军,他跑了一周,他的路最长!
  师:同学们,什么是一周的长度呢?
  ……
  (赏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数学情境的核心蕴涵一定的数学问题,一个优秀的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活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这已成为我们普遍的认识。案例中教师创设了“奥运吉祥物跑花坛”的情境,虽然奥运已过,但国人的“奥运情怀”仍然延续着。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对“福娃”非常喜爱,对“福娃赛跑”非常感兴趣,教师通过“福娃跑了多长的路,谁是冠军”这一蕴涵于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感悟了周长的含义,并有效地使学生建立了“一周的长度”这一周长的原始模型。“我的地盘我做主”,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情境中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福娃”,在自己喜欢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学到了数学新知识“周长”,本节课的成功也由此开始!)
  三、反思启示
  导入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去摸索、去充实。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等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力求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真正为数学课堂的深入展开有效服务。为此,我们在设计一节课的导入时应着眼于以下目标的达成:(1)吸引和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2)迅速与学生的心理建立沟通的桥梁,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内容教与学的协调状态。(3)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启迪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笔者得到两点启示:其一,成功课堂的演绎,需要我们“智慧导入”。其二,高效课堂的造就,需要我们“有效导入”。笔者相信,“精彩的导入”配以“有效的引领”,我们一定能够构建“和谐、有效”的成功课堂。让我们为支撑起小学数学的宽绰空间而共同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58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