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更需日复一日地坚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课程改革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过程,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省教育厅周稽裘老厅长勉励职教人常讲的一句话。老教育家发自肺腑的强音告诉我们: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刻不容缓。
  自2005年以来,江苏省职业教育正是本着这种精神,全体职教人解放思想,领导引领,专家示范,教师跟进,企业支持,大力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塑就江苏职业教育的新辉煌。作为一名基层的职教人,心里充满由衷的自豪。
  由于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各个层面均取得了较好的共识,而且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敢于创新,对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这里,笔者并不是刻意为课程改革唱赞歌。课程改革之初,不同的主体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这次课程改革是不是“折腾”,有没有作用,能不能做到等等。特别是校长、教师对课程改革可能会心存困惑,有的可能存在畏难情绪。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虽然认识有早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家达成了一致的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齐心协力,我们的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动起来,笑起来,活起来”在许多课堂上变成了现实。
  事实胜于雄辩。
  在一次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时,一位农村职中的学生动情地说道:“早这样上课就好了,我听得懂,学得会,愿意学,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我觉得自己会有出息的。”言语中充满了自信和渴望,这在以往的调研中是很少看到的。这位学生的话成为一个经典案例。是啊,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切身感到自己是实实在在受益的,课程改革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要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肯定。
  在课程改革进程中,全体教师的素养不同程度得到了提高。有教师的进步才有课程的进步,才有教育的进步。有人说课程是教育的核心,笔者看来,教师才是教育的核心,所以有专家认为教师即课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教师的学习培训明显加强,不仅有市、省、部级培训,甚至有许多教师走出国门。教科研活动也明显增多,教科研的质量也明显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明显提高,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课程改革是教师最美的舞台,教师是舞台上闪亮的明星,那些支持课程改革的领导和专家只能是幕后英雄。课程改革一路行来,硕果累累,而不仅仅是呈现或为了呈现一些静态的成果。令人欣慰的是,江苏职教人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上下持续推进的力度没有变。省教育厅开展的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围绕师资培养做足文章,可以说是一种服务基层的持续有效的推进手段。
  历史需要正确的感知。
  本轮课程改革的成功之道就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虽然是自上而下式,但切中肯綮,主要解决当下学科课程的弊端,以及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职业发展脱节的问题,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就业为导向,更加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技能训练得到明显加强。课程改革不是完全否定原有做法,而是继承式发展,比如,没有否定学科课程的作用,没有否定学科课程使用的教学方法,而是对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格局进行思辨,与时俱进,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进行适应性调整,这是一种智慧,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一种方式,一种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
  针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推进课程改革犹如一场及时雨,尊重学生,研究学生,服务学生,理实一体,行动导向,做中教,做中学,既有理念的变革,对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学以致用,也有资源有效配置,教学场景布局的调整,更有人的主体性的彰显,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这一切将对职业教育产生深刻久远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艰难不仅仅是理念的提升,还需要物质和机制的保障。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能作为一项工作而独立存在,除了师资培训,讲究资源的充实与配置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上世纪九十年代,职教人常用“黑板上开机器”、“黑板上修电视”来揶揄缺乏实训设备、办学条件差。现在,通过加大投入,校企合作,设备短缺的现象得到较好的扭转。在机制保障方面,更让每一位参与者自愿、自主、自信地深度介入课程改革之中。
  全员参与也是本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无论是校长、教师、学生,还是领导、教育行政管理层、职业教育的研究者、行业和企业,每一位参与者都很清楚“自己是干什么的”。其中行业和企业在本轮课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提供设施设备,而且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指导实训基地的建设,参与教学过程,使课程目标与岗位目标有效对接。一些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从招生就开始介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主持重要考试和技能鉴定,直至安排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有的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主动为学生授课,有的更是随机走入课堂,观察教学情况,特别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进行质量的过程性监控。
  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技术和方法,更需要智慧。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查资料,做教具,写教案,设计了种种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和应对措施,同行教师也提供各种帮助。在教研活动时,通过集体备课不断磨合。终于,这堂课赢得了掌声,获得了好评。在评价中往往有一条让教师最开心、最有成就感:“这堂课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尽管这样的课还有一些表演的成分,但是,需要肯定的是:这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说明我们职业学校教师有能力演奏出精彩的华章。
  课程改革帮助我们树立了自信心。课程改革的成果已经凝结成职业学校的一种组织文化,使师生找到职业教育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正一点一滴地积攒着,激励着每一位职教人奋力前行,追求卓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课程改革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激情实践,才能不断超越。回首过去,笔者深深感到,课程改革的成果转化还没有完全常态化,不能过于乐观,我们的实际状态与优质教育还有不小的距离,因为,我们的学生需要教师的每一天都像公开课一样精彩。知易行难,课程改革更需要的是教师持续付出,每一天都要“倾情演出”,这是教师应然的状态,这是职业人精神之所在,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应然是对实然的超越。天天“动起来、笑起来、活起来”真的有那么难吗?在每一场比赛中,我们能够看到领先与落后。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比赛的场景恰恰正是我们现状的真实写照,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学校、教师、学生也是如此。
  再大牌的明星,如果在舞台上不给力,观众是要用脚来投票的。当然,课程改革没有那么多鲜花和掌声,然而,在我们的课堂,如果教师不给力,如果学校不给力,孩子们却不能选择。我们坐在这样一种课堂,难道就能无动于衷吗,不能!
  不畏平凡,不甘平庸。
  推进课程改革,不是少数拔尖教师的事,不能能者多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面对未来,我们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希望我们的教师将倦怠轻轻放下,更加敬业,更加努力;希望我们的科研人员更深入基层,少一点功利,多一些指导;希望我们的领导对基层教师多一些欣赏的目光,多一些人文关怀。我们需要的不是比赛结果,而是比赛的精神,需要的是每个人的哪怕是一点点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职社处)
  
  文摘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解决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合理把握课程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作为“类”的教育,应坚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现实功能相匹配的价值取向。过于理想化的价值取向,本质上是人们在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迷失方向的本能反应,无益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
  (一)社会本位还是人本位。当人们意识到需要重视并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的时候,强调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殊性,撇清与普通教育的差别,进而强化职业教育的独立性,使之成为一个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体系,自然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价值取向转换的原因及其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能提出与人本位或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结合的价值取向相适应的能付诸本土实践的课程体系。在当下职业教育实践中,追求人本位或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结合的价值取向,会不会导致课程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的回归?即从正在转向的活动课程又回到原来的学科课程,而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回归到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毫无疑问,这种回归在理论上虽然很难成立,但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三)作为本土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取向。在考察职业教育及其课程应持有的价值取向时,我们不能超越职业教育发展以及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在本土化的实施过程中,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需要明确其方向:一是继续推动课程的转向,避免造成课程改革的反复性以及课程内涵发展的不稳定性,真正把职业教育办成职业教育;二是积极探索就业能力中那些隐性态度以及能力的培养方式与方法,尽可能满足学习者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难点,也是必须突破的难点。
  (喻忠恩 林幸福 《职教通讯》2011年第13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60554.htm