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反映在它的严密性和新旧知识的连贯性。每一部分的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新旧知识的联系,突破教学重点,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本人在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应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来提高课堂效率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精选复习题
  
  新授前的复习题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巩固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打基础。因此,复习题要紧扣与本节新内容有联系的题目进行精选。如教学三年级上册中估算平面图形的周长这部分知识时,这是在已经掌握平面图形周长的求法(围成图形的线段总长)以及一厘米长的概念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新知识只是知道如何能较准地估算出线段的长度,然后求出它的周长。因此在设计复习题时,就应该围绕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来精选。
  如:求出上面图形的周长(图形的长度与实际长度相符,便于学生估算)。又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这是在已经掌握了商不变性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因此,精选的复习题应该是:(1)利用商不变性质填表:
  (2)说说下列各数化成整数,各扩大了多少倍。
  3.74.020.0020.005
  
  精选的这些题目,都与新知识密切相关,它为学习新知识起促进作用。
  
  二、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化难为易
  
  在学习新知识时,紧紧依靠旧知识,可以把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首先让学生看例17.65÷0.85与已经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有什么区别?不同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要解决它,关键是什么?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在脑海里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这样就把这道题的关键抓住了。从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习例2时,引导讨论12.6÷0.28与7.65÷0.85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要解决它,我们首先要怎么办?要注意的又是什么(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的倍数要相同,否则商会发生变化),这样把例1的新知识又转化为例2的旧知识,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化解教学难点。又如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只要找出它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也可以化解教学难点,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善于总结,找出新旧知识的异同点
  
  新授结束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找出新旧知识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白:这节课就只学习了这么一点知识,它与旧知识联系这么紧,我们一定要每个知识点都过好关,才能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如:学习三角形面积后,引导学生总结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只要找准它的底和高,利用公式即可求出其面积。又如:学习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后,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整数除法除不尽时有余数,而小数除法就可继续除下去,但商是小数,只要把商点好小数点就可。通过总结、比较,使学生学后豁然开朗,整节课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59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